督查单位: 督查时间: 督查组长:
项 目 | 内 容 | 细 则 | 督 查 纪 实 |
一、学校安全 | 1.门禁 制度。 | (1)校门是否有人值班,来客登记制度、门卫职责张贴上墙;出入校登记是否符合要求。 | |
(2)校园监控设施是否正常使用。 | |||
2.校园常规管理 | (3)学校安全制度及档案管理情况 | ||
(4)签定安全责任状(校长与分管安全校长、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是否层层签状) | |||
(5)住宿生管理制度(作息时间、事病假记录、熄灯前查宿点名制度等是否健全) | |||
(6)危险品的管理(刀具清理、实验室药品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等管理情况) | |||
(7)学校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检查安全教育记录,学生间矛盾排查化解情况,课间、操场、教室、宿舍的教师值班到岗情况,是否存在管理死角等) | |||
(8)是否有严重违纪学生,怎样处理。 | |||
3.饮食 安全 | (9)健全管理制度,设备完善,伙房收归学校管理情况 | ||
(10)伙房小卖部有无卫生许可证 | |||
(11)上岗职工健康证 | |||
(12)购物索证情况,是否存在无商标商品、过期商品。 | |||
(13)食品留样情况。 | |||
(14)饮用水检测情况。 | |||
(15)学生餐厅及操作间等卫生情况。 | |||
4.消防 安全 | (16)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灯配备、疏散示意图及标识情况。 | ||
(17)用电(有无老化、乱拉、开关漏电现象,配电盘是否合格) | |||
5.交通 安全。 | (18)学校安全乘车教育,告之家长情况,学校校车交接制度情况,有无超员、倒包不服从管理等现象。 | ||
(19)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统计,步行、骑自行车、家长接送、其他。 | |||
(20)车辆是否手续完备。 | |||
6.疫病 防控。 | (21)传染病防控情况(坚持晨午检制度一观、二摸、三问、消毒和缺课跟踪制度) | ||
(22)学生重大疾病学校备案情况。 | |||
7.建筑及教学设施安全。 | (23)教学设施(体育器材、教学楼扶手、悬挂物、施工场地是否设立隔离带,杜绝学生进入施工现场等) | ||
(24)校园是否存在危房、危墙及危厕情况。 |
二、学校管理 | 8.值班 情况。 | (25)值班人员是否在岗,是否佩戴标志,值班记录是否健全,校园值班无盲区、全覆盖。是否落实全县统一的《学校值班制度》。 | |
9.整洁 情况。 | (26)操场、楼道、教室、功能教室、办公室、伙房、宿舍、厕所等是否干净整洁,无死角。 | ||
10.校园秩序。 | (27)上下楼、就餐、就寝、如厕、课间活动、上下学、集会等秩序是否良好。 | ||
11.师生行为 | (28)是否存在奇装异服、染烫发、男生留长发、穿背心、拖鞋、说脏话等现象。 | ||
12.学生组织建设 | (29)少先队、学生会、团组织、班委会等学生干伍是否健全,怎样发挥作用。 | ||
三、教学管理 | 13.学校部分 | (30)查直属中小学、完全小学有没有纸质的《教学计划》。且是否与《国家教学计划》相符,是否与新《课标》相符。 | |
(31)查课表。看是否按《国家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 |||
(32)查中小学、学区中心校、完全小学教学活动记录。看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情况,查活动次数、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活动效果。 | |||
(33)检查校长是否在校;检查直属中小学、学区中心校、完全小学校长听课笔记。查听课次数,校长每学年不少于80节,教学副校长每学年不少于120节;查听课效果,看听课后提的建议是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
14.教师部分 | (34)查集体备课记录,看次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如果形成通案,再看教师是否使用。 | ||
(35)查教师个人备课是否与课表授课节数相符,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实用。 | |||
(36)按时上下课。有候课要求的学校,查教师执行情况。 | |||
(37)上课不接打手机,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酒后进课堂。 | |||
(38) 板书。字迹是否工整,有一定的条理性,有助于学生学习。 | |||
(39)教师讲课不准有知识性错误,学生展示出错教师是否及时纠正。 | |||
(40) 看学生学习状态。看学生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是否睡觉或打闹现象。 | |||
(41)查作业次数。小学数学保证天天有作业、语文一课书一次作业。初中作业量是否符合要求 | |||
(42)查作业形式。练习册、导学稿、作业本。 | |||
(43)查作业批改。查质量,批改后不能再有错误。批语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不流于形式。 | |||
(44) 查教师辅导学生记录。 | |||
(45)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辅导学生情况。 | |||
(46)查教师听课笔记。通过看教师听课笔记了解教师互相听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