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的得地用法的区别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4:37
文档

的得地用法的区别

的得地用法区别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
推荐度:
导读的得地用法区别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
的得地用法区别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主谓宾与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在主宾前, 

谓语前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 

这些标志要记清。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形容词+的+名词 

形容词+地 

正确使用“的、地、得” 

说话、写文章经常要用到“的、地、得”这几个字。由于它们的口语发音都是“de”,因此一些人在使用时往往不加区分地混用。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 (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修饰、说明作用。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

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总之,正确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 

1、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2、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3、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名词和名词之间用的(我的东西);动词前用地(我飞快地跑);动词后用得(我跑得快)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如: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如: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如: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后加名词 

"地"后加动词 

"得"后加形容词

 闲话“的、地、得”用法 

   

   本不想写这篇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文,因虑及这类内容原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现拿到网上来发布,未免有太“小儿科”之嫌。最后还是决定发布这篇也许是多余之作,其动因是我经常在各 类网站发布的大量博客文章中意外地发现,有许多作者不能正确应用“的、地、得”这三个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结构助词。更没想到的是,有 不少误用竞出现在一些专业作家的博文中,也许是他们一时疏忽所致吧。如果其他误用作者也属此列,那就视本文为吹毛求疵的小题大作就是了。 

   

   “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的用途最广,出现的条件最复杂.常见的错误是该用“地、得”的地方用了“的”。这里,我们只需讲一讲 “得”与“地”出现的条件,凡是不符合这些条件的都用“的”,这样基本上 就可以把这三个词分清了。 

   

   “得”-“得”在句子中一般用在补语的前面。“得”的前边一定是动词 或形容词,它的后面常有表示可能、程度或结果的词语。例如: 1. 写(得)完写不完?〔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 2. 我比他高{得}多。〔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 3.打(得)落花流水!〔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注意:“的”的前边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但是“的”后面的词语却 不表示可能或程度。试比较: 1.议论文他写(得)好,我写不好。〔即他能写好议论文,我不能写好。表示可能〕 2.议论文他写(的)好,我写的不好。〔即他写出来的议论文好,我写出来的不好。〔肯定句,不表示可能。〕 1.我比他高(得)多。〔表示高出的程度很多。〕 2. 篮球队员高(的)多,矮的少。〔不表示可能或程度。〕 

   

   “地”-动词或形容词用作谓语部分主要成分时,它们的修饰语后面用“地”,不用“的”。“地”在句子中一般用在状语的后面。例如:1.他的写作水平逐渐地提高了。〔动词谓语句。〕 2.他在困难面前表现得十分地坚强。〔形容词谓语句。〕注意: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词时,修饰语后面最易误用“的”,如上句。

此外,“地”和“的”在下面一些格式中最容易用混:彻底(的?地?)解决// 深刻(的?地?)教育// 具体(的?地?)分析// 明确(的、地?)认识// 坚决(的?地?)反对// 周密(的?地?)调查//在这一类格式中,修饰语后面何时用“的”,何时用“地”,就要看它们用在什么样的句子里,出现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决定。如果这类格式出现在谓语部分,后边的动词或形容词都是谓语中心词,根据以上所说的条件,动词或形容词前边的修饰语后面用“地”不用“ 的”。例如:问题彻底(地)解决了。 我坚决(地)反对他的意见。 具体问题要具体(地)分析。 这件事深刻(地)教育了我。特别注意:如果这类格式在句子中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上,修饰语 后面则一律用“的”。例如: 1.彻底(的)解决,有待于大家的努力。〔出现在主语位置〕 2. 问题尚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出现在宾语位置〕 试比较: 1.中国人民跟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奋战了八年。〔出现在谓语位置〕 2. 中国人民跟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英勇(的)奋战。〔出现在宾语位置〕但是,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类格式后边的动词如果带上宾语,那么不管 它们出现在什么位置上,修饰语后边只能用“地”,不能用“的”。试比 较: 1。彻底(的)解决有待大家的努力。〔动词后不带宾语〕 2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待大家的努力。〔动词后带宾语〕这类动词后带宾语的格式即便出现在谓语位置上,修饰语后边仍然用“地”。例如:我们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所述便是“得”和“地”应用的基本条件,写作时如需应用上述的三个结构助词,凡不符合“得、地”出现的条件,一般都用“的”。“的”在句子中一般用在定语的后面。 

  

  在当时,结构助词“底”和“的”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前者用来表示领属关系,用在“名词或者名词词组+底+名词”这样的结构中,相当于英语里的's:杀死猎人底狗(to kill the hunter's dog)。而“的”则没有领属的含义:杀死猎人的狗(the dog that killed the hunter)。白话文的形式固定之後,“底”并入“的”,结果给句子歧义打开一个大缺口。 

文档

的得地用法的区别

的得地用法区别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