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途
BY—28型三相快速低电压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用于母线保护回路中,作为电压闭锁元件,也可用于其它需要快速低电压元件的场合。2 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结构
继电器采用CT—7型插件结构,外形尺寸与正面布置见图1,背后端子接线图见图2,外形尺寸及开孔图见附图1。
图1 正面布置
图2 背后端子接线图
2.2 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原理图见附图2,工作原理框图见
图3。
图3 工作原理框图
为了说明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分为直流投入、交流电压投入(正常运行)和交流电压降低三种情况作简单介绍。
当回路仅带直流电压,T1、T2、T3无工频交流电压时,电位器RP1~RP3输出电压为0,则三极管V7、V8、V9都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则V14截止,V16导通,电容C5的正端处于低电位,V24导通,V27截止,发光二极管V37不发亮,继电器K不动作。
当交流电压输入T1、T2、T3,且电压高于低电压动作值,则电位器RP1~RP3输出电压高于三极管V7、V8、V9翻转电压,则“三相正负半波连续测量”输出为全正,三极管V14处于导通状态,V16截止,电容C5的正端处于高电位,三极管V24仍导通,V27截止,发光二极管V37不发亮,继电器K不动作。
当交流电压输入TI、T2、T3,且电压低于整定值(无论一相、二相或三相)时,“三相正负半波连续测量”输出出现“间断”,三极管V14有一或长或短的翻转信号,使处于饱和导通的V14出现一个短时截止,V16瞬间导通一下,则电容C5的正端电压从原先接近电源电压立即下降到接近0V,V24基极瞬间出现一个很低的负电位(约为-16V)使其立即截止,V27随即导通,发光二极管V37发亮,继电器K启动。从故障发生至继电器K(快速小干簧)启动总时间约10ms,并记忆1s~4s。假如记忆时间已过,但故障没有消失,则发光二极管V37处于“闪辉状态”。
继电器的正常及动作过程波形见图4。
图4 继电器正常及动作过程波形图3 技术数据
注:标“*”者订货时须指明。
4 调试方法
4.1 电压整定
4.1.1 电压整定开关为S1~S3。整定开关由8个小开关组成。小开关对应值为电压整定系数。
整定电压:min )100
1(U K V
S ×+
=U 100)1(
min
×−=U U K S
V 式中:U S 为整定电压
U min 为最小整定电压 K V 为电压整定系数
例:整定电压为50V ,则选
25100)140
50
(
=×−=V K 合上25%对应的小开关即可。
调整整定电压时,首先调到最小整定电压,然后调整最大电压整定系数。‘
调整定电压时,三相电压整定系数必须相同,而且分相进行。等三相均调后,进行复测,如果有整定误差超过规定范围时,继续进行调整,直到三相整定电压均符合要求为止。 4.1.2 最小整定电压的调整
继电器有两种整定范围,一种继电器的整定范围是10V ~40V ,最小整定电压为10V 。另一种继电器的整定范围是40V ~90V ,最小整定电压为40V 。
调整最小整定电压时,面板上的所有小开关均处在断开位置,先加直流额定电压和三相交流额定电压,然后调整电位器RP24~RP9,使继电器的每相输入最小整定电压时动作,而且返回系数不大于1.1。
4.1.3 调整最大电压整定系数
继电器的最大电压整定系数分为100%和
200%两种。
先将三相电压的最大电压整定系数100%(或200%)所对应的小开关合上后,加直流额定电压和交流额定电压。然后分别调整电位器RP1~RP3值,使继电器任何一相电压等于或小于80V (或30V )时可靠动作,而且返回系数不大于11。复测后,锁紧电位器RP1~RP3。 4.1.4 电压整定系数的调整
继电器每相的每个电压整定系数均应调整,按公式计算好每个电压整定系数的电压值,然后合上要调整的电压整定系数所对应的开关,在调整小开关对应的电阻值,使继电器可靠动作和返回。
4.2 调记忆时间
继电器的记忆时间为1s ~4s 。
继电器的记忆时间靠改变电位器RP10的值来实现。记忆时间一般调整到3s ~3.5s 为好。
5 使用与维护
5.1 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正负极性接直流电压,试验接线见图5。
5.2 开关S1~S3为电压整定开关,闭合的小开关对应的值为电压整定系数。
5.3 继电器装有红色故障指示灯和直流电源指示灯。合上直流电源时,直流指示灯应亮,如果不亮说明直流回路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如果施加故障信号(低电压),故障指示灯亮,如果不亮应检查各元件工作是否正常。
6 订货须知
订货时应指明:
a. 型号和名称及直流电压;
b. 订货数量;
c. 收货单位及收件人;
d. 收货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