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3:16
文档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如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鲫鱼、鳊鱼等)池塘养殖在我市已有很长历史,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特种水产养殖的兴起,常规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偏低,但只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技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效益。以下介绍亩产600公斤(其中异育银鲫250公斤)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⒈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池水PH为7-8.5。    ⒉鱼池标准:鱼池面积15亩左右,池水深2-2.5米。鱼池长方形,长宽比为5:3左右,东西走向,池埂不渗漏
推荐度:
导读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如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鲫鱼、鳊鱼等)池塘养殖在我市已有很长历史,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特种水产养殖的兴起,常规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偏低,但只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技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效益。以下介绍亩产600公斤(其中异育银鲫250公斤)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⒈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池水PH为7-8.5。    ⒉鱼池标准:鱼池面积15亩左右,池水深2-2.5米。鱼池长方形,长宽比为5:3左右,东西走向,池埂不渗漏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如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鲫鱼、鳊鱼等)池塘养殖在我市已有很长历史,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特种水产养殖的兴起,常规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偏低,但只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技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效益。以下介绍亩产600公斤(其中异育银鲫250公斤)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⒈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池水PH为7-8.5。

     ⒉鱼池标准:鱼池面积15亩左右,池水深2-2.5米。鱼池长方形,长宽比为5:3左右,东西走向,池埂不渗漏。

     ⒊电力设施配套:(1)水泵配套,进排水方便(2)每15亩的鱼池应配有两台3000瓦的增氧机。

   二、池塘准备:

    一般在12月至翌年的1月,排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曝晒数天后,再进行药物清塘。每亩施生石灰75公斤,方法:鱼池中注水10cm,将石灰分放小潭中,化水后即全池泼洒,第二天上午再用耙将池底淤泥与石灰浆调和,加强清塘除野效果。清塘后的第三天即可放水,待水加至1-1.5米,再施适量有机肥,经一周时间,即可放养鱼种。 

   三、鱼种放养

     ⒈鱼种要求①规格整齐、大小均匀;②体质健壮、背部肌肉肥厚,近尾柄处肉质丰满;③体表无损伤和寄生虫;④色泽鲜明,游动活泼,溯水性强。

     ⒉鱼种放养:一般在一月底、二月初结束,鱼种放养时用15-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分钟左右。

     ⒊亩产600公斤(其中异育银鲫250公斤)放养模式表

品种放养时间规格(克/尾)

数量(尾)

收获时间成活率(%)

规格(公斤/尾)

产量(公斤)

异育银鲫 

1月-2月

40120010月-1月

852.5255
草鱼1月-2月

5005010月-1月

802.5100
鳊鱼1月-2月

1006010月-1月

850.525.5
鲢鱼1月-2月

4016010月-1月

801.0136
鳙鱼1月-2月

404010月-1月

901.22
青鱼1月-2月

10002010月-1月

853.051
合计 610.7

   四、饲养管理。

     1.随着水温逐步增高,鱼的活动和摄食能力加大,一般在3月1号前后开食,随水温升高投饵量逐渐增加, 6-9月鱼类生长旺盛,饲料要投喂足,投喂均匀,使每尾鱼都能吃到,促进群体均匀生长。同时定期检查鱼的生长和吃食情况,要视天气变化适当调整,看有无饵料残余,进行调整,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在7-9月中,小麦的投喂量必须保证,因为异育银鲫吃大麦比菜饼生长得更快。菜饼投喂前必须先浸泡2小时,以减少肠炎病的发生。

    ⒉水质管理:春季鱼池水位保持1-1.5米;夏季则逐步将池水加满,以适应鱼体增大。定期灌注新鲜水,一般15天换水一次,同时开好池内增氧机,特别是晴天中午开机,效果极好;秋季则要勤换水以防水质变坏,一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即做到“春浅、夏满、秋勤”。使池水保持溶氧充足,PH值7-8.5,透明度30厘米左右,使鱼类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以促进其生长。

    ⒊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结合天气采取措施。检查鱼类吃食情况,判定近期投喂量。如遇阴天、闷天,则要减半投喂,加强后半夜的巡塘,防止第二天泛池。另外要抓好食场和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

    5.鱼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从头抓起。一要严格清塘消毒,二要严格鱼体消毒,三要严格菜饼等饲料的质量,严防腐变饵料的投喂,四是定期用药,一般5月初第一次用药,即生石灰15公斤/亩.米,十天后用敌晶0.5ppm,并内服药饵3天。如出现出血症状可外消二次,并内服药饵5天。(50公斤药饵制作方法:60%麦粉加40%菜饼,将100克痢特灵再加一百片smz,溶入35公斤水中成药水,拌入饲料后捏成团。)一般在外销药用后的第2天上午10时投喂,连投3天。

   五、起捕与销售

视市场行情制定起捕计划。一般自9月开始,将达到0.25公斤/尾的银鲫陆续起捕上市。到了冬季则采取干池大捕捞的方法,将池中鱼全部捕上来,符合上市的供应元旦春节市场,小规格的留下来,做下一年的鱼种,用小池专养。

文档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池塘养殖技术   常规鱼(如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鲫鱼、鳊鱼等)池塘养殖在我市已有很长历史,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特种水产养殖的兴起,常规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相对偏低,但只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技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效益。以下介绍亩产600公斤(其中异育银鲫250公斤)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⒈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池水PH为7-8.5。    ⒉鱼池标准:鱼池面积15亩左右,池水深2-2.5米。鱼池长方形,长宽比为5:3左右,东西走向,池埂不渗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