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 授课单位: 数字传媒系
学分:2 学时: 3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卞轶男 2011。11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数字媒体的一般特征,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技术的一般理论,掌握颜色、通道、音频等基本概念,进而通过教学实例掌握后期编辑制作技术。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坚持贯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思想,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指导,以后期编辑软件为媒介,通过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理论及技术能力,进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根据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后期编辑制作软件Premiere的窗口界面的组成,熟练操作Premiere,能够运用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设计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上机实践为重点,专业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在专业机房进行实战练习,要求学生完成课上的操作,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后期编辑制作软件Premiere进行影视后期制作。
知识目标:掌握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理论。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Premiere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制作.
素质目标:能够具备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方面的技术及审美能力,进行一些有价值的影视后期创作。
五、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认知特点,设计了七个教学单元,共选取了相对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进行解析。
表3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序号 | 单元名称 | 要求(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时建议 | 教学载体 |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 | 教学环境说明 | 考核评价 | 备注 |
1 | Adobe Premiere Pro 概述 | 能够理解本款后期编辑软件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 掌握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的含义掌握Adobe Premiere Pro的基础知识 | 软件基本情况及操作流程 | 2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2 | 界面和基本操作 | 熟悉软件工作界面和流程 | 熟悉软件工作界面和流程 | 基本剪辑 | 4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3 | 转场过渡 | 能够掌握软件中的转场效果应用 | 掌握转场过渡的设置 | 1、创建过渡效果 2、过渡效果参数设置 3、常用过渡效果的使用 | 6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4 | 运动设置 | 能够运用软件进行运动效果设置 | 掌握运动效果设置 | 1、关键帧设置 2、运动参数调整 | 6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5 | 过滤效果 | 能够掌握滤镜效果设置 | 掌握滤镜效果设置 | 1、关键帧的设置 2、过滤效果的应用 3、过滤效果的功能 | 6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6 | 音频编辑制作 | 能够掌握音频编辑制作的基本知识 | 能够进行音频编辑制作并进行音频和视频合成 | 1、音频编辑 2、音频过渡、过滤 3、混合器的使用 | 4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多媒体教室 | 章节案例制作 | |
7 | 综合实例 | 能够进行综合特效制作 | 掌握综合特效制作 | 综合实例制作 | 4 | Premiere软件 | 多媒体课件、案例解析 | 章节案例制作 |
1.教师基本要求
任课教师应该对影视后期编辑制作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非常了解,并且能够熟练操作此款后期编辑制作软件。
2.教学硬件环境要求
多媒体机房。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选用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后期编辑制作案例进行解析。
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本课程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上机实践为重点,最终学习成绩为考核方式,学习效果的检验分为理论基础、上机训练作业和期末考核三部分,三项分别占20%、40%和40%,最后综合得到总成绩。
七、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