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含答案详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2:24:03
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含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二)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1.(2012·昆明高二月考)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
推荐度:
导读课时作业(二)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1.(2012·昆明高二月考)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
课时作业(二)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实验测定

1.(2012·昆明高二月考)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或分子数,ΔH<0,故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概念,关键是记清楚有关中和热的问题。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故C项正确。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项错误。

【答案】 C

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解析】 B中水银球应浸入溶液中但不与烧杯底接触;C中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D中不用滴定管。

【答案】 A

4.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①大、小烧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托盘天平中的(  )

A.①②⑥⑦      B.②⑤⑦⑧

C.②③⑦⑧  D.③④⑤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仪器的使用问题,该实验中用到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2·南昌三中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 kJ

【解析】 A中前者放热多;B中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中2 g氢气为1 mol,故2 mol H2放热应为2×285.8 kJ。

【答案】 D

6.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为57.3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NO3(aq)+KOH(aq)===H2O(l)+KNO3(aq) ΔH>-57.3 kJ/mol

B.HNO3(aq)+NH3·H2O(aq)===H2O(l)+NH4NO3(aq) ΔH<-57.3 kJ/mol

C.CH3COOH(aq)+KOH(aq)===H2O(l)+CH3COOK(aq) ΔH<-57.3 kJ/mol

D.CH3COOH(aq)+NH3·H2O(aq)===H2O(l)+CH3COONH4(aq) ΔH>-57.3 kJ/mol

【解析】 A中HNO3为强酸,KOH为强碱,ΔH=-57.3 kJ/mol;B中NH3·H2O为弱碱,ΔH>-57.3 kJ/mol;同样C中CH3COOH为弱酸,ΔH>-57.3 kJ/mol;D中是弱酸与弱碱反应ΔH>-57.3 kJ/mol。

【答案】 D

7.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

A.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

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解析】 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实验中生成水的量减少,放出的热量减小,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不准。

【答案】 B

8.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70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

ΔH=+726.4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2.8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6.4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 452.8 kJ/mol

【解析】 本题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甲醇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g甲醇相当于mol,1 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2.70 kJ/g×32 g=726.4 kJ,表示为ΔH=-726.4 kJ/mol。A、D选项符号错误;C选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甲醇为2 mol,与ΔH的值不对应,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

B.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

【解析】 A项中没有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C项中ΔH的单位应为kJ/mol;D项中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应为“-”。

【答案】 B

10.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

B.N2(g)+3H2(g)===2NH3(g)

ΔH=2(b-a)kJ/mol

C. N2(g)+H2(g)===NH3(l)

ΔH=(b+c-a)kJ/mol

D. N2(g)+H2(g)===NH3(g)

ΔH=(a+b)kJ/mol

【解析】 通过图分析起点mol N2(g)+mol H2(g),变化三阶段为①吸收能量a kJ;②放出能量b kJ;③放出能量c kJ到1 mol NH3(l)。故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N2(g)+H2(g)===NH3(l);ΔH=(a-b-c) kJ/mol,扩大计量数后得到A。

【答案】 A

11.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与Q1的关系: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图中已清楚指明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不难写,但两个反应互为逆反应,因此两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答案】 (1)A2(g)+B2(g)===C(g)

ΔH=-Q kJ/mol

(2)C(g)===A2(g)+B2(g) ΔH=+Q1 kJ/mol

(3)等于

1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kJ的热量。

(2)用含2 mol 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ΔH为________。

(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放出的热量。

【解析】 (1)=0.5 mol,所以0.5 mol NaOH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ol×57.3 kJ/mol=28.65 kJ。

(2)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中和热与强酸、强碱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中和热ΔH为-57.3 kJ/mol。

(3)因醋酸为弱酸,用NaOH中和时,需不断地电离出H+,而电离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少。

【答案】 (1)28.65 (2)-57.3 kJ/mol (3)小于

13.用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1)在该实验中,量取50 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________温度;

起始温度/℃

HClNaOH平均值终止温
度/℃

温度
差/℃

125.525.025.2528.53.25
224.524.224.3527.63.25
325.024.524.7526.51.75
(4)如果用50 mL 0.55 mol·L-1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其放出的热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精确度考虑,量取50 mL溶液应选用50 mL量筒;

(2)加入碎泡沫塑料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

(3)终止温度应为最高温度;

(4)NH3·H2O是弱碱,电离时需要吸收热量,故用其测中和热数值偏小。

【答案】 (1)50 mL量筒(不写50 mL为错)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最高

(4)NH3·H2O是弱电解质,反应过程中电离需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偏小

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含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二)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实验测定1.(2012·昆明高二月考)已知:H2(g)+F2(g)===2HF(g)Δ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