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广泛应用在各种液压机械上,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自吸能力好、对污物不敏感、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修理、成本低、又因齿轮是对称的旋转体,故允许高速旋转,最大工作压力可达到315bar。其缺点是:流量和压力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变。
目前泵的流量范围为Q=2.5~750l/min;压力范围为p =10~315bar;转速范围为n =1300~4000rpm,高速时(如应用在飞机上)可达8000rpm;容积效率
ηv=0.88~0.96;总效率η=0.78~0.92。
在设计外啮合齿轮泵之前,首先要对其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要有定性的分析。外啮合齿轮泵中的一对齿轮是泵的心脏,是齿轮泵中最关键的元件,其参数选择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泵的性能,噪声和寿命。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目标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它包括:1、流量脉动最小;2、单位排量体积最小;3、径向力最小这三个主要分目标函数。在进行优化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使用的要求,分别对上述三个目标函数取不同的权系数,来构造一个统一的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单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函数方法进行优化。
2.1 外啮合齿轮泵的分类
按齿轮啮合的形式可分为: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
按齿形曲线可分为: 渐开线齿形式和摆线式
按齿面形式可分为: 直齿齿轮式、斜齿齿轮式、人字齿齿轮式、圆弧齿面的齿轮式
按啮合齿轮的个数分: 二齿轮式和多齿轮式
按齿轮级数可分为: 单级齿轮泵和多级齿轮泵
2.2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本文讨论的是外啮合齿轮泵都是指“两个齿轮具有相同参数的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对齿轮相互啮合,由于齿轮的齿顶和壳体内孔表面间隙很小,齿轮端面和盖板很小,因而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啮合点右侧啮合着的齿逐渐退出啮合,空间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啮合点左侧的齿逐渐进入啮合,把齿间的油液挤压出来,从压油口强迫流出,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和压油过程。当齿轮不断转动时,齿轮泵就不断的吸油和压油。 以下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具体的看一个密封腔完整的工作过程。
图1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图
2.3 典型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CB型齿轮泵,下表是一些CB型齿轮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表1 齿轮泵性能参数表
型号 | 排量(ml/r) | 额定压力(Mpa) | 最高压力(Mpa) | 额定转速(r/min) | 最高转速(r/min) | 特点 |
CB型 | 32、50、100 | 10 | 12.5 | 1450 | 1650 | 铝合金壳,浮动轴套结构 |
CB-B型 | 2.5~125 | 14 | 17、5 | 2000 | 3000 | 小排量中高压泵整体式浮动轴套结构 |
CB-C型 | 10~32 | 10 | 14 | 1800 | 2400 | 双金属固定侧板中高压泵 |
CB-D型 | 32~70 | |||||
CB-E型 | 70~210 | 10 | 12.5 | 1800 | 2400 | 直接可作马达使用 |
CB-F型 | 10~40 | 14 | 17.5 | 1800 | 2400 | 可作双联泵 |
CB-G型 | 16~200 | 12.5 | 16 | 2000 | 2200 | 可组成双联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