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谭启亚
(重庆市江津区享堂小学校,重庆江津402260)
【摘要】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但有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未能形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自于学校和家庭双面的引导,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习惯是通过长时间的培养才逐渐形成的,本
文就家校共育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展开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50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学校所阅读的书本是有限的,但却可以教会学生阅读通用的方法。语文课程的教学是教会学生利用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己在阅读课外知识的工具,而获取更多知识的来源于实际生活与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别人的写作当中学习到写作手法,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别人的内在精神,也可以通过阅读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等等。
一、树立家校共育观念,提高家长教子水平
有不少家长有这样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花钱把学生送到了学校之后,学生的学习成长任务就应该是全部属于老师,但其实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父母的说话风格、处事态度,在 最开始的学习是学生模仿父母,所以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无论年龄大小,都是在处于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也不例外,伴随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的一个过程,家 长不应该以自身文凭低等理由把教育学生的重任完全放在老师身上。
学校在组织相关的家长学生活动时,也应该给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学校老师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在家长会时,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阅读活动,然后把学生独自阅读与有家长陪伴阅读的分成两组,阅读完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老师把阅读的效果进行对比,让家长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参与教育的重要性,给家长树立家校共育的观念的同时也是对家长教子水平的提高。
^:、家长与学校加强沟通
学校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老师在课堂当中也主要是教会学生阅读、表达的一些技巧,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知面,打开学生的眼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学校里老师更多的是方法引导,而真正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家长平时的督促。
学校的老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适合学生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相比家长而言更加了解,学校老师应该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例如打电话、发微信,家长可以买哪些类型的书籍给学生看,让学生怎样看老师都可以给出相应的意见,然后家长参考老师给出的意见陪伴、督促学生进行阅读,而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长和学生长时间的坚持。
三、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的举办阅读大赛,让学生和家长都引起对阅读的重视,而定期阅读大赛的举办,也是对家长和学生阅读的监督方式之一,对阅读表现优异的家庭给予相应的奖励,表示对这类家长、学生的肯定。除了阅读大赛,还可以举办相应的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这些比赛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写 作、阅读能力,利用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及在阅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
四、共同促进学生三大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
语言的目的是用来表达或者交流的,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先应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说可以让他人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内心想法、需求是什么。此时家长或者学校老师在遇到学生有什么要求时,耐心听学生的表达,不能因为自己是家
长或老师而剥夺学生表达的权利,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
生在表达时找到自己表达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加强学生对阅读
的需求。
另^卜,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息息相关,学生在家时,家长
更便于督促学生写作的完成,可以适当要求学生写作时借鉴在
阅读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也可以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写完
之后,由于老师更具有专业性,家长可以让学生把所写内容交
给老师批改,指出学生好与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教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倾听不仅是耳朵听到相应的声音的过
程,而是一种情感活动;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的
回应,像诉说着传递信息。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让学生习惯倾
听,可以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当中完成相应的任务。
阅读可以让学生读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听进去,家长可以
每周固定时间讲故事给学生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首先要求
的是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认真倾听,听更加锻炼学生注意力的集
中,同时对听过的内容进行短时间的记忆,需要学生找到适合
自己的记忆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对文章总结概括记
忆的能力。
(三) 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用心地去体会
别人优秀的地方。但是人的临时记忆是短暂的,俗话说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在上课时,老师会讲学生如何进行摘抄,并且在阅
读的过程中会培养学生用笔记本进行摘抄积累的习惯。在摘抄
积累时,学生可以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二次品味,加强学生对
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便于学生在表达时进行运用,但由于上课
时间的。课外阅读通常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就
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监督,老师可以告知家长课外阅读的注意
事项和要求,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
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让学生阅读相应的书籍,阅读
时首先引导学生如何对一些好词佳句进行筛选积累,然后家长
也可以陪伴学生一起阅读、摘抄积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阅读之后,家长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的内容,和学生一起交换
阅读心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具
有灵魂的作品,阅读过程中,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
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看懂别人的言外之意,品味赏
析作品的优秀之处,而最主要的是表达,学校、课堂、书本所传
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其他知识的获取离不开阅读,而拥有良好
的阅读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教与学不只是老师和
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家校共育,让学生的教育,家长不缺席。
参考文献
[1]张晓薇.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基础教育 研究.2018(16).
[2] 曾玉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〇].广东教育(教研 版)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