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 明
本培训计划是根据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布的汽车维修技师职业标准(试行)编制,适用于已具备高级汽车维修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技师培训。本培训计划的编制是以可行性、技术性、通用性为原则,无地域和行业。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本工种技师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所规定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能胜任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技术主管工作,协助部门领导进行基层单位(汽车修理厂或汽车维修车间)的全面生产管理,具有对中、高级汽车维修工进行较全面的技术指导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
根据培训目标开设下列课程:
1.汽车使用性能
2.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3.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4.ABS防抱死制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5.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6.电子控制悬架和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7.汽车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8.维修资料光盘检索
9.企业管理
10.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管理
11.创新创造及四新技术
12.汽车维修专业英文
四、课程与课时分配
序号 | 课 程 设 置 | 课时 |
1 | 汽车使用性能 | 30 |
2 | 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50 |
3 |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40 |
4 | ABS防抱死制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30 |
5 | 汽车空调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30 |
6 | 电子控制悬架和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30 |
7 | 汽车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 30 |
8 | 维修资料光盘检索 | 20 |
9 | 企业管理 | 10 |
10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管理 | 20 |
11 | 创新创造及四新技术 | |
12 | 汽车维修专业英文 | 66 |
总计 |
待定
汽车使用性能培训大纲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了解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熟悉主要检测设备的结构、使用方法及相关标准,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必要分析。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能与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等内容
2.熟悉动力性有关标准及检测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驱动力平衡;动力平衡
2.影响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有关标准及检测方法。
第二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与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的必要性
2.熟悉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有关标准及影响因素
3.了解燃料经济性路试及台试检测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的必要性
2.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有关标准及影响因素
3.燃料经济性路试及台试检测方法
第三章 汽车制动性能与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制动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检测项目
2.熟悉汽车路试制动性能检测及有关标准;制动检测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制动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
2.汽车路试制动性能检测及有关标准;制动检测专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轮胎的侧偏特性;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影响操纵稳定性因素
2.熟悉汽车最大测倾稳定角的检测;方向盘转动阻力和自由转动量的检测;车轮侧滑检测;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车轮平衡检测;汽车悬挂装置检测以及各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及有关标准
培训内容:
1.汽车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轮胎的侧偏特性;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影响操纵稳定性因素
2.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检测;方向盘转动阻力和自由转动量的检测;车轮侧滑检测;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车轮平衡检测;汽车悬挂装置检测以及各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及有关标准
第五章 汽车车速表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车速表误差形成原因及危害
2.熟悉车速表校验方法及有关标准
3.了解车速表试验台测试原理、使用及维护
培训内容:
1.汽车车速表误差形成原因及危害
2.车速表校验方法及有关标准
3.车速表试验台测试原理、使用及维护方法
第六章 汽车前照灯检测
培训要求:
1.熟悉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要求及检测标准
2.了解前照灯的光学特性;检测元件
3.了解前照灯检测仪的类型、工作原理、使用及维护
培训内容:
1.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要求及检测标准
2.前照灯的光学特性;检测元件原理
3.前照灯检测仪的类型、工作原理、使用及维护方法
第七章 汽车噪声及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噪声、排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危害
2.了解噪声、排气污染物检测仪器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及维护
3.熟悉噪声、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培训内容:
1.汽车噪声、排气污染物的产生及危害
2.噪声、排气污染物检测仪器结构、原理、使用及维护
3.噪声、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及有关标准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汽车动力性能与检测 | 6 |
2 | 汽车燃油经济性与检测 | 6 |
3 | 汽车制动性能与检测 | 6 |
4 |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检测 | 4 |
5 | 汽车车速表检测 | 2 |
6 | 汽车前照灯检测 | 2 |
7 | 汽车噪声及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 4 |
总课时 | 30 |
培训大纲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电喷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熟悉电喷发动机工作原理,掌握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方法,熟悉较复杂的综合故障分析和诊断方法。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电喷发动机概述
培训要求:
1.掌握电喷发动机系统作用、组成
2.掌握电喷发动机各部件的位置、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培训内容:
1.电喷发动机系统作用及主要组成系统
2.电喷发动机各主要部件的位置、作用及工作原理
第二章 传感器与执行元件
培训要求:
1.掌握各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作用、安装位置
2.掌握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与检修
培训内容:
1.各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作用、安装位置
2.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3.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故障现象与检修方法
第三章 燃油供给系统
培训要求:
1.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控制电路
2.掌握各部件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3.能对系统油压过高、过低等故障现象进行判断
培训内容:
1.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控制电路
2.各部件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3.系统油压过高、过低、不稳、残压低等现象的判断方法
第四章 点火系统
培训要求:
1.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2.掌握点火电路及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修方法
3.能判断点火系统的故障
培训内容:
1.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2.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修方法
3.点火系统故障的判断方法
第五章 怠速控制系统
培训要求:
1.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作用、控制原理
2.掌握怠速阀的结构与检修方法
3.了解怠速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培训内容:
1.怠速控制系的作用、控制原理
2.怠速阀的结构与检修方法
3.怠速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第六章 废气排放控制
培训要求:
1.掌握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的废气再循环作用、原理
2.掌握油蒸汽控制与回收的作用、原理与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作用、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2.油蒸汽控制与回收系统的作用、原理与故障分析方法
第七章 常见故障分析与诊断
培训要求:
1.能分析与诊断一般故障
2.能使用解码器等检测诊断仪器
培训内容:
1.一般故障的分析与诊断方法
2.用解码器检测和诊断故障的方法
第八章 较复杂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培训要求:
1.能分析与判断较复杂的综合故障
2.能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设备判断故障
培训内容:
1.较复杂综合故障的分析与判断方法
2.用示波器判断故障的操作方法
第九章 数值分析
培训要求:
1.能利用解码器检测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数据流
2.能运用检测数值分析、判断故障
培训内容:
1.运用解码器检测发动机控制系统数据流的方法
2.运用检测数值分析和判断故障的方法
第十章 波形分析
培训要求:
1.能运用示波器检测发动机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的波形
2.能根据波形判断故障
培训内容:
1.运用示波器检测发动机传感器与执行机构的波形的方法
2.根据波形判断故障的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电喷发动机概述 | 4 |
2 | 传感器与执行元件 | 6 |
3 | 燃油供给系统 | 4 |
4 | 点火系统 | 4 |
5 | 怠速控制系统 | 4 |
6 | 废气排放控制 | 4 |
7 |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 8 |
8 | 较复杂故障的分析与诊断 | 4 |
9 | 数值分析 | 6 |
10 | 波形分析 | 6 |
总课时 | 5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熟悉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并能进行保养与检修,对常见故障能进行分析和诊断。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了解各部件的作用、结构与检修方法
培训内容:
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作用、结构与检修方法
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控制原理
培训要求:
1.掌握自动变速器阀体的工作原理
2.熟悉换档阀控制电路及换档条件
培训内容:
1.自动变速器阀体的工作原理
2.自动变速器换档阀控制电路及换档条件
第三章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检修
培训要求:
1.能正确拆装自动变速器
2.能对自动变速器部件进行检修
培训内容:
1.自动变速器的拆卸与装配步骤、方法
2.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检修方法
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的保养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掌握自动变速器保养的基本常识
2.能分析和判断自动变速器故障
培训内容:
1.自动变速器日常维护保养常识
2.自动变速器常见及疑难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12 |
2 | 自动变速器控制原理 | 6 |
3 |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检修 | 8 |
4 | 自动变速器的保养与故障分析 | 14 |
总课时 | 4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ABS系统的结构,熟悉ABS系统控制电路,能对ABS系统的各种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ABS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1.掌握ABS系统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ABS系统的作用
培训内容:
1.ABS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2.ABS系统的各部件位置、结构及一般检修方法
第二章 ABS系统控制电路
培训要求:
1.掌握ABS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
2.了解ABS控制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ABS系统控制电路
2.实车ABS电路线束
3.ABS控制电路的故障分析
第三章 ABS系统的检测
培训要求:
1.能用万用表检测ABS各部件的工作状况
2.能用解码器测试ABS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
培训内容:
1.用万用表检测ABS各部件的工作状况
2.用解码器测试ABS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
第四章 ABS系统轮速传感器波形分析
培训要求:
1.能用示波器检测各轮速传感器的波形
2.能根据波形判断故障
培训内容:
1.用示波器检测各轮速传感器波形
2.根据波形判断ABS系统的故障
第五章 ABS系统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能分析和判断ABS各种常见故障
培训内容:
ABS各种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ABS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 8 |
2 | ABS系统控制电路 | 6 |
3 | ABS系统的检测 | 4 |
4 | ABS系统轮速传感器波形分析 | 4 |
5 | ABS系统故障分析 | 8 |
总课时 | 3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熟悉空调系统的控制电路,掌握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方法。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车用空调的组成、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掌握车用空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培训内容:
车用空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二章 空调系统控制电路
培训要求:
熟悉车用空调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与组成
培训内容:
车用空调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与组成
第三章 制冷系与控制系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掌握制冷系与控制系的检测方法
2.掌握制冷系与控制系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制冷系与控制系的检测方法
2.制冷系与控制系的故障分析方法
第四章 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
培训要求:
1.掌握空调系统的日常保养方法
2.掌握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
培训内容:
1.空调系统的日常保养方法
2.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第五章 自动恒温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掌握自动恒温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培训内容:
自动恒温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车用空调的组成、工作原理 | 6 |
2 | 空调系统控制电路 | 4 |
3 | 制冷系与控制系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 10 |
4 | 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 | 6 |
5 | 自动恒温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4 |
总课时 | 30 |
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培训大纲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电控悬挂和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电控悬挂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掌握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训内容: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章 电控悬挂系统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掌握电控悬挂系统的拆装步骤与方法
2.掌握电控悬挂系统的检修及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电控悬挂系统的拆装步骤与方法
2.电控悬挂系统的检修及故障分析方法
第三章 动力转向装置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训要求:
掌握动力转向装置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培训内容:
动力转向装置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掌握动力转向系统的拆装步骤与方法
2.掌握动力转向的检修及故障诊断方法
培训内容:
1.动力转向系统的拆装步骤与方法
2.动力转向系统的检修及故障诊断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电控悬挂系统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 6 |
2 | 电控悬挂系统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 9 |
3 | 动力转向装置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 6 |
4 | 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与故障分析 | 9 |
总课时 | 3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熟悉电子点火系统、车门锁系统、防盗系统、安全气囊等新型电器装置的控制电路,掌握常见故障分析、诊断方法等。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修及故障判断方法
培训内容:
1.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点火电路
2.电子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修方法
3.电子点火系统故障的判断方法
第二章 门锁系统的构造与组成、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熟悉门锁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2.掌握门锁系统的控制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门锁系统构造与组成
2.门锁系统控制原理
3.门锁系统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
第三章 防盗系统构造与组成、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熟悉防盗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2.掌握防盗系统控制电路及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防盗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2.防盗系统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第四章 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熟悉安全气囊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2.掌握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安全气囊系统的构造与组成
2.安全气囊系统控制电路原理与故障分析方法
第五章 其它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培训要求:
1.熟悉汽车其它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汽车其它新型电器装置的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1.车窗与天窗控制、电动座椅、后视镜、音箱等装置的结构与组成
2.车窗与天窗控制、电动座椅、后视镜、音箱等装置的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故障分析 | 8 |
2 | 门锁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 6 |
3 | 防盗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 6 |
4 | 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 6 |
5 | 其它新型电器装置的结构、控制电路与故障分析 | 4 |
总课时 | 3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网际金典”和“汽车维修资料光盘”的使用方法。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网际金典使用方法
培训要求:
1.掌握网际金典的使用方法,包括检索专用词汇、字典的系统管理、资料的即时翻译功能
2.了解“网上加词”功能
培训内容:
1.网际金典的使用方法及各项功能
2.网上加词功能
第二章 Mitchell维修资料光盘使用方法
培训要求:
1.掌握使用专用电脑和Mitchell维修资料光盘的方法,
2.掌握各种车型维修资料的检索、分析和打印方法
培训内容:
1.Mitchell维修资料光盘的使用方法
2.各种车型维修资料的分析和打印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网际金典使用方法 | 6 |
2 | Mitchell维修资料光盘使用方法 | 14 |
总课时 | 2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劳动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知识。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
培训要求:
1.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意义
2.了解企业管理的一般功能
培训内容:
1.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意义
2.企业管理的一般功能
第二章 生产管理
培训要求:
1.掌握汽车维护与修理制度的含义、维护与修理的分级内容
2.掌握维护工艺组织、维护作业计划编制、修理工艺组织等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维护与修理制度的含义及维护修理的分级内容
2.维护和修理工艺组织及维护作业计划编制的方法
第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
培训要求:
1.掌握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含义
2.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培训内容:
1.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含义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第四章 劳动管理
培训要求:
掌握企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定额、劳动定量、职工培训等内容
培训内容:
劳动生产率、劳动定额、劳动定量、职工培训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企业管理概述 | 2 |
2 | 生产管理 | 4 |
3 | 全面质量管理 | 2 |
4 | 劳动管理 | 2 |
总课时 | 1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基本运用条件,车辆选配的基本要求,车辆维修与机具管理知识。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汽车运用条件
培训要求:
1.了解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运输条件概念
2.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其量标
培训内容:
1.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运输条件概念
2.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其量标
第二章 汽车的选配
培训要求:
1.掌握汽车选配原则、车辆价值分析方法
2.了解汽车选配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及排故标准
培训内容:
1.汽车选配原则、车辆价值分析
2.汽车选配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及排故标准
第三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公害概念;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2.掌握控制排放污染的措施;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测定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公害概念;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2.控制排放污染的措施;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测定方法
第四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培训要求:
1.熟悉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基本原因与影响因素
2.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与评定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基本原因与影响因素
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与评定方法
第五章 汽车维修管理
培训要求:
1.掌握汽车维修制度的制订原则和步骤
2.了解汽车维修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维修组织方式;维修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汽车维修计划的种类、作用、编制与执行
3.掌握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维修制度的原则的制订和步骤
2.汽车维修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维修组织方式;维修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汽车维修计划的种类、作用、编制与执行
3.汽车维修的质量管理方法
第六章 汽车维修机具设备的管理
培训要求:
1.了解机具设备管理的任务、机构与职责
2.掌握机具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管理的基础工作
3.了解机具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与报废
培训内容:
1.机具设备管理的任务、机构与职责
2.机具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管理的基础工作
3.机具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与报废
第七章 汽车使用寿命
培训要求:
1.了解汽车使用寿命分类,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的概念
2.掌握汽车更新时刻的确定及更新下来的车辆的处理方法
培训内容:
1.汽车使用寿命分类,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的概念
2.汽车更新时刻的确定及更新下来的车辆的处理方法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汽车运用条件 | 2 |
2 | 汽车的选配 | 2 |
3 | 汽车公害的控制 | 2 |
4 |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 4 |
5 | 汽车维修管理 | 4 |
6 | 汽车维修机具设备的管理 | 4 |
7 | 汽车使用寿命 | 2 |
总课时 | 20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明确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能源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理解当代新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技法,以拓宽高技能工人的技术视野,增强科技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责任感。了解网络基本知识,学会网上搜索信息,同时掌握简单的文本编辑,并使用计算机实现技术资料的电子化。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培训要求:
要在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科技进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理解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的关系,以提高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的自觉性。
培训内容:
1.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
2.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3.科技进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上海科技进步的成就与任务
培训要求:
要在了解上海科技进步取得成就的情况下,深刻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的基础上,明确科技进步与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关系,从而使学员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去。
培训内容:
1.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
2.上海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科技进步与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关系
第三章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培训要求: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给 社会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创造力的前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着重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欲望,为学员在生产(工作)实践中的创新创造服务。
培训内容:
1.创新创造的重要意义
2.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专利
4.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第四章创造技法及实证分析
培训要求:
在培养创新创造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技法的训练,并通过实证分析,使学员初步具有掌握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能力,并运用于生产(工作)实践。
培训内容:
1.创造技法
2.创造性方法
3.创新创造实证分析
第五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培训要求:
了解当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以及网络化的信息。
培训内容: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4.计算机的网络与信息。
第六章 操作系统的基础
培训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熟练掌握文件夹与文件的使用,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信息资料,为以后的计算机的使用奠定基础。
培训内容:
1.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
2.操作系统窗口;
3.桌面与我的电脑;
4.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第七章 文本编辑
培训要求:
掌握一种计算机的文字录入的方法,学会使用记事本与写字板,简单编辑一篇文档资料,了解与使用计算器等工具。
培训内容:
1.介绍一种文字录入的方法;
2.WORD文字处理系统;
3.编辑一篇文档;
4.计算机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八章 因特网的使用
培训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网络基本知识,掌握拨号上网技术,熟悉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能搜索INTERNET网中的技术资料。通过INTERNET网络获取最新的信息,为自己的职业服务。
1.网络基础知识;
2.拨号上网的方法;
3.IE浏览器的使用;
4.WEB站的浏览;
5.技术资料的下载与整理。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 8 |
2 | 上海科技进步成就与任务 | 4 |
3 |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 4 |
4 | 创造技法与实证分析 | 4 |
5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4 |
6 | 操作系统的基础 | 8 |
7 | 文本编辑 | 16 |
8 | 因特网的使用 | 8 |
9 | 机动 | 8 |
总课时 |
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模块是要掌握英语的简单结构和一般语法;能识读计算机英语词汇;阅读简单的英文产品说明书,理解用英文表达的产品技术指标。熟记500个常用的汽车维修英文单词和缩写,初步具备翻译、阅读简单英文汽车维修资料的能力。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英文字母与英语语音
培训要求:
熟悉英文字母及字母大小写,了解英语的发音的规则和简单的语音结构。认识完整的英文单词,掌握英汉字典的使用。
培训内容:
1.英文字母发音;
2.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及书写;
3.英语的元音及辅音;
4.英语的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
5.英语的发音规则;
6.英文单词及英汉词典的使用。
第二章 英语的语法基础
培训要求:
掌握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以及定语、状语、掌握一般语句的结构,了解英语的复合语句。
培训内容:
1.英语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和表语;
2.英语语句的定语和状语;
3.语句的一般结构;
4.简单语句;
第三章 英语短文
培训要求:
掌握日常生活单词、物理量单词的认识与使用,阅读理解一般的短文。
培训内容:
1.日常生活单词;
2.物理量单词;
3.二至三篇短文;
4.简单的科技文献。
第四章 产品说明书
培训要求:
掌握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结构,阅读理解英文的产品说明书,学会书写产品说明书的基本方法。
培训内容:
1.产品说明书的样文;
2.说明书的书写结构;
3.阅读理解二至三篇英文产品说明书;
4.模拟书写产品说明书;
第五章 汽车主要零部件英文名称
培训要求:
1.熟记汽车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的英文名称
2.熟悉汽车车身主要电气元件的英文名称。
培训内容:
1.汽车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的英文名称
2.汽车车身主要电气元件的英文名称
第六章 汽车常用术语缩写
培训要求:
1.熟记汽车行业常用术语及其缩写
2.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缩写。
培训内容:
汽车行业常用术语及其缩写
第七章 英语构词知识和简单维修资料选读
培训要求:
1.了解英语构词知识,熟悉汽车主要部件的维修术语
2.能阅读简单的维修资料,并能借助词典或电脑词典进行翻译
培训内容:
1.英语构词知识及汽车主要部件的维修术语
2.阅读简单的维修资料及借助字典进行翻译的方法
第八章 英文技术资料文献
培训要求:
掌握常用的英文技术资料文献的结构,阅读理解简单的英文科技资料。整理英文技术资料文献。
培训内容:
1.科技文献的样文;
2.科技文献的书写结构;
3.阅读理解二至三篇英文科技文献;
4.模拟整理英文科技文献。
三、课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内容 | 课时 |
1 | 英文字母与英语语音 | 4 |
2 | 英语的语法基础 | 6 |
3 | 英语短文 | 8 |
4 | 产品说明书 | 8 |
5 | 汽车主要零部件英文名称 | 14 |
6 | 汽车常用术语缩写 | 8 |
7 | 英语构词知识和简单维修资料选读 | 8 |
8 | 英文技术资料文献 | 8 |
9 | 机动 | 2 |
总课时 |
序号 开设课程
1 电喷发动机原理与高级诊断
2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3 汽车防抱死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原理与检修
4 汽车动力转向/电控悬架技术
5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6 汽车整车电路
7 汽车空调
8 汽车总线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测
9 电动汽车技术(含混合动力汽车)
10 新车整车专题
11 汽车维修技师模拟试题分析
12 汽车技师论文写作指导
二 、培训内容
按照国家交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工考核大纲规定培训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考核。培训时间5天,考试考核1天。
理论学习内容是:
1 、汽车典型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
2 、电工基础;
3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主要使用性能;
4 、汽车新结构;
5 、汽车电子技术;
6 、汽车维修检验;
7 、汽车检验设备与诊断技术;
8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
实践考核内容是:
1、现代汽车结构、
2、燃油喷射技术、
3、汽车电子技术、
4、故障诊断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