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学校:红安一中 命题教师:韩德和 审题教师:石胜书
考试时间:2013年11月8日下午3:50—5:20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单位:100米)。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学校到乙地的最短距离为5300米 B. 该市盛行西南风
C.学校位于丙地的东北方 D. 该图比例尺约为1:2000
2、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②
4、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2013年春湖北某一中学(114°E 31°N)地理兴趣小组,为寻找生活中的地理,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据此回答5~7题。
5、下表为四位同学从大自然中寻找方向的证据,不能正确判断的是
学生 | 生活中的事物 | 判断证据及方向 |
甲 | 太阳 | 日出方向近似东方;正午的太阳近似正南方;日落方向近似西方 |
乙 | 北极星、北斗星 | 夜间,根据北极星找到近似的正北方向;从北斗星勺口的两颗星向上做延长线,在两星距离的五倍远处就是北极星,即近似正北方 |
丙 | 树木的年轮 | 依据当地大树年轮判断,年轮密集的一侧是南方,稀疏年轮的一侧是北方 |
丁 | 山坡植被 | 当地山坡植被(灌丛)茂密一侧为南方,河岸植被(灌丛)茂密一侧为北方。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某小组同学经过半年多来的观察发现,日影方位与时间(图中为北京时间)的有一定规律,他以树影来记录,图3中记录正确的是
7、某小组观察研究河流水的运动,他们发现河水中有一些涡旋,涡旋中水的运动是
图4为12月1日部分光照图,外半圆为30°纬线的部分,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据此回答8~10题。
8、图中B点的时间可能是
A. 12月1日0时 B. 12月1日12时
C. 11月30日0时 D. 11月30日12时
图4
9、7月16日A地日出地方时最接近
A. 3时 B. 4时 C. 8时 D. 9时
10、该日此时
A. 太阳直射点将正向西移动 B. P地位于太平洋上
C. E地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 D. Q地星光灿烂
读三圈环流部分图(图5),回答11~12题
11、图6中表示A地气温、气压状况的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图中a处气流方向由北向南; ② 图中气流a、b、c、d刚好形成热力环流圈;
③ 气流c为西南风; ④ B地多气旋活动;
⑤ 北京的秋高气爽天气可能是受A气压控制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⑤ D. ④
读北印度洋部分洋流图(图7),回答13~14题
13、图中洋流①②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风海流、寒流 B. ①为上升流、暖流、
C. ②为风海流、暖流 D. ②为上升流、寒流
14、图中p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受①洋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冬季受②洋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C. 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性更强 D. 热带草原气候,冬季性更强
图8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该地岩石主要为砂岩,甲为一河心沙洲,P、Q为航道。图9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古人常把宝藏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孙子算经》记载)。读图完成15~17题。
15、该河流可能位于
A.云南 B.湖北 C.辽宁 D.
16、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B.若该河段为自东向西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
C.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减缓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17、若该河自东向西流,现代人要找古人藏宝,应该找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图10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月某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10,完成18~20题
18、图中M线为
A. 低压槽线,其两侧气流大致向内运动 B. 高压脊线,其两侧气流大致向内运动
C. 低压槽线,其两侧气流大致向外运动 D. 高压脊线,其两侧气流大致向外运动
19、从当前至24小时后,甲地风向的变化情况是
A. 由偏北风变为偏南风 B. 由偏南风变为偏西风
C. 由偏西风变为偏北风 D. 由偏东风变为偏北风
2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估计甲地降暴雨的时长约为
A. 2~4小时 B. 7~9小时 C. 15~18小时 D. 22~24小时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整个山脉平均海拔3660米,有许多高峰海拔超过6000米,终年积雪。读图11回答21~22题。
21、下图中能分别表示安第斯山脉在10°S和45°S雪线分布的是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22、关于安第斯山脉在10°S雪线分布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10°S地区纬度低,多对流雨,雪线分布的海拔低
B. 10°S地区西侧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雪线低
C. 10°S地区东侧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雪线高
D. 10°S地区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下图示意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分析,读图12回答23~25题。
23、据图可知,山脉的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北—东南走向
24、台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有专家认为该地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其依据可能是
①终年受西风影响,湿润多雨; ②深受海洋影响,年温差较小;
③受日本暖流影响,全年温湿多雨;④冬季风经过海峡,带来降水;⑤全年湿润多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5、岛东侧架较窄,其原因是
A.紧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边界 B.紧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边界
C.紧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边界 D.紧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边界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8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部分渭河流域区域图,
(1)请指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写到:“浊泾清渭何当分”,请从自然地理(地形、植被、水土)角度解释“浊泾清渭”的原因(6分)
(3)根据图示,请简述该地自然条件(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有何影响(6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周边地区热力作用产生影响,所以对降水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因季节而有差异。
材料二:我国某山区水库对降水量的影响图(图甲)
材料三: 该水库地区的地形图(图乙)
(1)请说出水库、湖泊和江河等水域对降水量影响的季节差异,并结合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释其原因。(6分)
(2)请描述材料二中我国某山区水库库区1968—1972年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材料三简析其成因。(10分)
28、(16分)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点。(4分)
(2)请从年降水量和年温差两个方面比较卡拉奇与堡气候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