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脏、五色、五方、五情、五味、五官对应表
五行 | 五脏 | 五色 | 五方 | 五情 | 五味 | 五官 |
木 | 肝 | 青 | 东 | 怒 | 酸 | 目 |
火 | 心 | 赤 | 南 | 喜 | 苦 | 舌 |
土 | 脾 | 黄 | 中 | 思 | 甘 | 口 |
金 | 肺 | 白 | 西 | 悲 | 辛 | 鼻 |
水 | 肾 | 黑 | 北 | 恐 | 咸 | 耳 |
火曰炎上,意思是有温热、光明、活跃、上行性质的东西都可以归属于“火”。
土曰稼穑,稼为种植,穑为收获。简单的例子就是脾胃运化水谷,向四方输布,这种功能性质使它归宿于“土”。土能够孕育种子,使其慢慢生长,最后结出果实回馈给自然,进而引申为土有生长、承载、化生、孕育、长养的特征。
金曰从革,“从”,由也,说明金的来源;“革”,即变革。所谓“从革”,是指金通过冶炼矿物,变革而生,即“革土成金”。故说“金”具有清洁、肃杀、沉降、收敛等特性。
水曰润下,就是说水有两种功能,一个是“滋润”,一个是“向下”。引申为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所以在自然界您就去找这种形象,有“润下”性质的都归属于“水”。
五行之间还是互动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互相滋生的关系。
“子午流注”与人体五脏的关系表
时辰 | 对应时间 | 人体五脏对应关系 |
子时 | 23:00—1:00 | 是人体的生发之机。这时,胆在值班,我们要好好睡觉,养胆气。 |
丑时 | 1:00—3:00 | 肝在值班,这时如果仍没休息,就会伤及肝血。 |
寅时 | 3:00—5:00 | 是人们深度睡眠的时间,这时是肺在值班。 |
卯时 | 5:00—7:00 | 这时大肠主管全身气血流行的大局,此时应大便。 |
辰时 | 7:00—9:00 | 这是胃在主时,我们该吃早饭了。 |
巳时 | 9:00—11:00 | 是脾在主事,如果没吃早饭,那么这时脾就会空运化,长期下去,脾会受伤。 |
午时 | 11:00—13:00 | 是心在主事,这时应小睡片刻。 |
未时 | 13:00—15:00 | 到了小肠主事,开始吸收水谷的精华。 |
申时 | 15:00—17:00 | 膀胱来值班了。全身气化能力最强,头脑最活跃,是一天中最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时间。 |
酉时 | 17:00—19:00 | 肾来,它要发挥闭藏的功能了,把一天所运化和吸收的储藏起来。 |
戌时 | 19:00—21:00 | 由心包主事,这个时候应该娱乐,不能憋闷和压抑;当然不是要您去K歌喝酒,是您与家人交流情感的时候。 |
亥时 | 21:00—23:00 | 由三焦主事,就是人该休息的时候了。 |
注:中医还将疾病因素大体分为两大类,“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一、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二、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阴阳最初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自然界,外为阳、内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就身体来说,气为阳、血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
虚实,虚假和真实,病势的真和假。
寒热,热属阳、寒属阴。“内热外感”,用阴阳来解释,就是患者体内阴阳处在失衡状态,是阳盛阴虚。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