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经过
1、事故发生时间: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类别:
4、事故发生过程:
5、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情况:
2、事故发生的原因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人员:
1)操作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是否具备上岗资格、为本工种操作人员。
2)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有效证件上岗。
3)操作前是否经过安全技术交底,熟悉施工技术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2、机械设备
1)使用机械设备(电器、仪表、保险等装置)是否完好,有维护保养记录及设备台帐。
2)使用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操作人员是否经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3、方法
1)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审批。
2)编制的方案针对性是否合理(对使用、维修设备的完好、损坏状况、运行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否分析)。
3)现场执行、保障措施、操作方法是否与有效方案一致,监护人员是否到位,是否违反施工技术方案范畴。
4)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措施是否有效。
4、环境、安全
1)现场操作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是否经过检测、化验,开具相关作业票证。
2)现场安全设施(灭火器、警示牌、防护栏等)、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备用。
3、事故发生后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方案、检修规程等),制定的预防措施应针对分析的原因制定,从根源上消除潜在隐患。
4、事故处理
对事故相关人员的处理按照事故原因分析,属于分公司负责人、安全员、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操作人员的各负其责,按责任大小进行相关考核。
经分公司经理、安全员、班组长签字后报生产管理部。
附件3: 事故旁证人证明材料
姓 名 | 性别 | 族别 | 年龄 | |||||||
工作单位 | 文化程度 |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
家庭住址 | 邮 编 | |||||||||
职业、工种或工作岗位 | 参加工作 时 间 | |||||||||
事故现场情况: | ||||||||||
签名: 年 月 日 |
姓 名 | 性别 | 族别 | 年龄 | |||||||
工作单位 | 文化程度 |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
家庭住址 | 邮 编 | |||||||||
职业、工种或工作岗位 | 参加工作 时 间 | |||||||||
事故经过、原因: | ||||||||||
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