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5:54
文档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中文部分参考书目B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
推荐度:
导读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中文部分参考书目B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中文部分参考书目

B

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

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

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

《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书店,1926

北师大清史研究组编:《清史论文索引上编》(14~1840),北京师范大学油印本,1973

北图编:《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C

蔡可园:《清代七百名人传》,上海世界书局,1937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94

岑溢成:《诗补传与戴震解经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岑溢成:《训诂学与清儒训诂方法》,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博士论文

岑仲勉:《考据举例》,《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

柴德赓:《王西庄与钱竹汀》,《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79

陈旦:《清儒治文字学之派别及其方法述略》,《国学丛刊》第1卷第2期,1923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第:《毛诗古音考》,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

陈恒嵩:《五经大全纂修研究》,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北京,中华书局,1997

陈澧:《东塾丛书》,台北,华文书局,1970

陈澧:《东塾读》,北京,三联书店,1998

陈澧:《东塾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平原、王枫主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平原等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陈新雄:《古音学发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875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智贤:《清儒以说文释诗之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陈柱:《清儒学术讨论集》(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程克雅:《乾嘉学者以例释礼解经方式比较研究》,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

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存萃学社,1978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二编,,崇文书店,1971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三编,同上,1972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四编,同上,1973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五编甲集、乙集,同上,1974

存粹社编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 :存粹社 1978年

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D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学出版社,1992

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4

邓广铭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

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北京,三联书店,1955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原因之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

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杜联喆、房兆楹:《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

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北,学生书局,19

杜维运:《清盛世的学术工作与考据学的发展》,《杂志》19年第28卷第9期

杜维运:《学术与世变》,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

杜正胜、王汎森主编:《新学术之路》,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F

樊克政:《中国书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方苞:《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

方东树:《汉学商兑》,北京,三联书店,1998

方诗铭、周殿杰:《钱大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方中履:《古今释疑》,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费海玑:《钱竹汀传记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傅斯年:《傅斯年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G

高在旭:《戴东原哲学析评》,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

高正:《清据家义理之学》,《文献》1987年第4期

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耿云志编:《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耿云志等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山书社,1994

耿志宏:《惠栋之经学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84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古国顺:《清代尚书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报》第106期,1936

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55

顾燮光:《梦碧簃石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

《国史列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无出版年月

《国学月报汇刊》,台北,学生书局,1971

管敏义主编:《浙东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884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H

杭世骏:《道古堂外集》,补史亭刊本,1788

何炳松:《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1

何冠彪:《明清人物与著述》,,教育图书公司,1996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佑森:《近三百年朱子学的反对派》,《幼狮学志》第16卷第4期,1981

何佑森:《清代汉宋之争平议》,《文史哲学报》第27期,1978

何泽恒:《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

贺岳僧:《清代汉宋学之争》,《时代精神》第8卷第3期,1943

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

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

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侯外庐等人:《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97

侯外庐等人:《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80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 台北:学生书局 1988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

胡槐植:《戴震师友记》,《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3、4期,1991年第1-4期,1992年第1期

胡朴安:《戴先生所著书考》,《安徽丛书》第六期内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0

胡适:《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胡适:《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黄道庸:《清代学术思想之史的发展过程》,《学习生活》第3卷第1期,1942

黄建斌:《清代学术发展史》,台北,幼狮书店,1974

黄进兴:《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6期(1997)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黄侃:《量守文钞》,收入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1,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黄克武:《清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价》,《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1991年第11期

黄启华:《乾嘉考据学兴起后些线索──兼论顾炎武钱大昕学术思想的发展关系》,《故宫学术月刊》,第8卷第3期

黄忠慎:《惠周惕诗说析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

黄宗羲:《南雷文定》,四部丛刊本

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后汉书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惠栋:《九经古义》,台北,艺文印书馆 1966

惠栋:《九曜斋笔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松崖笔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松崖文钞》,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易汉学》,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易例》,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惠栋:《周易述》,台北,成文书局,1976

J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

江弘远:《惠栋易例研究》,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江声:《六书说》,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江声:《尚书逸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江永:《算学》,四库全书本

姜广辉:《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沈阳,辽宁教育出

版社,1997

蒋天枢:《陈寅恪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蒋维乔:《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

蒋元卿:《校雠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蒋致中:《牛空山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焦循:《雕菰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焦循:《论语补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焦循:《论语通释》,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1

金荣奇:《庄存与春秋公羊学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L

瞿兑之:《汪辉祖传述》,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

柯维卿:《戴震孟子学研究》,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孔立:《清代》,中华书局,1980

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来新夏:《清据学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李慈铭:《越缦堂读》,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编》,台北,文光图书公司,1965

李调元:《淡墨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台北,明文书局,1985

李纪祥:《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季:《中国社会史论战批判》,上海,上海书店,1996

李开:《戴震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李铭皖、谭钧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李瑞良:《中国目录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李新霖:《清代经今文学述》,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7

李洵:《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李耀仙:《廖平学术论著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饮冰室文集》卷四十内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同上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廖千慧:《焦循论语学研究》,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廖秀珠:《钱大昕及其十驾斋养新录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台北,学生书局,1990

林丽容:《民初读经问题初探(1912-1937)》,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

林美珠:《方东树汉学商兑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林明波:《清代许学考》,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60

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庆祝高邮高仲华先生六秩诞辰论文集》,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68

林庆彰:《明据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

林庆彰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同上,1996

林庆彰主编:《乾嘉学者研究论著目录》,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林庆彰主编:《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林庆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

凌廷勘:《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凌廷堪:《礼经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刘蕙孙:《清代的考据之学》,《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

刘梦溪:《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梦溪主编:《现代中国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盼遂:《高邮王氏父子年谱》,,崇文书店,1971

刘盼遂:《高邮王氏父子著述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1期,1930

刘盼遂:《王石渠先生年谱附伯伸先生年谱》,《女师大学术月刊》,第1卷第3期,1930

刘起釬:《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

刘巍:《钱穆与胡适梁启超关于清代学术史整理的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刘寅生、房鑫亮等编:《何炳松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刘寅生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

柳曾符等选编:《柳诒征史学论文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卢文弨:《群书拾补》,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陆宝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广文书局,1978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6

陆谦祉:《厉樊榭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逯耀东:《胡适与当代史学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罗炳绵:《清代学术论集》,,食货出版社,1978

罗冈、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罗焌:《诸子学述》,长沙,岳麓书社,1995

罗振玉:《清朝学问源流概略》,《东亚》第3卷8—9期,1930

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5)

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1999:11)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M

马叙伦:《清人所著说文之部目初编草稿》,《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6

马一浮:《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毛子水:《适之先生对学术界的影响》,《传记文学》,第28卷第5期(1976:5)

梅文鼎:《历算全书》,四库全书本

孟森:《明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牟润孙:《海遗杂著》,,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

牟钟鉴:〈《明代思想史》与明代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第10期(1994:8),页173-8。

O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P

潘继安:《翁方纲四库提要稿述略》,《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辑(总第25辑)

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彭远瑞:《知圣道斋读书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Q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钱大昕:《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钱基博:《经学通志》,北京,中华书局,

钱基博著、曹毓英选编,《钱基博学术论著选》,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0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

钱仲联:《清代学术平议》,《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乾隆:《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清史编委会: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1—8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1985、1988、19、1990、1993

清史编委会:《清代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3;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1993

清史编委会:《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1-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986、1988、1991

R

忍侬:《中国地图作制之研究》,《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2号

阮元:《畴人传》,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阮元:《经籍纂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

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

S

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01:6),页29-4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1999:6)

桑兵:《晚清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桑兵:《晚清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6:10)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商务印书馆分馆,1980

邵晋涵:《南江书录》,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北,台大文学院,1984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司仲敖:《钱大昕之生平及经学》,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4

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孙剑秋:《清代汉学成原因述论》,《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1991

孙剑秋:《清代吴派经学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T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四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五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四部备要本

唐士毅:《姚鼐、戴震交恶说辨诬》,台北,《杂志》第15卷第1期,1957

陶飞亚、吴梓明:《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W

汪荣祖:《陈寅恪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汪中:《述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王汎森:《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88-1992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国维:《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

王家俭:《清史研究论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家俭:《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台北,研究院,1981

王健文:《一个寂寞的史学家──典范变迁中的崔述》,台北,《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8号 1992年12月

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王力:《汉语音韵学》,《王力文集》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王力:《清代古音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

王懋竑:《读疑》,福建抚署刊本,1872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书局,1984

王鸣盛:《王鸣盛读书笔记十七种》,台北,鼎文书局,1979

王念孙:《读书杂志》,北京,中国书店,1985

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王太岳等纂辑:〈四库全书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王锡阐:《晓庵新法》,四库全书本

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王引之:《经传释词》,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1983

王引之:《经义述闻》,台北,广文书局,1979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云海、裴汝诚:《校勘述略》,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重民等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排印,1934

王重民等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地理论文目录》,《禹贡》第3卷第8、9、12期-第4卷第5、11、12期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关于禹贡之论文目录》,《禹贡》第1卷第10期,1934

王梓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研究》,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

翁方纲:〈四库提要稿〉,上海,复旦大学藏抄本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翁文灏:《清初测绘地图考》,《地学杂志》1930年第3期

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吴宓着、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1999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

吴元钊:《十驾斋养新录与日知录学术倾向的异同》,《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吴则虞:《论清代汉学家学术思想》,《安徽历史学报》1958年第2期

X

夏长朴:《顾炎武与钱大昕论学之异同》,《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变与延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谢国桢:《瓜蒂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谢国桢:《江浙访》,北京,三联书店,1985

谢国桢:《明清史谈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谢金美:《钱竹汀(大昕)之生平及其学术》,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奖助论文,19

谢俊贵:《考据学盛期的牒版本目录学》,《山东图书馆季刊》1982年第4期

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评论》,长沙,岳麓书社,1999

《新潮》,上海,上海书店,1986

《新青年》,上海,上海书店,1988

《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明文书局,1987

熊十力:《论汉学》,《中国文化》1945年第1期

熊十力:《十力语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台北,《杂志》第54卷第4期,1977

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

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91

薛凤祚:《天步真原》,四库全书本

Y

杨国荣:《清代朴学方法发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杨家骆主编:《焦循之易学》,台北,鼎文书局,1975

杨时:《二程粹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杨廷福、杨同福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1988

杨勇:《〈清代学术概论〉考证》,,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61年第3期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姚淦铭:《王国维文献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姚名达:《邵念鲁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姚名达:《朱筠年谱》,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姚绍华:《崔东壁年谱》,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叶昌炽、伦明:《藏书纪事诗(附校补)·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叶德辉:《书林清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叶建华:《论清代浙江的经学研究》,《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叶衍兰、叶恭绰:《清代学者象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

于敏中:〈于文襄公论四库全书手札〉,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33

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着》,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新亚研究所,1974

:《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

:《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中国哲学思想论文集》(清代篇),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

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

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6

喻松青、张小林主编:《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Z

臧庸:《拜经日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詹海云:《清代学术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张鉴等:《阮元年谱》,中华书局,1995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59

张君劢:《中国学术史上汉宋两派之长短得失》,《中西印哲学文集》第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1

张丽珠:《乾嘉时期的义理学趋向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

张穆:《阎若璩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4

张寿安:《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大学中文学系博士论文,1986

张寿林:《清代诗经著述考略》,《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50—56期,1933

张舜徽:《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

张舜徽:《史学三书评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张舜徽:《郑学丛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张舜徽:《爱晚庐随笔》,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张舜徽:《旧学辑存》,济南,齐鲁书社,1984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北京,中华书局,1986;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

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张文彬:《高邮王氏父子学记》,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

张荫麟,《中国史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张越:《中国清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范希增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章太炎:《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9

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

赵翼:《廿二史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郑德坤:《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中山大学历史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中山大学中文学系、所编:《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思想、文学、语文—论文集》,1991

周策纵等:《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

周浩治:《清代之诗经学》,政治大学中国硕士论文,1969

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6

周中孚:《郑堂读》,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周中孚:《郑堂札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周祖谟:《清代的训诂学》,《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台北,蓝灯文化公司 1991

朱筠:《笥河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朱师辙等编:《清史稿艺文志》,《历代经籍志》,南京辞典馆,1934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8期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朱玄:《姚惜抱学记》,台北,学生书局 1974

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庄清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日文部分参考文献

近藤光男:《清朝考证学的研究》,东京,研文社,1987

近藤光男: 《惠栋与钱大昕──清朝学人の诗の谱系》,《吉川博士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论集》,东京,筑摩书房,1968

近藤光男:清朝经师に於ける科学意识——戴震の北极璿玑四游解をとして,日本中国学会报第4集,1953年3月

近藤光男、加地伸行:《对谈“清朝考证学的研究”》,(上下)《中国研究集刊》第7—8号,19年

滨口富士雄:《清据学の思想史的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83

大槻信良:《朱子四书集注典据考》,台北,学生书局,1976

森本竹成:《清朝儒学史概说》,东京,文书堂,1930

武内义雄:《燕京读──清朝学术史》,《武内义雄全集》第10卷,东京,角川书店,1979

吉川幸次郎:《浙东学术就》,京都,《东方学报》1936年第7期

山田庆儿:《古代东亚哲学与科技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河田悌一:同时代人の眼——章学诚の,中国哲学史的展望と摸索,东京,创文社,1976年11月

根岸政子:段玉裁の《说文解字注》にあらわれる凡例にっいての一考察,ぉ茶の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1982年4月第1号

西文部分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lution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Wan Fan-sen,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Wing-Tsit Chan: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e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Ewell, John: Dai Zhen: The Unity of the Moral Nature. Journal of Chniese Philosophy  

            Vol.18,No.4 p.384-394  1991

Elman, Benjami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A  Criticism as Ph;isophy: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ng Dynasty Evidential Research(批判的哲学:清证学给与“仁”的新解释),《清华学报》1985年第17卷第1、2期合刊

《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载《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4

《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第2期,北京,三联书店

Graham, A.C: Two Chinese Philosophers: Ch’eng Ming-tao and 

            Ch’eng Yi-ch’uan, London: Lund Humphries,1958

Hummel, Arthur W.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Dynasty (14-1912)

《清代名人传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Kohn, Hans: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Van Nostrand Co, 1965

L. A. Schneider,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fory: Nationalism and the 

Quest for Alternative Tradition;梅寅生译,《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台北:华世,1984)。

W.G. Beasley & E.G. Pulleyblank ed.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Toronto,1961

Tucker,John Allen: Dai Zhen and the Japanese School of Ancient Learning, Journal of Chniese Philosophy Vol.18, no. 4 pp.411-440 1991.

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池北偶談 [清]王士禎撰,勒斯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1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蕉廊脞錄 [清]吳慶坻撰,張文其、劉德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3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古夫于亭雜錄 [清]王士禎撰,趙伯陶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10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分甘餘話 [清]王士禎撰,張世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廣東新語 [清]屈大均撰,北京:中華書局,1985.4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四筆 [清]陳康祺撰,一筆、二筆、三筆晉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3第一版,1997.12第二刷;四筆褚家偉、張文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3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鄉言解頤 [清]李光庭撰,石繼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8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吳下諺聯 [清]王有光撰,石繼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8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舊典備徵 [清]朱彭壽撰,何雙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安樂康平室隨筆 [清]朱彭壽撰,何雙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廣陽雜記 [清]劉獻廷撰,汪北平、夏志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7.7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聽雨叢談 [清]福格撰,汪北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8第二版,1997.12第三刷 

  陶廬雜錄 [清]法式善撰,涂雨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9.12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北游錄 [清]談遷撰,汪北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4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永憲錄 [清]蕭奭撰,朱南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9.8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揚州畫舫錄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4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蕉軒隨錄續錄 [清]方濬師撰,盛冬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鏡湖自撰年譜 [清]段光清撰,中國科學院安徽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2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漏網喁魚集 [清]柯梧遲撰,祁龍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59.12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海角續編 [清]陸筠撰,祁龍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59.12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水窗春囈 [清]歐陽兆熊、金安清撰,謝興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3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世載堂雜憶 [清]劉禺生撰,錢實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1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 [清]劉聲木撰,劉篤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3第一版第一刷 

  海國四說 [清]梁廷 撰,駱驛、劉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不下帶編 [清]金埴撰,王湜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9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巾箱說 [清]金埴撰,王湜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9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清秘述聞三種 [清]法式善等撰,張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5第一版,1997.12第二刷分上中下三冊,上冊:法式善撰、《清祕述聞》;中冊:王家相等撰《清祕述聞續》;下冊:徐沅等撰《清秘述聞再續》 

  嘯亭雜錄 [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12第一版第一刷 

  樞垣記略 [清]梁章鉅朱智撰、何英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10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歸田瑣記 [清]梁章鉅撰,于亦時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8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冷廬雜識 [清]陸以湉撰,崔凡芝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1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浪跡叢談續談三談 [清]梁章鉅撰,陳鐵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9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柳南隨筆續筆 [清]王應奎撰,王彬、嚴英俊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10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履園叢談 [清]錢泳撰,張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12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竹葉亭雜記 [清]趙翼撰,李解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5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簷曝雜記 [清]姚元之撰,李解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5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顏元集 [清]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一版一刷  

  亭林詩集 [清]顧炎武著,台北:漢京文化,1984  

  亭林文集 [清]顧炎武著,台北:漢京文化,1984  

  四庫輯本別集拾遺 欒貴明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第一版  

      

  巢林筆談 [清]龔煒撰,錢炳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8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庸閒齋筆記 [清]陳其元撰,楊璐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4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異辭錄 [清]劉體智撰,劉篤齡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10第一版,1997.12第二刷 

  夷氛聞記 [清]梁廷 撰,邵循正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59.9第一版,1997.12第三刷 

文档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中文部分参考书目B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