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登溢
(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苏盐城 224003)
摘 要:针对目前大学新生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就空虚心理、失落心理、虚荣心理和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探讨大学新生心理调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调适;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92(2002)03-0065-02
大学新生对人生前程充满希望和幻想,却并未意识到从中学到大学,从少年走进青年,从家庭到学校集体,是人生道路的一步大跨跃,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当他们真的在高考战场上获胜,走进神圣的校园时,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种种变迁往往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帮助他们完成大跨跃,度过转折点,把其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人,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本人结合多年从事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实践,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作一点分析,并针对新生辅导员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大学新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分析
1、空虚心理。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中学,由于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整天泡在 题海里,没有喘息的机会,而大学校园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支配;就学习方式而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很多学生接受的是 满堂灌的教育,而大学里的学习方式则是灵活多样的,学生不再像中学时期被动接受知识;在中学里,由于学校和家长的严格管理和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性较差,而大学要求学生增强生活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面对种种困惑,大部分学生感到茫然失措,难以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于是便产生了空虚心理,整天无所事事,不知如何打发属于自己的时间。
2、失落心理。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过高。在我院 你入学前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与入学后感受的大学生活相比这一抽样调查中,回答 不满意和 基本满意的共占40%左右,可见,几乎半数新生,大学的实际生活对他们来说,与其所想象的产生了一种落差,因而便失去了一种以往想象中建立起来的心理平衡;再有大学新生大多是高中班级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就彼此感觉不到优越感,再加上高校学生管理与中学不一样,身边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性格、爱好、习俗不一、内心矛盾难以交流,加之多数是初次离开家庭,每天往复于 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紧张学习生活中,他们中有不少人心情烦躁,经常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现象,学习静不下心来,在时甚至感到痛苦,给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虚荣心理。有些学生考入大学,便把自己看成时代的骄子、命运的宠儿,不可一世,真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他们爱慕虚荣、对别人的赞扬沾沾自喜,而对别人的批评指正却充耳不闻。他们当中有的甚至不顾家庭经济拮据,摆阔气、讲排场,拿父母的血汗钱下馆子、泡录相厅、上网聊天游戏等,以此来表现自己所谓的潇洒,这部分学生平时喜欢表现自己,学习生活中没有具体的计划和安排,不思进取。
4、自卑心理。大学的学习生活强调自我管理,各个方面依靠自已,有些学生认为大学环境宽松,因而陶醉于自由浪漫之中,引起成绩下降,情绪低落。大学生是中学尖子的大组合,竞争激烈,有部分同学失去优势,由自傲变为自卑;有的学生因为自己考入的学校不够理想,或其它方面不如别人,因而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从此一蹶不振,缺乏理想,没有抱负,有的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和混一天算一天的念头;再有,同学之间家庭悬殊,城乡差异客观存在,生活不和谐等因素也是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习惯、爱好、作风、卫生状况等各不相同,常常会出现一些磨擦、碰撞,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感到压抑、自卑。
二、大学新生心理调适的途径
针对以上大学新生心理特点,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准大学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分清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笔者认为对大学新生除了要上好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时事课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育引导。
1、正视现实,综合治理,尤其要抓好老生的表率作用
∀
65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二年第三期 收稿日期:2001-12-28
作者简介:何登溢(1972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助教。
大学新生入校后各个方面不熟悉,可塑性大,受老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如果只强调对新生进行严格的约束,而对老生放任自流,是不能够收到应有效果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积极抓好老生的表率作用:第一、评选 学习标兵,树立学习楷模。在全院范围内评定 十大学习标兵,利用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的重要性,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第二、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促进学生管理走上良性轨道。在新生开学的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要重点介绍学校的纪律要求,奖惩力度,通报学生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作为新生辅导员应帮助他们迅速调节生活节奏,改进学习方法,改变中学时依赖教师、家长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与专业教师、基础课教师一道,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2、培养交际,学会处事,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进入大学,大学生的人际环境、交往的范围和方式变化,使得原来在中学阶段的一套与大学阶段无法适应,这时,辅导员要积极鼓励、培养他们多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学会为人处事:第一,要充分认识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学新生不仅要学会交往,而且,还要学会多种形式的交往,这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要全面树立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该是积极的、正常的,不能误入歧途或走极端,大学生不应该自我封闭,孤芳自赏,要珍惜各种有益的交往活动,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克服自卑、自守、自疑、自娱等心理障碍,勇敢地投身外面精彩的世界,广泛地、全方位地发展自己同他人的交往关系;第三,要十分注意交际的对象、方式。大学生主要精力是学习,交往范围要适度,特别在异性交往中要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3、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任务,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就大学新生而言。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大学新生为了高考获胜,高中时几乎整天埋在习题里,对人生观、世界观考虑得很少,升入大学后接触的外部世界扩大了,特别是通过传播媒体经常接触到西方世界的政治观、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这些缺乏鉴别力、批判力的年轻人,很容易被误导,因而我们必须组织他们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分析的能力、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识别与抵制能力,同时通过党团教育, 做合格共青团员的教育,从思想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逐步确立进步的政治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二是明确学习目的性的教育,组织开展 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的讨论,使学生对虚荣心理所引起的消极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钉子精神。
4、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求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更应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必须以身作则,抵制消极效应,排除 金钱至上的诱惑、坚定奉献精神。首先,我们的思想要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和潮流。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摒弃僵化、陈旧的思想认识,改变生硬说教,动辄训人的做法。善于发掘学生中的积极因素,与他们平等相处,教师如友,民主讨论,共同提高,对于学生中的消极因素、恶习惰性不能听之任之,迁就马虎。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掌握思想脉搏、心理变化,进行心理疏导;第二,开展丰富多彩、受学生欢迎的文化活动,一年级学生普遍反映开展活动少,生活枯燥,对此我们应充分理解,针对他们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精力充沛,兴趣多样,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把各种体育竞赛、文艺表演、乐器演奏,卡拉OK、美术鉴赏、文学讲座,影视评论、参观游览、主题座谈,寝室美化等等活动普遍开展起来,使学生增添乐趣,陶冶情操,开发智力,锻炼体魄,让美好的大学生活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难忘的印象;第三,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们要善于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在 授业中 传道,在业务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 做人做学问,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有效教育;同时强化学生管理,体现 铁的纪律,爱的管理,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管理方针。
关心大学新生的生活问题也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指导他们学会理财,计划花钱,约束高消费,同时要特别关怀特困生,在了解其家庭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应该给予不需偿还的补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 特困生补助基金,在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以及勤工俭学等方面首先考虑安排他们,帮助解决其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学习。
总之,为做好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衔接,正确引导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尽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 角色转变,辅导员要深入班级、学生群体,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摸清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尽到一个辅导员的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1]朱菊芳.高等教育学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刘晓丽.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新生的特点和教育导向[J].江苏高教,1996,(1):60-62.
Analysing the Ill Psychology Tendency and Educational
Direction of the College Freshmen
HE Deng y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 Yancheng 224003,China)
Abstract:T he essay aims at the ill psychology tendency of the freshmen,including mainly emp ty psychology,lost psychology,vanity psychology and i nferiority psychology.From the view of administration,it analyses the way to adjusting the freshmen psychology. Keywords:freshmen;psychology adjusting;assisant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