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开通政务微博的意义
文章整理: 上海代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日期: 2014 年 07 月 16 日
开通政务微博的意义
开通政务微博是我国从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的表现之一,开通政务微博便于倾听、引导,便于信息发布、政务公开,便于沟通、民主协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利用新技术执政,创造了令人民更加了解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便捷互动。
一.倾听、引导的新平台
政务微博,是指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近年来,政务微博力行“织博为民”,在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公开、新闻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运作模式,改变了以往官方网站重公开轻反馈的特点,它允许公众在浏览信息的同时直接进行评论,并且可以同时转发到个人微博上,引起更多粉丝们的关注与评论。对于机构而言,政务微博平台可以对来自公众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主动获取与分析公众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用微博这个平台实现与民众的有效沟通,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公众的批评与误解,以负责的精神回应群众的困惑与求助,及时掌握社会新的动向,发出理智的声音加以引导和疏通。
2.信息发布、政务公开的新媒介
部门可以将一些新的、法规及时发布在微博的最新动态上,也可以把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跟踪和处理情况等发布在微博上,这一方面让民众及时了解了的最新信息,加强了信息的公开性,便于民众的监督,使政务微博成为各级部门重要的自我展示和宣传工具。另一方面,政务民主化、公开化对部门的网络公关能力也是一项新的考验。微博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意识到,与其被动地应付曝光于网络的各种事件,不如借助自身建立的政务微博平台,主动与网友互动交流,使工作更加透明民主。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推行信息公开既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各级部门,尤其是那些负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可以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那样,在主流门户网站注册微博账号,并利用这个窗口向公众发布信息。有利于促进交流互动。政务微博可以实现管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而且可以增强管理的透明度,由过去的封闭管理转变为公开的透明管理,充分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通过政务微博,可以有利于公众对管理的参与和监督,保证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真实实现。通过政务微博和公众的参与监督,可以促进廉政建设,防止的蔓延。在现实中许多都是因为双方没有或者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出现各抒己见,而微博为两者间平等互动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各方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表达意见。
有利于发现掌握舆情。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积极引导社会,是各级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微博用户占网民的比例较高,且青年人群众多,一些意见也乐意利用微博发表言论。随着internet迅猛发展,互联网拥有越来越庞大的用户群,且逐渐发展成为群众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事实上,在各种新媒体形态中,微博有其独特的用户群体和特有的表达方式,如忽视这部分人群的意见,就会影响管理者对整体舆情的研判,从而对社会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有利于阻断不良信息传播。微博中的谣言大肆传播,不仅严重损害了这一新兴媒体的公信力,作为新型社交媒体,微博每时每刻也在产生相当数量的不良信息,其中有谣言、恶性商业广告、人身攻击辱骂、诽谤甚至严重违法的内容。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始终是半信半疑,如果在这个时候传统媒体可以及时、全面、客观地报道最新的事件进展,增强信息透明度,微博谣言便没有滋生的土壤。微博谣言传播以后,传统媒体及时发布客观报道,也会起到很好的辟谣作用。
3.民主协商、沟通的新渠道
微博因其发布渠道便捷、入门槛较低,实现了迅速即时的平民化传播,在微博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也催生了个体的表达欲望。政务微博的开通为人们参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协商提供了可能性。微博用户可以在政务微博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而部门也可以借助政务微博发起相关的调查,迅速、准确地收集、判断舆情。在舆情出现的初期就给予回应,及时答疑解惑,而非掩盖和抑制,用微博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沟通,以达到与关注者进行良性互动、民主协商,并最终获得支持与认同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