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公告暂未发布,预计发布时间是2014年10月中旬,参考自2014年国考报考时间:2013年10月16日8:00至24日18:00,华图广东人事考试网将时刻关注国考最新动态。更多信息请留意:http://gd.huatu.com/zt/2015guokao/
2015年国家公招考简章可参考以下内容:
为满足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2014年度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7年10月16日至1995年10月16日期间出生),2014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2年10月16日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
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可在2013年10月16日8:00至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给予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请于2013年10月16日至26日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13年10月16日8:00至24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13年10月24日18:00至26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3、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于2013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
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一)笔试
1、内容。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有关情况详见《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大纲请在相关招录部门网站查询。
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网站分别查询。
2014国家公申论范文:百万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
就业的含义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插播:关注广东公:gdhtgwy,即可免费领取国考、省考复习资料( 包括申论技巧、行测技巧、复习计划、每日一练等等资料)
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达212万人之多。前多少年较为容易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遇到了就业难问题。学者们和社会各界对此发表了许多看法,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们对工作条件、收入标准等等要求过高,如果降低一些,就不会发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那么,到底中国的大学生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客观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便进行调整和适应。
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笔者对中国各学历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进行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02年价格人民币3.1万、4.9万、7.4万、19.4万、31.6万、49.8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习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9.8%、22.2%、11.0%、4.7%、18.8%、14.6%。可以看出,从中等教育水平培养到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人力资本投资12.1万元,边际投资很大。据有关调查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5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4.7%。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因此,大学生及其家长找一个能回报大学阶段投资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就是投资对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经济人最理性的反应,而简单说大学生择业条件太高,挑三拣四,从成本收益理论讲,是毫无道理的。否则,从投资回收角度讲,他无法收回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亏损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学呢?
其次,问题发生在目前的大学教育结构上,即毕业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已经就业的大学学历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最低,以及目前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来看,无疑是大学生供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价格水平决定于供求关系,就业市场也一样。大学生能谋求到的工资水平,决定于大学生供给与需求的格局。如果某一学历阶段的人力供过于求,其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必然要下降。因此,一些大学生屈就低工资水平的工作岗位,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有一些责难者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大学扩大招生,导致了大学生的供过于求。这种看法是片面和错误的。目前的过剩,不是总量性的过剩,而是结构性的过剩。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大量的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毕业的,大专和本科毕业的不到5%。怎能说大学毕业的人口过剩了呢?难道大量培养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学历的劳动者,就能缓解就业压力?今后,在知识经济、法制社会、全球竞争和信息化时代,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大学以上学历毕业的创业者,兴办企业,创造就业,大量的低素质高中程度的劳动者去哪里就业呢?
从大学生的供给结构看,有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的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中,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地分配到这些单位,财政还负担得起,国有企业也容纳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而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上为党政社团、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却越来越多。二是大学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开拓和研究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
再次,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民间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日本1.25亿人口有66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0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考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业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