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7:04
文档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难点: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放大镜、糖、碗、海棉、樟脑球、小石块、洒香水的木块等。收集生物传递信息
推荐度:
导读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难点: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放大镜、糖、碗、海棉、樟脑球、小石块、洒香水的木块等。收集生物传递信息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

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放大镜、糖、碗、海棉、樟脑球、小石块、洒香水的木块等。收集生物传递信息的有关资料。课前生活体验活动记录(“蚂蚁翻山”游戏:寻找蚂蚁窝,在洞口前方1米处放置盛有糖的碗吸引蚂蚁,在途中利用海绵、樟脑球等各种材料当做“山”观察现象,分组活动,填写蚂蚁翻山记录表。)

    教师准备:“蚂蚁翻山”记录表(课前发给学生),搜集的文字、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那么在我们的自然界中,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板书课题: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2.观看课前生活体验游戏“蚂蚁翻山”,提出问题。

(1)观看游戏录像。(视频一:课前体验游戏——蚂蚁翻山。把樟脑球和海绵两件物体当做“山”。)

(2)录像中,蚂蚁翻过了哪座山?而哪座山却翻不过去,需要绕道前进?

       (翻过了:海绵       翻不过:樟脑球)

(3)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预设1:学生可能直接说出樟脑球的气味干扰了蚂蚁前进方向的信息传递。

     可以让学生说说樟脑球和海绵的不同,从而推出自己的设想。

 预设2:海绵表面比较粗糙,容易爬过去,樟脑球表面光滑,所以爬不过去。

 肯定学生的猜测,从物体的表面特点提出自己的假设。

 师小结:同学们的假设都有自己的理由,那么,蚂蚁到底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吧。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自己组的实验方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活动体验时为蚂蚁设置的各种“山”的材料,认识它们的特点,小组内说一说,依据前面的预设制定,)

    2.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要及时引导,因为蚂蚁很难拿到课堂上做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探究“山”的材料的特点,才能得出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而且“山”的材料要尽可能的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组的方案。

预设方案1:首先列出哪些材料蚂蚁可以翻过去,哪些翻不过去,然后再依据物体的气味给材料分类,看是否吻合。

预设方案1:首先列出哪些材料比较粗糙,哪些材料比较光滑,然后再看是不是光滑的都翻不过去,粗糙的都可以翻过去,从而分类得出结论。

    3.探究实验

   (1)首先让学生回顾课前活动所用到的所有材料,带到课堂上的材料可以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

   (2)依据方案,小组分工合作,记录员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方案1记录单:

所有实验

材料
蚂蚁可以过去的材料
蚂蚁过不去的材料
有气味的

材料

没有气味的材料
方案2记录单:

所有实验

材料
蚂蚁可以过去的材料
蚂蚁过不去的材料
比较光滑的

材料

比较粗糙的材料
(3)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探究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

  (1)依据活动方案,学生交流获得的信息。

a.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  b.小组交流研究的方法,相互借鉴。C.交流得出的结论

    方案1得出:有气味的材料和蚂蚁可以翻过去的材料正好吻合,没有气味的材料和过不去的材料也正好吻合,可以验证预设的结论是正确的。

    方案2得出:粗糙的材料和蚂蚁可以翻过去的材料不吻合,光滑的材料和过不去的材料也不吻合,可以验证预设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和材料的光滑和粗糙无关。

(2)出示游戏录像(视频二:蚂蚁传递信息的录像)

   蚂蚁发现了食物,是怎样与同伴联系的?你能试着解释吗?(靠气味和触角)

  (3)补充资料,教师出示课件给予评价。                          

蚂蚁是用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由于它们平时都生活在一个蚁巢中,所以这种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虫发育的要好。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即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成虫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

   (4)学生观看视频,再次感受收获了什么信息?(分段播放)

   (5)教师小结: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板书:蚂蚁  气味传递信息)

那么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2.探究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

   (1)学生小组讨论收集到的资料。蜜蜂利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的?都传递了哪些信息?

(2)代表汇报资料。

(3)出示课件,补充信息。

        

蜜蜂发现新的蜜源,会返回蜂巢并兴奋地跳舞。它的动作模式 不仅传达了有关食物数量的信息,而且包含蜜源离蜂房的距离及方向等信息。

预设1:蜜蜂传递蜜源的距离

如跳“8”字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远,跳圆圈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近。

预设2:蜜蜂传递蜜源的方向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上直飞,太阳角是零度,意思是说:“朝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方向。”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头朝地直飞,太阳角是180°,意思是说:“背太阳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如果蜜蜂跳“8”字舞时,飞行直线同地面垂直线的左面夹角是60°角,意思是说:“向左太阳角60°方向飞去,就是采蜜的地方。”

师补充: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蜜蜂,“舞蹈语言”也不同。奥地利的蜜蜂跳“8”字舞,而意大利的蜜蜂还会跳圆形舞和一种弯弯的“镰刀形舞”。

   (4)小结:蜜蜂是用舞蹈来传递信息的。(板书 蜜蜂   舞蹈传递信息)

  3.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1)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资料分组讨论、猜想。

(2)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补充。(相机出示相应课件。)

a.学生介绍动物传递信息的资料:孔雀、狗、大猩猩、母鸡……

       

       

    孔雀用美丽的外表传递信息,小狗用行为传递信息,大猩猩用表情传递信息,母鸡用声音进行信息传递。

b.植物同样可以接收声信息,例如当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刺激下,就会有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等反应。

                            捕蝇草

(3)教师总结,介绍。

捕蝇草靠绒毛感觉碰触获取信息;孔雀展示艳丽的外表发出信息;某些高等动物,如猩猩可以通过发怒、喜悦的表情传递信息;母鸡下蛋之后会用“咯咯咯咯”声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等等。(板书 鸡   用声音进行信息传递   大猩猩   用表情来传达信息    孔雀   用美丽的外表和行为进行信息传递   ……)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它们总是组成一个小的生活群体,这都需要生物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交流谈论,我们认识到动植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很多,既有双向的传递方式,如植物的花用浓郁的气味和色彩来告知昆虫自己的存在,当昆虫接受到这个信息时,立即飞向花,并帮助其传播花粉。也有单向地对外界的信息刺激作出反应的,如捕蝇草对震动刺激的反应。

2.概括生物传播信息的方式:声音、表情、美丽的外表、行为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出示课件,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3.布置探究作业:生物间会发出次声波、超声波等声音,会给我们什么启示?

 4.谈本课收获,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学习《科学》的方法?你对大自然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板书设计】            

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蚂蚁     气味传递信息

                    蜜蜂     舞蹈传递信息

                    鸡       用声音进行信息传递

                    大猩猩   用表情来传达信息

                    孔雀     用美丽的外表和行为进行信息传递

           ……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前置课堂上不好完成的实验,积累针对性的生活体验。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实验在课堂上不好完成,所以课前巧妙设置生活体验活动——蚂蚁翻山,首先寻找蚂蚁窝,在洞口前方1米处放置盛有糖的碗吸引蚂蚁,然后在途中利用海绵、樟脑球等各种材料当做“山”观察现象,分组活动,填写蚂蚁翻山记录表。以游戏的形式组织体验活动增加了探求知识的趣味性,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课堂上用播放实况录像的形式再现游戏的过程,合理运用了课前实验,增强了课前实验的时效性。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从学生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由设计实验再到实验验证归纳结论逐步递进,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锻炼了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探究活动过程扎实。

    2.使用建议。(1)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学具的选择不一定按课本上的准备,因地制宜,不过要丰富多样,对于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带学生到室外观察实验。(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对于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案中只预设了两个方案,学生在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对蚂蚁信息的传递也可能有别的理解,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正确引导,鼓励大胆探究,做到有理有据。(3)课前体验,事半功倍。由于探究蚂蚁传递信息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呈现,所以把实验过程以游戏“蚂蚁翻山”的形式前置到课前体验活动中,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建议一定要做扎实。

    3.需破解的问题:课堂探究活动由于缺少蚂蚁的参与,活动就缺少了趣味性和说服力,如何把蚂蚁带入课堂,完整的完成实验,需要探讨完善。

   【相关衔接】

    动物相互理解吗?《科学课》2002年12期;生物信息的传递《百度百科》();

       

                                    作者:蒋继凯

                                    单位: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文档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也能进行传递信息。2.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进行传递信息的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3.通过活动、调查,了解蚂蚁和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蚂蚁和蜜蜂是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难点: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得出什么启示。【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放大镜、糖、碗、海棉、樟脑球、小石块、洒香水的木块等。收集生物传递信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