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般规定
4.6.1 钢梁施工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架梁辅助结构工艺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
4.6.2 钢梁支座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9.1条和第4.9.2条的规定。
4.6.3 钢梁构件存放及预拼场地,应平整压实、排水良好和具有足够承载力,并应位于汛期洪水位以上。构件存放支承点应放在不因自重而产生永久变形的地方,并应防止杆件积水锈蚀和栓接板面磨损、污染。
4.6.4 钢梁拼装设备应经过结构设计计算,起重机械能力应与钢梁预拼单元尺寸及重量、起吊高度及回转半径相适应;需要两台以上的起重机具同时吊装时,应预先计算和检验机具的同步操作能力。
4.6.5 钢梁预拼图应根据钢梁设计图和钢梁拼装顺序绘制,应标明预拼单元的构件位置编号、重量和节点板预拼安装钉栓位置等。
4.6.6 钢梁拼装架设前,应对桥墩高程、中线及每孔跨径进行复测,并应在桥墩台上设置水平标识和中心线,随时测定或复查支座顶高程和支座中心位置(纵横向)。
4.6.7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使用的扳手,使用前后必须标定,扭矩偏差不应大于使用扭矩值的±5%。
(Ⅱ) 钢梁拼装及架设
主 控 项 目
4.6.8 整孔(段)钢梁及钢桁所用的杆件、零件和剪力联结器及所用零件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观察和尺量。
4.6.9 整孔钢梁架设和钢桁梁工地拼装架设施工质量和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设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4.6.10 钢梁工地焊接时,焊缝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焊接工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超声波探伤、观察和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观察和尺量。
4.6.11 工地焊接栓钉柔性联结器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栓钉周边焊缝长度、宽度、高度、饱满度及栓钉与钢板的垂直度和结合程度,应符合焊接工艺;
2 栓钉沿轴线方向焊缝平均高度不小于0.2倍栓钉直径;
3 栓钉沿轴线方向焊缝最小高度不小于0.15倍栓钉直径;
4 栓钉周边焊缝平均直径不小于1.25倍栓钉直径;
5 栓钉沿轴线弯曲30°后,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缝。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检10%但每工作班不少于2
个。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30°弯曲试验、观察和尺量;监理
单位见证试验、观察和尺量。
一 般 项 目
4.6.12 钢梁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6.12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4.6.13 钢梁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6.13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表4.6.12 钢梁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梁高(H) | H≤2m | ±2 | 尺量两端腹板处 |
H>2m | ±4 | |||
2 | 主梁中心距 | ±3 | 尺量两端腹板中心距 | |
3 | 相邻梁段上下翼缘错边量 | 焊接≤1、栓接≤2 | 尺量 | |
4 | 相邻梁段腹板错边量 | 焊接≤1、栓接≤2 | ||
5 | 拼装梁段两端板边孔距 拼接梁段两端板边孔距 | 1.0(采用工地扩孔为2.0) | 尺量中间段之两端连接孔的中心距 | |
6 | 连续梁长度 | ±15 | 拼接后尺量全长 | |
7 | 主梁上拱度 | +10,-3 | 尺量或测量跨中 | |
8 | 横断面对角线差 | 4 | 尺量两端断面 | |
9 | 腹板平面度 | 板梁h/350、箱梁h/250。且均≤8 | 尺量 | |
10 | 旁 弯 | 板梁3,箱梁3+0.1L且<8 | 拉线尺量 | |
11 | 支点高差 | 5 | 测量 | |
12 | 主梁、纵横梁盖板对腹板的垂直度 | 0.5(有孔部位) 1.5(其它部位) | 直角尺测量 |
表4.6.13 钢梁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1 | 墩台处横梁中线与设计线路中线偏移 | 10mm | 测量检查 | |
2 | 两孔(联)间相邻横梁中线相对偏差 | 5mm | ||
3 | 墩台处横梁顶与设计高程偏差 | ±10mm | ||
4 | 两孔(联)间相邻横梁相对高差 | 5mm | ||
5 | 每孔梁对角线支点的相对高差 | 5mm | ||
6 | 固定支座处钢梁节点中心线与设计里程纵向偏差 | 连续梁、梁跨≥60m简支梁 | ±20mm | |
梁跨<60m简支梁 | ±10mm | |||
7 | 钢梁平面 | 弦杆节点对梁跨端节点中心联线的偏移 | 跨度的1/5000 | |
弦杆节点对相邻两个奇数或偶数节点中心联线的偏移 | 5mm | |||
8 | 立柱在钢梁的横断面内垂直偏移 | 立柱理论长度的1/700 | ||
9 | 钢梁立面拱度偏差 | 设计拱度≤60mm | ±4mm | |
设计拱度≤120mm | 设计拱度的 ±8% | |||
设计拱度>120mm | 按技术文件中的规定 | |||
10 | 两主桁相对节点位置 | 支点处相对高差 | 梁宽的1/1000 | |
梁跨中心节点处相对高差 | 梁宽的1/500 | |||
跨中其他节点处相对高差 | 根据支点及跨中节点高差按比例增减 |
主 控 项 目
4.6.14 支座安装使用千斤顶顶梁位置、先后顺序和顶落幅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支座安装应以高程控制为主,支点反力作为校核。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4.6.15 支座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本标准第4.10.3条~第 4.10.7条的规定。
一 般 项 目
4.6.16 钢梁支座安装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10.的规定。
(Ⅳ) 钢梁涂装
主 控 项 目
4.6.17 钢桁梁涂装体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
4.6.18 涂装使用的各种涂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4.6.19 涂装前,表面的污泥、油垢、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表面除锈及粗糙度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试验记录。
4.6.20 构件结合点可能积水的缝隙必须在涂装前进行封填,缝宽不大于0.3mm用底层涂料封填,缝宽大于0.3mm用腻子封填。腻子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油漆寿命,并应具有耐水、耐候、防渗、防锈性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4.6.21 涂装工艺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
4.6.22 涂装体系干膜最小总厚度和每一涂层干膜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要求厚度,且每一涂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厚度的90%。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仪器检测。
4.6.23 涂装涂料涂层对底材附着力和涂装体系涂层间附着力,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拉开法和划格法测定,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一 般 项 目
4.6.24 涂装涂料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泽,颜色均匀,无漏底、漏涂、起泡、起泡、裂纹、剥落、划伤及咬底缺陷,手工涂刷的无明显刷痕。在任何1m范围内,橘皮、起皱、针孔、流挂小于3cm×3cm面积的缺陷不得超过2处,小面积刷痕不得超过4处,涂料颗粒和尘土微粒所占涂装面积不得超过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