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专题二 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6:20
文档

专题二 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专题二调查家乡的种植业【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教学目标】1.在调查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发展的历史与背景,意识到科技对发展种植业的推动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对家乡的种植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从调查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3.认识到种植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
推荐度:
导读专题二调查家乡的种植业【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教学目标】1.在调查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发展的历史与背景,意识到科技对发展种植业的推动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对家乡的种植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从调查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3.认识到种植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
专题二   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

【教学目标】

1.在调查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发展的历史与背景,意识到科技对发展种植业的推动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对家乡的种植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从调查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3.认识到种植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

每组: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走迷宫”的小游戏,好吗?

2.教师演示“走迷宫”。(教师自制迷宫:在鞋盒内用硬纸板隔开成迷宫,在迷宫开始处放一枚回形针,在鞋盒底面放一块磁铁,移动底面的磁铁,回形针自动行走)

3.让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回形针为什么会自己移动呢?

预设1:学生可能直接说出鞋盒底面有磁铁在移动。

4.教师揭示谜底,根据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关于磁铁,你想了解些什么?

5.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2: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磁铁能干什么?用在什么地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用什么做的?磁铁的力量都一样吗?

6.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就认识一下磁铁,玩一玩磁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磁铁有哪些秘密、哪些本领。板书:磁铁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认识磁铁。     

1.谈话:其实,磁铁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磁铁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自由回答。

3.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磁铁进行观察,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引导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个名字,认识常见的蹄形磁铁、柱形磁铁、条形磁铁。

4.教师小结:磁铁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每一块磁铁上面都有S、N两字母,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磁铁的两个磁极S极和N极。

(二)探究磁铁性质。

1.讲解:刚才认识了磁铁,我们先来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说一说你们的猜想,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与他们的猜想不同可以补充。

预设1:能吸铁门;能吸暖气管;能吸门把手;能吸铁钉等。

2.制定实验方案。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盒里的实验用品,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出自己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方案。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

方案1:让磁铁接近物体,发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方案2: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一定数量的大头针,发现两端和中间吸的数量。

方案3: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观察现象。

方案4:用一根线系在一块条形磁铁的中间,把磁铁吊起来,观察S极和N极的方向。

教师适时听取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合理设计方案。着重提示磁铁中间位置力量大小怎样操作更科学。

教师及时归纳:我们称方案1为给磁铁找朋友游戏,方案2为磁力比大小游戏,方案3为磁铁碰磁铁游戏,方案4为悬吊磁铁游戏。

4.探究实验。

在实验前让学生相互补充各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老师再进行及时总结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磁铁吸引大头针时,不要用手去接触大头针的针尖。

(2)两个条形磁铁碰磁铁时,注意手指不要被夹住。

(3)磁铁比较脆,做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好实验器材

(4)小组分工合作,认真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及时填写好记录单。

学生分成3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发放实验记录单,巡视帮助。

    小组整理自己的探究与收获,填写实验报告并准备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学生发现磁铁可以吸铁制品,而不能吸木头。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判断磁铁到底能吸哪些东西,即研究磁性。

1.给磁铁找朋友实验发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给磁铁找朋友曲别针线图钉大头针木板螺母锤子塑料硬币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根据经验判断下面哪些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的在它的下面打“√”表示,不确定的打“○”表示。
2.讨论:请仔细观察,这些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铁制品)解释锤子是不好确定的,磁铁可以吸锤子的头,不能吸锤子的把手。

3.教师演示用磁铁吸引硬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硬币(硬币是镍制品),教师应告知学生磁铁除吸铁之外,还能吸镍、铬等金属。

4.总结: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体。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板书:磁性)

预设2:学生发现磁铁两端磁性强,磁铁中间磁性弱,即研究磁力。

1.学生边演示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吸引大头针(将条形磁铁放入很多大头针中),观察现象发生。

2.汇报交流。

实验内容我的发现我的结论
磁力比大小磁铁的S极吸的大头针(     )个。

磁铁两极磁力      ,中间磁力      。

磁铁的N极吸的大头针(     )个。

磁铁的中间吸的大头针(     )个。

学生汇报各个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磁铁两端的磁性强,中间的磁性弱,从两端到中间磁性逐渐减弱。我们把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板书:

4.拓展活动:哪种情况下吸得多?

(1)谈话:同学们刚才做实验时,老师发现有的组磁铁吸得多,有的吸得少,这是怎么回事?谁来猜?

(2)提问: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第二组实验材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条形磁铁、15根大头针、尺子、记录表),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想法呢?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法。

方案1:把大头针放在桌子上,把尺子平放在一旁,磁铁放在尺子的旁边去吸引大头针最集中的部分,分别从1厘米的地方吸引大头针,然后数出来,用同样的方法从2厘米、3厘米的地方吸引,把数据进行比较。

方案2:把大头针放在桌子上,把尺子垂直放好,磁铁贴近尺子1厘米处去吸引大头针,数出来是多少,然后分别从2厘米、3厘米处吸引大头针进行比较。

(3)学生实验并记录。

磁铁和大头针的距离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我的发现
1厘米

磁铁距离大头针近时吸得    ,远时吸得    。

2厘米

3厘米

(4)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5)小结:磁铁距离大头针近时吸得多,远时吸得少。

预设3:学生发现磁铁的两端放在一起会排斥或者吸引,即研究磁力。

1.让学生做磁铁两极相吸相斥实验。发现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另一块磁铁的两端,发现不同的磁铁的两端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

2.汇报交流。

实验内容我的发现我的结论
N极靠近N极

排斥(   )或吸引(   )

同极相互          ,异极相互         。

S极靠近S极

排斥(   )或吸引(   )

N极靠近S极

排斥(   )或吸引(   )

S极靠近N极

排斥(   )或吸引(   )

学生汇报各个小组得到的实验发现,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预设4:学生发现磁铁的方向总指南北方向,即研究磁极。

1.让学生做实验:把一块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到它静止下来,观察磁铁南北极的方向。

2.学生汇报交流发现。

实验内容我的发现我的结论
N极指示的方向

S极指示的方向

第一次磁铁能指示方向,N极指示    方,S极指示     方。

第二次
第三次
学生汇报各个小组得到的实验发现,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教师总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磁铁在自由旋转后停下来,总是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而且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不会发生变换。根据这个现象,人们把磁铁指南的磁极称为磁铁的南极,指北的磁极称为磁铁的北极。为了记录方便,就用的英文里“南方”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S表示磁铁的南极,用英语里“北方”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N表示磁铁的北极。板书:南极  S,北极  N

4.教师演示:将一块在蓝色一段的中间摔断的磁铁,把同颜色的两头相接近,结果是同颜色的两头吸在一起了,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自主猜测,并想办法验证。

方法1:用线将蓝色一段磁铁悬吊转一转,停止后观察现象。

方法2:将蓝色一段磁铁去解决一个完好磁铁的两极,观察现象。

师生总结:磁铁的颜色是人们为区别南北极而涂上去的,一块磁铁摔成两块后,每一块都有南北极。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有了哪些秘密?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总结点拨: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有南极和北极,能指南北方向这些性质。

4.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走迷宫”现象。

通过刚才的实验,结合刚刚学过的知识,谁来解释迷宫里的回形针能自由自在走来走去?

5.教师总结概括:今天我们做的这些实验感觉是不是非常有趣呀(板书:有趣的),刚才大家在玩的时候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很多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它们,太了不起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在做实验时,老师不小心把一个曲别针掉进了含有水的烧杯里了,你们能否帮我一个忙,在烧杯不动、不能用手直接取出的情况下把曲别针取出来吗?并解释为什么想到这个办法。

2.找学生演示,并得出结论。

方案1:用磁铁沿着烧杯外壁将曲别针取出,一个磁铁磁力小可以增加磁铁数量。

方案2:用棉线系住一个磁铁,慢慢将磁铁放入烧杯中吸出曲别针。

这是掉进了比较浅的烧杯里,如果是倒进一个很深的窟窿里,这个窟窿人又进不去,怎么办?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个小实验也验证了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在水中也有磁性。

4.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的哪些特性?用到磁铁有什么好处?

5.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

(1)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用到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如垃圾处理厂可以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

(2)这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磁铁,在使用磁铁时需要注意什么?(不要和电器放在一起,容易干扰电器或把电器损坏。)

6.课下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一个磁性玩具;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磁铁的用途,写一份调查报告。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走迷宫”的游戏引出磁铁,引发学生兴趣,在体验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真正“卷入”到体验活动中。从整节课来看,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的基础上能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彰显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一个“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良性循环。

﹙2﹚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来设计实验,进行科学验证,这样可以减少设计实验的坡度,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提供的使用材料中,提供1角硬币和锤子主要让学生在探究时产生不确定的观念,促使学生的思维打开,以便更深入的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又如在探究“哪种情况下吸得多”时,教师单独发放一组实验材料15个大头针和尺子,让学生有目的的去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探究的快乐。

﹙3﹚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探究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有南极和北极,能指南北方向这些性质时,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比较数据的变化,从数据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4)科学预设,动态生成。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拘泥于预设的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随时捕捉预设之外的学生的疑问、想法、亮点,寻找恰当的生长点,精彩生成。教师故意把一块摔断的磁铁同颜色的两头相吸,灵动地捕捉学生探究动态生成,提升学生对磁铁南北极的认识高度。在预设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效预设“操作引探——猜想验证——活动体验——拓展延伸”等多种活动,促使知识在质疑中生成,在探究中生成,在交流中生成,完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2.使用建议。

(1)实验记录表可以在一张纸上设计,不必单独发放。

(2)学生验证磁铁的性质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对比实验。

3.需破解的问题。本课可否这样教学:在深入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时,受到课堂时间的,教师可否理性科学探究的时间。

【相关链接】

1.《科学课》2011年第5期和2012年第2期刊登了牛素香、杨利丽老师的《有趣的磁铁游戏》研究。法国“动手做”《磁铁》单元教学——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的观摩课例、研讨及反思“磁铁(一)(二)”。

2.小资料: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80-81页。

崔媛    滕州市龙阳镇西南岭小学

文档

专题二 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专题二调查家乡的种植业【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教学目标】1.在调查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发展的历史与背景,意识到科技对发展种植业的推动作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对家乡的种植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从调查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3.认识到种植业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