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9~2010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考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6:20
文档

2009~2010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考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D)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实验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C)A、草履虫B、衣藻C、大肠杆菌D、青霉菌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C)A、仙人掌的叶成针状B、有些植物在秋天会落叶C、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D、变色龙会变体色4.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但质量减少B、物体从地球
推荐度:
导读浙江省杭州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D)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实验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C)A、草履虫B、衣藻C、大肠杆菌D、青霉菌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C)A、仙人掌的叶成针状B、有些植物在秋天会落叶C、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D、变色龙会变体色4.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但质量减少B、物体从地球
浙江省杭州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D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实验

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C  )

A、草履虫            B、衣藻            C、大肠杆菌            D、青霉菌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C  )

A、仙人掌的叶成针状                B、有些植物在秋天会落叶

C、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           D、变色龙会变体色

4.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但质量减少       B、物体从地球送到月球上质量不变

C、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毫克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5.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B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小心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B、托盘天平使用前,发现指针偏向左侧,调平时可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外旋

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

D、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外调

6.能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是                    (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7.用量筒量取80毫升的液体时,若俯视读数,则液体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 (  A  )

A、79毫升            B、80毫升            C、81毫升           D、都不可能

8.银杏树与杏树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                                     (  D  )

A、植株是否高大                       B、叶是否宽阔  

C、是否有种子                          D、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9.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B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1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

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   B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11.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

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教室的高度约6米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一只鞋底的面积约0.2米2

12.在植物分类时,小王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而把藻类、苔藓、蕨类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C   )

A、有根或无根   B、草质茎或木质茎   C、有种子或无种子  D、水生或陆生

13.下列各项中食用部分主要属于果实的是                                (  A  )

A、苹果              B、番薯          C、花生               D、大豆

14.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是                            (  B  )

A、分生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15.常见的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属于                                    (  A  )

A、线形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16.小敏用托盘天平称量12.5克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他应该(  C  )

A、减少药品       B、增加药品     C、右盘减少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

17.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                                ( A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人体→系统→组织→器官→细胞

18.冬天,寒冷的哈尔滨某日气温达-25℃,哈尔滨的松花江江面上结成厚厚的冰。那么,在冰与水的交界处,冰的温度是                            (  B  )

A、-25℃         B、0℃      C、4℃        D、无法判断

19.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看到的细胞面积为0.04cm2,则细胞的实际边长为多少厘米                (  A  )

A、0.0005厘米        B、0.005厘米      C、0.0001厘米       D、0.016厘米

20.小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四次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分别为18.45厘米、18.40厘米、  185.0毫米、1.9毫米。那么,你认为书本的宽度应该为               (  B  )

A、185.9毫米        B、18.45厘米        C、18.58厘米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9分)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厘米。木块的长度是            毫米。 

2.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即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_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   _   ,(越多、越少)。同纲不同目的生物,比同科不同属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要      。

(2)我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_   ,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身体被毛的是   _   类,   _   类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3)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藻类的有   __;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_   。(都填序号) A 青菜、B 海带、C 马尾松、D 紫菜、E 胎生狗脊、F 葫芦藓

3.物体的   ▲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   原理制成的。

4.填写下列科学量的国际主单位名称或数值: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200页纸的厚度为10.0毫米,那么一张纸的厚度为  ▲  微米;

(2)我国质量的常用单位有“斤”,10斤苹果如果用国际主单位表示应为    ▲   (填数值和单位)。 

(3)体积的国际主单位是   ▲   。

5.眨眼是人类最快的一个动作,所以人们常用瞬间来形容时间的短暂。根据精确的测量,人眨一次眼的时间平均是0.4秒,那么1分钟可以连续眨眼   ▲   次。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   分钟。

6.物体所含   ▲   的多少叫质量,地球的质量是6.0×1021吨,合   ▲   千克。

7.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右图为某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动物细胞相比,两者共有的结构是  ▲  (填结构名称),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结构4的作用是         ▲       ,

8.人体体表及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主要是   ▲   组织。

三、实验题(第1、2题每格2分,第3题3分,共17分)

1.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80毫升牛奶质量的步骤有:

A将牛奶倒入空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

B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为M2克,游码的读数为M3克;

C把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测得质量为M0克;

D将烧杯和剩余牛奶放在左盘上,调节砝码和游码,测得总质量为M1克;

E将牛奶倒入量筒,使牛奶的体积刚好为80毫升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填字母,没必要的可不填);80毫升牛奶的质量为   ▲   

(2)小明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可他把鸡蛋和砝码在托盘上的位置放错了。他在左盘里分别放了50克、10克和5克的砝码各一个,当游码右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天平平衡,则鸡蛋的质量是    ▲ 克。

2、细胞是指可的细胞一分为二产生两个相似的新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多种细胞的过程,下面图表示细胞分化与过程,请据图示回答:

(1)图中的○□△等表示各种各样的细胞,A、B指细胞和细胞分化的两个过程,

请说出A是_ ▲ _____过程,B是_ ▲ _____过程。

(2)A过程的结果是___ ▲ ___的增加,但是细胞的形态和__ ▲ _____都不发生变化。

3.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答:     ▲    

四、探究题(第1题每空2分,第2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55、李刚家买了一支新的保温瓶,他想研究保温瓶的保温性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摄氏度的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开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2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是T摄氏度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没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3次。 

(3)第3次把保温瓶内装初温是T摄氏度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这样从3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         。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         。

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有恒定的温度,通常比周围气温高一些,而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体温与周围环境非常相近,属于变温动物。变温动物的体温会随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某科学家在研究沙漠的环境下,蜥蜴是如何控制体温的。他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时  间

蜥蜴活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蜥蜴体温
6:00-7:00

从洞中钻出20℃

28℃

25℃

7:00-9:00

在太阳底下27℃

29℃

32.6℃

9:00-12:00

到处活动27℃

30.8℃

36.6℃

12.:00-14:30

回洞40.3℃

53.8℃

39.5℃

14:30-18:00

身体高翘(腹部离开地面)34.2℃

47.4℃

39.5℃

18:00-21:00

回洞25℃

26℃

25℃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从6:00-21:00,蜥蜴的体温是如何变化的?------

(2)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气温及地表温度各是多少?你认为该时段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3)预测晚上21:00-早上6:00蜥蜴的体温如何变化?请你说明理由。

200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选项DCCBBBADBBCCA
题号14151617181920
选项BABABA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  0.1厘米 , 27.0毫米,

2.

(1)   种   。       越多   。   少   。

(2)   脊椎骨   ,   哺乳   。爬行

(3)   B  D    ;   A   。

3.  冷热程度 , 热胀冷缩 ,

4.(1) 100 ,(2) 5kg ,(3) m3 ,

5. 150 , 1440 ,

6. 物质 , 6.0×1024 ,

7.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 支持和保护 ,

  

8. 上皮 ,

三、读图、实验分析、探究题(第1题每格1分,第2题每格2分,共10分)

1.(1)  ABED  ,  (M2+M3-M1)克  ,

  (2)  62.6克  

2.(1)、分化。(2)细胞数目、功能。

3. 既要能将不规则的物体浸没,又要能在浸没时液面不高于量筒的最大刻度

四、探究题(第1题每空1分,第2题每小题2分共11分)

1.体积、初始温度、温度

2.答:

  (1)蜥蜴的体温随着地表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地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2)气温40.3℃,地表温度53.8℃;因蜥蜴在洞中,未受阳光直射;

(3)基本保持25℃不变。观察表中数据发现,6:00-7:00时,地表温度28℃,蜥蜴体温25℃;而18:00-21:00时,地表温度26℃,蜥蜴体温仍是25℃。(说明蜥蜴有维持最低体温不低于25℃的能力。)

6667229414

文档

2009~2010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考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D)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实验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C)A、草履虫B、衣藻C、大肠杆菌D、青霉菌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C)A、仙人掌的叶成针状B、有些植物在秋天会落叶C、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D、变色龙会变体色4.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但质量减少B、物体从地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