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何璐(交换生)
班级:经济91
学号:09182250
实验报告
1.第二章十二题
1.1实验目的
建立一元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方程进行检验和预测
1.2实验内容
1)做出散点图,建立税收随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斜率的经济意义。
2)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3)若2008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8500亿元,求该地区税收的预测值及区间。
下表是中国2007年内地各地区税收Y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资料
地区 | Y | GDP | 地区 | Y | GDP |
北京 | 1435.7 | 9353.3 | 湖北 | 434 | 9230.7 |
天津 | 438.4 | 5050.4 | 湖南 | 410.7 | 9200 |
河北 | 618.3 | 13709.5 | 广东 | 2415.5 | 31084.4 |
山西 | 430.5 | 5733.4 | 广西 | 282.7 | 5955.7 |
内蒙古 | 347.9 | 6091.1 | 海南 | 88 | 1223.3 |
辽宁 | 815.7 | 11023.5 | 重庆 | 294.5 | 4122.5 |
吉林 | 237.4 | 5284.7 | 四川 | 629 | 10505.3 |
黑龙江 | 335 | 7065 | 贵州 | 211.9 | 2741.9 |
上海 | 1975.5 | 12188.9 | 云南 | 378.6 | 4741.3 |
江苏 | 14.8 | 25741.2 | 11.7 | 342.2 | |
浙江 | 1535.4 | 18780.4 | 陕西 | 355.5 | 5465.8 |
安徽 | 401.9 | 73.2 | 甘肃 | 142.1 | 2702.4 |
福建 | 594 | 9249.1 | 青海 | 43.3 | 783.6 |
江西 | 281.9 | 5500.3 | 宁夏 | 58.8 | 8.2 |
山东 | 1308.4 | 25965.9 | 220.6 | 3523.2 | |
河南 | 625 | 15012.5 | 湖北 | 434 | 9230.7 |
(1)做Y关于GDP 的散点图,按照如下步骤:
在Eviews软件中,选择Quick/Graph(图1-1),出现Serise List(图1-2)对话框
图1-1
图1-2
在Graph窗口的Graph Type栏中选择Scatter Diagram,点击OK按钮,即出现如图1-3所示的散点图。
图1-3
在Eviews软件下,为了得到税收Y随GDP变化的一元线形回归方程,选择Quick/Estimate Equation(图1-4),得到如下结果:
图1-4
由此可知,Y随GDP变化的一元线形方程:
Ý=-10.63+0.071GDP
(-0.12) (9.59)
R2=0.7603
斜率的经济意义是:2007年,中国内地各省区GDP每增加1亿元时,税收平均增加0.071亿元。
(2)在α=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31-2=29的t分布的临界值位 2.045,可由此判断,斜率项显著不为零,截距项显著为零.
R2=0.7603,表明税收的76%的变化可以GDP的变化来解释,拟合度较好
(3)通过Eviews操作得出Y在GDP=8500下的预测值(图1-5)为593.2667
图1-5
2、第三章十一题
2.1实验目的
学习对二元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并进行F检验和t检验
2.2实验内容
1)估计回归方程的参数及随机干扰项的方差,计算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
2)对方程进行F检验,对参数进行t检验,并构造参数95%的置信区间。
3)如果商品单价变为35元,则某一月收入为20000元的家庭的消费支出估计是多少?构造该估计值的95%的置信区间。
在一项对某社区家庭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需要调查中,得到表2-1的资料。
" 序号 | 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Y | 商品单价X1 | 家庭月收入X2 | " 序号 | 对某商品的消费支出Y | 商品单价X1 | 家庭月收入X2 |
1 | 591.9 | 23.56 | 7620 | 6 | 4.4 | 34.14 | 12920 |
2 | 654.5 | 24.44 | 9120 | 7 | 680 | 35.3 | 14340 |
3 | 623.6 | 32.07 | 10670 | 8 | 724 | 38.7 | 15960 |
4 | 7 | 32.46 | 11160 | 9 | 757.1 | 39.63 | 18000 |
5 | 674 | 31.15 | 11900 | 10 | 706.8 | 46.68 | 19300 |
2.3实验过程与结论
1)、2)均可直接由手工得出结果,而在Eviews软件下,回归结果(图1-2)如下:
图1-2
由此可知,Y关于X1 和X2回归方程如下:
Ý=626.5-9.79X1+0.0286X2
(15.6)(-3.06)(4.90)
R2=0.9022
3)当X1=35 X2=20000下,Y的估计值为856.2025(图1-3)
图1-3
图1-4
由手工得出,Y均值为95%的预测区间为(768.58,943.82)
Y个值的95%的预测的区间为(759.41,952.99)
3.第四章第八题
3.1实验目的
学习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异方差检验和对模型进行修正
3.2实验内容
1)试用OLS建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3)如果存在异方差性,试采取适当的方法估计模型对数
表3-1列出了某年中国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每个家庭平均全年可支配收入X与消费性支出Y的统计数据。
地区 | 可支配收入X | 消费性支出Y | 地区 | 可支配收入X | 消费性支出Y |
北京 | 10349.69 | 8493.49 | 浙江 | 9279.16 | 7020.22 |
天津 | 8140.5 | 6121.04 | 山东 | .97 | 5022 |
河北 | 5661.16 | 4348.47 | 河南 | 4766.26 | 3830.71 |
山西 | 4724.11 | 3941.87 | 湖北 | 5524.54 | 44.5 |
内蒙古 | 5129.05 | 3927.75 | 湖南 | 6218.73 | 5218.79 |
辽宁 | 5357.79 | 4356.06 | 广东 | 9761.57 | 8016.91 |
吉林 | 4810 | 4020.87 | 陕西 | 5124.24 | 4276.67 |
黑龙江 | 4912.88 | 3824.44 | 甘肃 | 4916.25 | 4126.47 |
上海 | 11718.01 | 8868.19 | 青海 | 5169.96 | 4185.73 |
江苏 | 6800.23 | 5323.18 | 54.86 | 4422.93 |
3.3实验过程与结论
1)在Eviews软件下,OLS估计结果如图3-2所示
图3-1
2)异方差性检验
首先采用G-Q检验。在对20个样本按X从大到小排序,去掉中间4个个体,对前后两个样本进行OLS估计,样本容量为8。数据为图3-3。
地区 | 可支配收入X | 消费性支出Y | 地区 | 可支配收入X | 消费性支出Y |
上海 | 11718.01 | 8868.19 | 青海 | 5169.96 | 4185.73 |
北京 | 10349.69 | 8493.49 | 内蒙古 | 5129.05 | 3927.75 |
广东 | 9761.57 | 8016.91 | 陕西 | 5124.24 | 4276.67 |
浙江 | 9279.16 | 7020.22 | 甘肃 | 4916.25 | 4126.47 |
天津 | 8140.5 | 6121.04 | 黑龙江 | 4912.88 | 3824.44 |
江苏 | 6800.23 | 5323.18 | 吉林 | 4810 | 4020.87 |
山东 | .97 | 5022 | 河南 | 4766.26 | 3830.71 |
湖南 | 6218.73 | 5218.79 | 山西 | 4724.11 | 3941.87 |
前一个样本OLS估计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后一个样本OLS估计结果如图3-5所示:
图3-5
于是得到如下F统计量:
F=(RSS1/(8-1-1))/(RSS2/(8-1-1))=4.86
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6,6)的F分布临界值F0.05(6,6)=4.28,于是拒绝无异方差性的假设,表明原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其次,采用怀特检验。对原模型进行OLS估计后的结果窗口中,选择“View\\Residual Tests\\White Heteroskedasticty(no cross terms)图3-6.得到如图3-7的检验结果。
图3-6
图3-7
从nR2统计量对应值的伴随概率值容易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3)首先,对模型结果采用加权最小二重估计。如图3-8,3-9,3-10。
图3-8
图3-9
图3-10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到如图3-11结果:
图3-11
在Eviews软件下,通过程序生成权w=1/@sqrt(exp(6.8251+0.00045*x))
然后回到原模型估计结果,按图3-12操作
图3-12
得到检验结果如图3-13:
图3-13
其次,采用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修正原OLS的标准差。
回归到原模型,点击Estimate按钮,出现Equation Specification窗口,点击Options按钮,并选择默认的White选择(图3-14),点击OK按钮退回到Equation Specification 窗口,在点击OK按钮,得到如图3-15的结果。仍可以看出,变量X对应参数修正后的标准差比OLS估计的结果有所增大,这表明原模型OLS估计结果低估了X的标准差。
图3-14
图3-15
4、第四章第九题
4.1实验目的
学会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的检验,并对存在序列相关的结果进行修正
4.2实验内容
1)当设定模型为LOG(Y)=β0+β1LOG(Xt)+μt时,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2)若原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试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原模型。
3)若原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试用序列相关稳健标准误法估计原模型。
中国1980-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与工业增加值Y的统计资料表4-1(单位:亿元)
年份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 工业增加数值Y | 年份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 工业增加数值Y |
1980 | 910.9 | 1996.5 | 1994 | 17042.1 | 19480.7 |
1981 | 961 | 2048.4 | 1995 | 20019.3 | 24950.6 |
1982 | 1230.4 | 2162.3 | 1996 | 22913.5 | 29447.6 |
1983 | 1430.1 | 2375.6 | 1997 | 24941.1 | 32921.4 |
1984 | 1832.9 | 27 | 1998 | 28406.2 | 34018.4 |
1985 | 2543.2 | 3448.7 | 1999 | 29854.7 | 35861.5 |
1986 | 3120.6 | 3967 | 2000 | 32917.7 | 40033.6 |
1987 | 3791.7 | 4585.8 | 2001 | 37213.5 | 43580.6 |
1988 | 4753.8 | 5777.2 | 2002 | 43499.9 | 47431.3 |
19 | 4410.4 | 84 | 2003 | 55566.6 | 54945.5 |
1990 | 4517 | 6858 | 2004 | 70477.4 | 65210 |
1991 | 5594.5 | 8087.1 | 2005 | 88773.6 | 77230.8 |
1992 | 8080.1 | 10284.5 | 2006 | 109998.2 | 91310.9 |
1993 | 13072.3 | 14188 | 2007 | 137323.9 | 107367.2 |
1)在Eviwes软件下,得出4-2的回归结果:
图4-2
由于D.W.值为0.379,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下,样本容量为28D.W.分布的下限临界值dL=1.33,因此,可判定模型存在1阶序列相关。
也可以通过LM检验法进行检验,步骤如下:
在原模型估计结果窗口中,选择“View\\Residual Tests\\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图4-3),在出现的Lag Speci..窗口中,输入滞后阶数“1”,得到如图4-4的检验结果。从nR2统计量对应值得伴随概率值容易、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模型存在1阶序列相关性。同时,从图4-5下半部分的Test Equation中可以看出,RESID(-1)显著不为0,也表示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图4-3
图4-4
图4-5
重复如上步骤可知,3阶序列相关性的结果,nR2统计量对应值的伴随概率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模型存在3阶序列相关性,但在Test Equation中,接受RESID(-3)参数为零的假设.如图4-6
图4-6
2)在Eviews软件中,选择“Quick\\Estimate Equation...”,再出现Equation Specification对话框中输入 “LOG(Y) C LOG(X) AR(1) AR(2)”(如图4-7),可得到如图4-8所示的回归结果。
图4-7
图4-8
由此可以得到估计的原回归模型为:
lnYt=1.4624+0.8657lnXt+1.1531AR(1)-0.5167AR(2)
3)对初始回归结果进行如下步骤,得到估计结果(图4-9)
图4-9
所得标准差为:0.022279大于(1)中X对应标准差:0.014219,也就是说,修正后的标准差比OLS估计结果增大,表明原模型OLS估计结果低估了X的标准差
5、第四章第十题
5.1实验目的
学习检验回归模型的多重线性
5.2实验内容
对模型进行回归,说明模型估计是否可靠,给出自己的分析
家庭消费支出Y与可支配收入X1和个人财富X2数据如表5-1:
y | x1 | x2 | y | x1 | x2 |
700 | 800 | 8100 | 1150 | 1800 | 18760 |
650 | 1000 | 10090 | 1200 | 2000 | 20520 |
900 | 1200 | 12730 | 1400 | 2200 | 22010 |
950 | 1400 | 14250 | 1550 | 2400 | 24350 |
1100 | 1600 | 16930 | 1500 | 2600 | 26860 |
5.3实验过程
在Eviews软件中,可以的得到如图5-2所示的估计结果。
图5-2
分别由于从F检验和t检验来看,为显著F检验值和不显著t检验值,可知x1(可支配收入)x2(个人财富)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于是,做x1关于x2的回归x1=C+βx2,得到如图5-3的回归:
图5-3
由上图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可支配收入的99.7%可以由财富来解释.使得无法分辨二者各自对消费的影响。
因此,可以只作消费支出关于收入或者财富的一元回归模型.仅作关于x1的回归如图5-4:
图5-4
最终得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应该为
Y=244.5455+0.509091X1
(3.81) (14.24)
R2=0.962
该方程表示家庭消费支出Y的96.2%可以由可支配收入X1进行解释。因此拟合度较高,同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注:由于软件不兼容,可调整的可决系数和估计值的符号上标无法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