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成都林盘保护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7:32
文档

成都林盘保护规划

蔡绍田(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平原林盘的分析,说明了林盘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规划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希望以此引起各方面对林盘保护的重视,以便在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下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原真性,使之既适应发展的需求,又保证了历史文化的有机延续。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盘;保护1研究背景一片片金黄色的斑块,一片片浅绿色、深绿色的斑块,一簇簇深绿色青色不规则的斑块(林盘)点缀其间,这是成都平原最经典的航拍照片(图1),它出现在成都各种宣传
推荐度:
导读蔡绍田(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平原林盘的分析,说明了林盘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规划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希望以此引起各方面对林盘保护的重视,以便在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下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原真性,使之既适应发展的需求,又保证了历史文化的有机延续。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盘;保护1研究背景一片片金黄色的斑块,一片片浅绿色、深绿色的斑块,一簇簇深绿色青色不规则的斑块(林盘)点缀其间,这是成都平原最经典的航拍照片(图1),它出现在成都各种宣传
蔡绍田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平原林盘的分析,说明了林盘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规划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希望以此引起各方面对林盘保护的重视,以便在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下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原真性,使之既适应发展的需求,又保证了历史文化的有机延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盘;保护

1 研究背景

一片片金黄色的斑块,一片片浅绿色、深绿色的斑块,一簇簇深绿色青色不规则的斑块(林盘)点缀其间,这是成都平原最经典的航拍照片(图1),它出现在成都各种宣传资料中的频率很高。在成都平原,林盘星罗棋布地散布在色彩斑斓的大地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图画,这幅图画的色块在一年四季中有许多变化,林盘在这些变化中始终起着点睛的作用,是成都田园风貌之神与魂。构成林盘重要元素的竹林,还承担着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承载功能。千百年来,这种特殊的田园风貌引来了诸多诗仙、名人的赞美。然而,随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三个集中的推行,这种历史形成的空间格局与现代产业发展的不适应性,很可能导致这种风貌、特别是林盘聚落的消失。表面上看,我市土地资源匮乏,集中是现代高度集约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但由此带来的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影响或后果却是很难预料的。为此,众多知名学者纷纷到农村调研,有些学者还对成都平原的林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成都平原的田园风貌和都江堰水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甚至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学者们呼吁在推进三个集中的同时,要重视对成都平原特有的林盘风貌进行保护。市领导和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为了使成都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得到有机延续,传统的田园风貌得到继续展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由成都市建委牵头制订了《成都市农居风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办法》。办法中的农居风貌就是指成都林盘,这样,使部分林盘的保护有了层面的依据,也使众多专家们的担心暂时得到缓解。不过,怎样保护,怎样确定保护林盘的数量,难度是很大的,既有层面的,又有技术层面的,更有利益方面的,等等。而且,这个层次的规划、设计还缺乏法律法规及规范的支撑,成都市建委制订的编制办法是目前最具指导性的技术和管理文件。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这个编制办法为指导,方可统筹、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并使编制的成果规范化,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更多地、完整地保留住成都平原林盘的原真性,留下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神和魂。

2 林盘(农居风貌)保护规划编制前的准备

2.1 认真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中,应重点解读一号文件精神:“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居”。根据这个精神,特色与价值需要重点关注。文件中所说的村庄,在成都平原中,就是林盘聚落群。对于林盘中的主要元素住宅,大部分建筑因其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多数农居本身并不具备保护价值,特别是草房,几年就必须翻修一次,但这些农居与围绕其间的竹林树木和田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特殊的风貌特色。在大林盘中,也不乏有许多有价值的祠堂、大户人家留下的院落、有历史事件的遗存等,这些都是特色,需要重点关注。根据一号文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众多林盘中,许多林盘相当大,而住宅本身占地较小,如果该林盘确定保留,是否绝对保留其原真性,林盘主人是否愿意继续留下居住,是否同意按规划对林盘进行适当改建,改扩建后产权是否能重新划分,等等问题,都还存在方面的问题,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深入研究。《成都市农居风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办法》是本次林盘保护规划的重要技术依据,特别是对于拟保护的林盘,制定了相关评估标准,对特色的权重也较大,对编制内容和成果,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对该办法的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2.2 认真解读相关规划

在林盘保护规划编制前,对相关规划的解读非常重要。为了推进三个集中,成都市各区(市)县都编制了从体系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对于新农村建设,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对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点)进行统一规划,基本覆盖了整个市域。根据统计,这些新型社区建成后,全市域仍有约6.6万农民不能进入这些居民点,本次的林盘保护规划正好弥补这一空白,这是“三个集中”的重要补充,也是“三个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盘保护规划,就可以使成都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规划满覆盖,并提前与即将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对接。因此,林盘规划必须与上层次规划认真衔接,在熟悉上层次规划的前提下编制林盘规划,方可使规划体系进一步完整,使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使林盘保护与新型社区建设协调发展。

2.3调查现状、了解需求

在市域12390km2的范围内,现状林盘多达数万个,要保留相当数量的林盘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三个集中”的原则,基本上将所有林盘都纳入了土地整理的范围;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林盘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是原林盘住户毁掉竹林,改种果树、花木等,传统农居已改为多层楼房,建筑密度大幅提高,林盘原有风貌已不存在(图2)。那么,选择哪些林盘保留呢?《成都市农居风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办法》中,对拟保留的林盘制定了一个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有多项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综合评判,方可确定被保留的林盘。由于林盘的数量巨大,将导致调研的工作量也非常巨大,这就必须借助镇、乡、村的力量,基层部门最清楚本地情况,他们又参与了前期的新型社区规划工作,对于城乡统筹后,未纳入新型社区的林盘数量和位置最清楚,所提出的需求是规划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可向林盘住户直接发问卷调查表,了解农民的需求,这也是编制规划方案的第一手资料。但应该注意的是,由于镇乡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其建设用地主要靠土地整理来获得指标,因此,大林盘必然是土地整理的主要对象,而大林盘往往存在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故现状调查不能遗漏规模较大的林盘。此外,保留单个的林盘也没有意义,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林盘群,因而,现状调查也不能忽略相对集中的林盘聚落群。

3   林盘保护规划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研究林盘的功能

对于林盘功能的研究是重要的,因为,保留下来的林盘应该是既具有传统功能,又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新型林盘。今后,在林盘中居住的对象仍以务农为主的农民,考虑到农村生活、生产的特点,我们通过对传统林盘功能的分析来确定新型林盘的功能。

表1 林盘的功能

传统林盘的功能新型林盘功能
基本

功能

承载元素基本

功能

规划引导
居住住宅,林盘构成的重要元素

居住可按规划要求改扩建,但应控制建筑密度、高度及建筑风格。有条件的林盘可考虑接待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延展功能,
家庭副

业生产

院坝、竹林中的空地,进深较大的檐廊,都是副业生产的场所。家庭副

业生产

该功能不可能完全被现代工业取代,因此,规划应考虑保留原功能。若有改扩建,有条件时可适当考虑副业生产用房
交往、

休闲

院坝、林荫空地交往、

休闲

规划交往休闲空间,增加景观、照明设施
生态

环境

竹林、树林、花卉、小溪生态

环境

合理培植各类植物,竹类应占相当比例,合理利用现状水体
经济种植竹林、果树、花卉经济种植竹林、果树、花卉
养殖院坝、竹林(家禽几乎敞放)养殖人、禽、畜分离,圈养,控制数量
肥料制

作存储

竹林中堆肥(包括杂草、生活垃圾、草木灰等堆积沤制。现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这种有机肥已基本无人使用)肥料制

作存储

不保留该功能(需要时可在田间地头挖坑沤制)
通过梳理对比分析,新型林盘应保留传统林盘的大部分功能,并在原基础上进行优化。

3.2 研究林盘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保留林盘的改建中,估计投资最大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传统林盘在成都平原的大地中星罗棋布,分布不规则,有些是林盘与林盘紧密相临,构成林盘聚落群或巨型林盘。有些则是单家独户或仅有两、三家住户的小林盘。由于林盘的分散程度大,基础设施配置的难度也非常大,道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要想覆盖到所有林盘,投资肯定是巨大的。多数林盘远离公路,一般只有1、2米宽的乡村小路通达林盘。在近几年的村村通工程中,可以通行小型拖拉机或微型汽车的水泥路连通了一定数量的相对集中的林盘,解决了部分林盘的出行问题。如果要用能通行汽车的道路把所有林盘连通,一是要占用大量耕地,二是道路服务的人口少,很不经济。因此,选择了拟保留的林盘群之后,应认真研究通达林盘的道路系统,合理的道路系统将带来经济的合理性。在传统林盘中,最不完善的还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的处理几乎为零,沼气化粪池的建设率也非常低,这也是保留林盘需要重点解决的基础设施。从综合因素来看,要使传统林盘保留下来,既要具有传统风貌,还应具备现代文明的生活条件,这就需要配置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过于分散的和过于小的林盘显然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在选择拟保留的林盘群时,除了根据《成都市农居风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对林盘进行评定外,还应注意林盘群所处的位置,有条件时应尽可能接近公路或集镇(美国的许多居住区都选择在距高速路或主干路1000米左右的位置),也就是说,要尽可能采用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来解决林盘的基础设施配置。对于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林盘,要因地制宜,比如,可采用几个林盘群供建一个小型供水设施的方式解决饮用水问题,一个林盘(若干户)共建一个沼气化粪池,可以解决燃气和污水处理问题,等等。总之,在编制林盘规划时,基础设施是重点的内容。

3.3 研究住宅的风格与环境

对于保留下来的林盘群,许多都有改扩建的需求,改扩建中,怎样保持林盘风貌的原真性,是规划研究的课题之一。许多住户都希望建设楼房,甚至是欧式风格的建筑,或者是简单的方盒子,外立面贴上劣质瓷砖。很显然,如果没有规划的科学指导,仅按住户的意愿去建设,很容易导致风格混乱,与林盘环境不协调的严重后果,这样将失去林盘保护的价值。因此,有改扩建要求的,应先做规划方案,确定布局和规模后,可直接在市建委的农村住宅方案图库中选择具体的单体方案,建筑的外墙装饰材料应尽可能采用乡土材料,甚至坡屋顶也可以在基层上盖装饰性的草屋顶,室内则可以采用现代装饰风格(当然也可以是传统风格,视住户的爱好和需求而定)。室外环境则应在满足前面提出的功能的前提下,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竹林应占40%以上的比例,适当种植一些花卉、果树等经济林木,既可满足住户的需求,又保留了林盘的风貌,还可以为开展休闲(农家乐)服务。精致的具有真实传统风貌的林盘才有生命力,才能传承历史的信息,才能承担成都平原的生态承载功能。

总而言之,新农村建设不能缺少林盘的保护与建设,可喜的是各级已经开始重视林盘的保护,并着手编制林盘保护规划。我们相信,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林盘这种成都平原特有的田园风光将得以保持。林盘的保留又可以完善城乡规划的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作者简介:蔡绍田,男,教授级高工,院副总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四川建筑杂志2007年第5期

文档

成都林盘保护规划

蔡绍田(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平原林盘的分析,说明了林盘保护规划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规划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希望以此引起各方面对林盘保护的重视,以便在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下成都平原田园风貌的原真性,使之既适应发展的需求,又保证了历史文化的有机延续。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盘;保护1研究背景一片片金黄色的斑块,一片片浅绿色、深绿色的斑块,一簇簇深绿色青色不规则的斑块(林盘)点缀其间,这是成都平原最经典的航拍照片(图1),它出现在成都各种宣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