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工艺主要有沸腾氯化、 熔盐氯化和竖炉氯化三种方法。沸腾氯化是现行生产四氯化钛的主要方法( 中国、 1 3本、 美国采用) , 其次是熔盐氯化( 主 要是独联体国家采用) ,而竖炉氯化已被淘汰。沸腾氯化一般是以钙镁含量低的高品位富钛料为原 料, 而熔盐氯化则可使用含高钙镁的原料。
工业试验用攀枝花钛渣、两广矿钛渣、 原苏联熔盐氯化钛渣的化学成分见表 1
攀枝花镘渣的特点是含钙镁高,其氧化物含量为 9.18 % ,是两广矿钛渣的13.5倍,是原苏联钛渣的1.53倍。 攀枝花钛渣的另一 个特点是 Mg O/ C a O高(5.33 ) , 比两广矿钛渣(1.43) 、 原苏联钛渣(2.33) 高得多。
1. 沸腾氯化
沸腾氯化是海绵钛沸腾氯化又叫流态化氯化,是采 用细粒度富钛物料与固体碳质还原剂,在高温 、氯气流作用下呈现流态化状态 ,同时进 行 氯 化 反 应 制取 Ti C1 的方 法 。该 法 具 有 加 速气一 固相间传质和传热过程、 强化生产的特 点 。
流态化氯化的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 10500C, 在此温度下富钛料发生加碳氯化反应, 主 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T i O2+ 2 C 12 +C= T i C 1 4+C O 2 ( 1 )
T i O2 +2 C 12 + 2 C=T i C 14 + 2 C O ( 2 )
T i O2 +2 C 12 + 2 C O= T i C 14 + 2 C O2 ( 3 )
在实际生产中, 准确的配炭比、 氯料比、 混合料 粒度以及合适的氯化温度是影响沸腾氯化的关键因 素。
1.1工艺简介
沸腾氯化工艺流程见图 I 。
工艺条件
( 1 ) 氯气流量 5 0 0 k g/h ~5 3 4 k g/ h
( 2 ) 配料 比( 质量比)
石油焦粒度: 0 . 1 0 4 mm~O . 2 4 6 r i l m 混合料 配料 比; 高 钛渣 :石 油焦 = 1 0 0 :3 5 ~ 40 氯料 比: 氯气’ : 混合料=1 0 0: 6 9
( 3 ) 液氯挥发器水温:7 O ℃±℃
( 4 ) 加料量 : 3 1 0 k g / h~3 5 5 k g / h( 棍合料)
( 5 ) 沸腾压差: △P一7 2 0 0 P a~1 2 6 0 0 P a
( 6 ) 氯化反应温度 : 8 0 0 ℃~9 0 0 ℃
1 收尘 器温 度 : 5 0 0 ℃
2 收尘器温度: <3 8 0 ℃
3 收尘器温度 : 1 5 O ℃~1 8 0 " C
( 7 ) 尾气含氯量 : <1 %
( 8 ) 玲冻盐水温度: 一1 O℃~一1 5 ℃
1.2生产操作
( 1 ) 当炉底和炉 中的温度 达到 8 0 0 ℃以 上时, 经过恒 温后停止烤炉 , 装上筛板 , 筛板上填粒度为2 0 mm 左右的钢砖块一层 , 盏住全部筛眼 , 厚度为1 0 0 mm左右, 周围用石油焦粉铺满 ,高度低于胶圈高度2 0mm 左右( 筛板孔眼 3mm~4mm, 开孔率0.9 %~ 1% ) ,接通氯气管道及炉阻管。
( 2 ) 开动氯化炉加料机,一次加入棍合料 5 4 k g,以后每开 5 r a i n停1 0mi n。
( 3 ) 将氯 气阀门打 开, 调节流量 由小到大,升到6 0 0 P a ( 3 0 mm H2 S O.柱) 。
( 4 ) 开动 四氯化钍循 环泵 ,淋洗 四氯化钛,打开尾气吸收塔淋永 。
( 5 ) 当沸腾压差到 4 0 c m~7 0 c m硫酸柱( 0 .7×1 0Pa ~1 .3 ×1 0 P a ) 时,按工艺条件进入正常生 产 。
( 6 ) 氯化炉每班排渣 1次~2次 ,炉渣中含 Ti O 小于1 O% 为正常。
( 7 ) 收尘器白班每天清一次, 应 为干渣 ,收尘渣 中若含有 四氯化钍液或排不 出渣, 应
及 时检查处 理 。
( 8 ) 尾气中含游离氯应小于1 % 。
( 9 ) 冷冻盐水温度应保持在 一1 5 ℃状况 ,进行循环冷却。
( 1 0 ) 每班产量经计量槽计量后 , 放人地下泵槽, 经过滤后 , 打人粗四氯化钛贮藏。
1.3氯化设备
沸腾氯化炉按部位由炉顶、炉身和炉底 3部分组成 。由于流态化 氯化 的气体介质是氯 ,反应生成物是 Ti C14 ,Fe C13 。 等 ,都具有 强腐蚀性 ,特别是氯,在高温下几乎能与所 有物质反应 ,因此炉体必须耐腐蚀,设备必 须密封 , 采用高温耐腐蚀金属材料难以解决 。 在结构设计上 ,外层是钢材焊成的炉壳 ,内 层是炉壁 , 炉壁 由数层耐火和保温材料砌成。
有关氯化炉的性能见表1
表1 国内外沸腾氯化炉性能
序号 | 项目 | 国内某厂 | 克儿-麦吉 | 杜邦 | 日本住友 | 美国ITI |
1 | 氯化炉日产/t*d-1 | 17 | 54 | 257.7 | 200 | 56.83 |
2 | 沸腾段直径/mm | 1000 | 2440 | 4572 | 3000 | 2235 |
3 | 沸腾段截面积/m2 | 0.785 | 4.676 | 16.410 | 7.068 | 3.923 |
4 | 氯化炉总高/m | 13.16 | 7.92 | 10.668 | 10.125 | 10.972 |
5 | 扩散段直径/m | 4.00 | 4.269 | |||
6 | 沸腾段扩大直径/m | 4.00 | 1.941 | |||
7 | 晒版开孔率/% | 0.7-1.35 | 0.082 | 0.23 | ||
8 | 筛孔速度/m*s-1 | 12.59-6.41 | 40.26 | 21.16 | ||
9 | 沸腾段空塔速度/m*s-1 | 0.379-0.588 | 0.1550 | 0.211 | 0.358 | 0.218 |
10 | 使用原料 | 高肽渣 | 金红石 | 金红石 | 金红石 | 金红石 |
11 | 非钛氧化物含量/% | 10-14 | 4-6 | 4-6 | 4-6 | 4-6 |
12 | 钛原料单耗/t*t-1 石油焦单耗/t*t-1 氧气单耗/t*t-1 | 0.535 0.18 1.13 | 0.44 0.166 1.043 | - - - | 0.444 0.085 1.025 | 0.450 0.12 1.022 |
( 1 )大型化。氯化炉沸腾段直径 2 .0 m以上,1 3产能 > 5 0 t/d ,甚至 3 .0 m以上炉型可使 1 3产能 >2 0 0 t /d。
( 2 )吃精料。国外现代化钛厂吃T i O92% ~9 6%金红石或加部分高钛渣使用 E T i O的原料,石油焦都用 1 # 焦,这样大幅度地降低氯气消耗,且国外氯化生产技术可以回收没有反应的氯气,有利于环保、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排渣量也可以减少 6 0 % ~7 0 %, 排渣周期大大延长,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 3 )适中的流化速度。国外大部分厂家选择 <0 . 3 0 5 m / s的空塔速度, 而国内采用的是0 .3 5~ 0 .4 8 m / s 的空塔速度, 带来氯化炉腔壁冲刷严重, 氯气反映率低, 尾气含氯高。国外正常操作时尾气含 氯≤1 0 p p m氯气单耗仅为我国的8 0 %。
( 4 )操作高度的自动化多采用了尾气的在线自 动分析等计算机自动控制手段。氯化炉控制水平的 提升使其生产水平单耗指标明显改善。
氯化设备名称及规格:
序号 | 名称 | 型号/规格(mm)(@表直径) | 材质 | 数量 |
1 | 氯化炉 | A3、捣固料 | 1台 | |
2 | 收尘器 | @2000*3500 H=7000 | A3、捣固料 | 2个 |
3 | 收尘器 | @1400*2200 H=7000 | A3、捣固料 | 1个 |
4 | 洗淋塔 | @600*4500 | 钢 | 4个 |
5 | 套管冷却器 | F=10m2 | 钢 | 4个 |
6 | 尾气吸收塔 | @1200*5850 | 塑料 | 2个 |
7 | 粗贮存槽 | 180t | 钢 | 5个 |
8 | 冷冻机 | JZ812.5 | 1台 | |
9 | 破碎机 | 1台 | ||
10 | 螺旋烘干 | @280*16500 | 1台 | |
11 | 天车 | 5t | 1台 | |
12 | 加料机 | @140 | 2台 | |
13 | 循环泵槽 | @1600*2200 | 4个 | |
14 | 计量槽 | @2500*2900 | 1个 | |
15 | 地泵槽 | @2030*1300 | 1个 | |
16 | 烟气吸收塔 | @1200*5850 | 1个 |
熔盐氯化技术是针对高钙镁含量的含钛原料(攀枝花镘渣的特点是含钙镁高)难 以采用沸腾氯化技术的问题, 采用的一种生产粗四 氯化钛的生产技术。 碱金属 氯化物 ( N a C I 、 K C I )和碱土金属氯化物 ( C a C 1 、 Mg C 1 : ) 木身并不直接参与反应, 但它们的物 理化学性质( 粘度、 表面张力等) 对氯化过程却有重 要影响。
当高速的氯气流喷入熔盐后对熔盐和反应物产 生了强烈的搅动。氯气流本身分散成许多小泡, 逐 渐由底部向上移动。在表面张力作用下, 悬浮于熔 盐中的固体粒子粘附在熔盐与氯气泡的界面上, 随熔盐和气泡的流动而分散于整个熔体中, 使反应物之间有良好接触 , 为氯化反应过程创造了必要条件反应物根据其性质差异, 低蒸汽压组分 ( C a C 1 Mg C 1 : 、 Mn C 1 : 、 F e C 1 : ) 以熔融态转入熔盐中, 高蒸汽压组分( T I C 1 、 S i C 1 、 A 1 C 1 、 F e C 1 ) 以气态从熔盐中逸出进入收尘冷凝系统。钛渣中难氯化组分( S i O 2 ,A 12C3 ) 逐渐以固体渣形式在熔盐中积累。
2 . 1 工艺简介
图4-25 改进后的熔盐氯化及冷凝系统的设备流程图[71]
1—废熔盐槽;2—氯化炉;3—加料斗;4—收尘器;5—活底料箱;6—埋入式泵槽;
7—喷淋洗涤塔;8—泥浆捕集器;9,11—水冷热交换式套管;10,13—喷淋冷凝器;
12—冷冻盐水冷却的套管热交换器;14—气液分离器;15—尾气风机
2.1.1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都认为。在熔盐性质上影响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密度、 表面张力和粘度。
(1)熔盐密度主要影响固体粒子在熔盐中的分布状态, 熔盐 密度接近氯化反应物料的密
度为好。 在这一点上, 对攀枝花钛遣熔盐氯化而言, 自生盐系的密度比高钠盐系好, 比高钾盐系更好。熔盐的表面张力大小, 主要影 响对固体粒子表面的润湿能由, 表面张力越小, 越有利于氯化反应。 自生盐系属高镁盐系, 氯化镁表面张力小。 对氯化反应十分有利。 氯化钙表面 张力犬, 但浓度低。综台来看 , 自生盐系的表面张力比高钾盐系好, 比高钠盐 系更好。
熔盐粘度主要影响熔盐的流动性和气泡上升速度 。粘度增加就加大了 固体 粒子 周 围 熔体膜和气泡之间的传质阻力, 降低了反应速度 当熔体粘度大于一定值后, 气泡上升速度开始减缓, 增大了熔体的充气度。 甚至会造成氯化炉冒槽事故 从熔盐的粘度来看 , 自生盐系的粘度比高钠盐系大 , 比高钾盐系更大,对氯化反应是不利的, 但氯化镁的影响比氯化钙的影响要好得多“ 。
( 2 ) 固体粒子含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固体粒子含量 ( 渣率) 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 主要是渣率对熔盐粘度的影响 。对于粘度 , 渣率的影响要比熔盐组成 的影响大得 多“ 熔盐 中固 体粒子 的来源 包括 两 部分 , 一 部分是在熔体中悬浮的石油焦和钛渣, 它们是必需的组分 , 其量随工艺参数 的不同而异 , 可人为控制与调整 。 男一部分是难氯化组份 , 如 s i O2 , A1 2 O 等的积累。
关于难氯化组份在熔盐中积 累, 文献C 3 3 认为 ; “ 二氧化硅、 氧化铝这 类难氯化组份在熔盐中是逐渐积累的, 当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影响熔盐的物理化学物质 , 主要是粘度增加, 同样需要更换熔盐” 。
但工业试验表明, 只要操作条件稳定, 随反应时间的延长, 熔盐中准氯化组份的含量逐步达到一个平衡浓度如1 0 0 0炉一2 —3 的工业试验 s i O。平衡浓度为 3 .3 6 。同样条件下, 自生盐系为 5 .0 6 。 、
平衡浓度的大小与该难氯化组份的氯化率、 在钛渣中的含量、 排出盐量的多少有关。 有趣的是攀枝花钛渣难氯化组份的平衡浓度有一个极限值 。经计算,在1 0 0 0炉一2 —3 试验阶段,SiOz含量的极限值为7 .4 ,自生盐系则为 1 1 .1。 这个徼度是氯北反应能允许的。 因此, 难氯化组份的含量不能成为必须加钾钠盐和更换培盐的依据。
2.2设备简介
1—烟道;2—炉顶;3—电极;4—水冷塞杆;5—壳体;6—石墨保护壁;7—通氯管;8—溢流道;
9—循环隔墙;10—热电偶;11—水冷填料箱;12—耐火粘土气体分布器;13—下部排渣口;14—上部侧排料口
改进点有:
(1)将矩形炉改成圆锥形炉,炉截面积6~7m2,炉高8~11m,装盐量30~45t。原矩形炉内设的隔墙、循环孔道、导热装置等全部取消,对通氯装置和分布板也做了相应改进。炉体几何形状的改变,使炉体强度更好,反应无死区。
(2)将TiCl4泥浆返回氯化炉,替代原来的石墨电极管导热,这样能调温节能。这个改进对简化氯化炉生产工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混合料(高钛渣、金红石、石油焦、补充盐)多成分配料入炉,调节和稳定了炉子的热平衡,也提高了炉产能。
(4)镁电解由有隔板槽改成无隔板槽,相应地氯气浓度由75%提高到85%,为氯化炉提高产能创造了条件。
(5)取消了浓密机和过滤器,将TiCl4泥浆(含固相沉淀物150g/L)返回氯化炉。缩短了流程,简化了设备,提高了TiCl4收率。
(6)通氯管材质采用普通钢管,以氟醛云母作保护层,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达3年,随同炉体检修时才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