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0:16
文档

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

www.ks5u.com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50分)1.(3分)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则ac2>bc2B.若a<b<0,则a2>ab>b2C.若a<b<0,则D.若a<b<0,则2.(3分)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为6号,32号,45号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A.19B.16C.24D.36
推荐度:
导读www.ks5u.com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50分)1.(3分)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则ac2>bc2B.若a<b<0,则a2>ab>b2C.若a<b<0,则D.若a<b<0,则2.(3分)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为6号,32号,45号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A.19B.16C.24D.36
www.ks5u.com

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1.(3分)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b,则ac2>bc2    B.    若a<b<0,则a2>ab>b2

    C.    若a<b<0,则    D.    若a<b<0,则

2.(3分)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为6号,32号,45号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

    A.    19    B.    16    C.    24    D.    36

3.(3分)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那么b的值为()

x    3    4    5    6

y    2. 5    3    4    4.5

    A.    0.5    B.    0.6    C.    0.7    D.    0.8

4.(3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    B.    当无最大值

    C.    的最小值为2    D.    当x>0时,

5.(3分)函数,(x>1)的最小值为()

    A.    ﹣3    B.    3    C.    4    D.    ﹣4

6.(3分)甲乙两组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中位数分别为m甲,m乙,则()

    A.    <,m甲>m乙    B.    <,m甲<m乙

    C.    >,m甲>m乙    D.    >,m甲<m乙

7.(3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4,则输出S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

8.(3分)如图a是某市参加2012年2015届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m[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b是统计图a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cm(含160cm,不含180cm)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A.    i<9    B.    i<8    C.    i<7    D.    i<6

9.(3分)已知点A(a,b)与点B(1,0)在直线3x﹣4y+10=0的两侧,给出下列说法:

①3a﹣4b+10>0;  

②>2;

③当a>0时,a+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④当a>0且a≠1,b>0时,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10.(3分)设实数x,y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25分)

11.(3分)若实数a、b满足a+b=2,则3a+3b的最小值是 .

12.(3分)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z=x+5y的最大值为4,则m的值为.

13.(3分)读图中的程序,输出i=.

14.(3分)利用如图中的算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的点既在直线2x﹣y+7=0右下方,又在直线x﹣2y+8=0左上方的有个.

15.(3分)已知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若f(x)=4x﹣15,则不等式≥0的解集是.

三、解答题(75分)

16.(12分)已知函数.

(1)当a=4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解关于x的不等式f(x)>a+3;

(3)若对任意x∈[1,+∞),f(x)>0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12分)某高校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图所示.

(Ⅰ)请先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3、4、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160,165)    5    0.050

第2组    [165,170)    ①    0.350

第3组    [170,175)    30    ②

第4组    [175,180)    20    0.200

第5组    [180,185]    10    0.100

合计    100    1.00

18.(12分)解关于x的不等式 (x+1)(mx﹣1)>0,(m∈R).

19.(12分)某造纸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162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池的深度一定(平面图如图所示),如果池四周围墙建造单价为400元/米,中间两道隔墙建造单价为248元/米,池底建造单价为80元/米2,水池所有墙的厚度忽略不计.

(1)试设计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2)若由于地形,该池的长和宽都不能超过16米,试设计污水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20.(1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将输出的x,y值依次分别记为x1,x2,…,xk,…; y1,y2,…,yk,….

(Ⅰ)分别求数列{xk}和{yk}的通项公式;

(Ⅱ)令zk=xkyk,求数列{zk}的前k项和Tk,其中k∈N+,k≤2007.

21.(14分)已知函数f(x)=(ax2+x)•ex,其中e是自然数的底数,a∈R,

(1)当a>0时,解不等式f(x)>(a﹣1)ex;

(2)若当x∈[﹣1,1]时,不等式f(x)+(2ax+1)•e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当a=0时,试判断:是否存在整数k,使得方程f(x)=(x+1)•ex+x﹣2在[k,k+1]上有解?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可能的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0分)

1.(3分)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b,则ac2>bc2    B.    若a<b<0,则a2>ab>b2

    C.    若a<b<0,则    D.    若a<b<0,则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    阅读型.

分析:    选项是不等式,可以利用不等式性质,结合特例逐项判断,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    解:A,当c=0时,有ac2=bc2  故错.

B  若a<b<0,则a2﹣ab=a(a﹣b)>0,a2>ab; ab﹣b2=b(a﹣b)>0,ab>b2,∴a2>ab>b2  故对

C   若a<b<0,取a=﹣2,b=﹣1,可知,故错.

D  若a<b<0,取a=﹣2,b=﹣1,可知,故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用到了不等式性质,特值的思想方法.

2.(3分)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为6号,32号,45号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

    A.    19    B.    16    C.    24    D.    36

考点:    系统抽样方法.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的特征可知抽样是等距抽样的原则,构造一个等差数列,将四个学生的号码从小到大成等差数列,建立等式关系,解之即可求得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

解答:    解:用系统抽样抽出的四个学生的号码从小到大成等差数列,

设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x,

将号码从小到大排列:6,x,32,45,它们构成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

因此,另一学生编号为6+13=19.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系统抽样,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系统抽样的定义及规则.系统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系统抽样的原则是等距,抓住这一原则构造等差数列,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3.(3分)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那么b的值为()

x    3    4    5    6

y    2.5    3    4    4.5

    A.    0.5    B.    0.6    C.    0.7    D.    0.8

考点:    线性回归方程.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先计算平均数,然后根据线性回归方程恒过样本中心点,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由题意,==4.5,==3.5

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可得3.5=b×4.5+0.35,解得b=0.7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恒过样本中心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4.(3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    B.    当无最大值

    C.    的最小值为2    D.    当x>0时,

考点:    基本不等式. 

专题:    规律型.

分析:    对于A,当0<x<1时,lgx<0,;对于B,在(0,2]上单调增,所以x=2时,取得最大值;对于C,在[2,+∞)上单调增,所以x=2时,的最小值为;对于D,当x>0时,,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故可判断.

解答:    解:对于A,当0<x<1时,lgx<0,,结论不成立;

对于B,在(0,2]上单调增,所以x=2时,取得最大值,故B不成立;

对于C,在[2,+∞)上单调增,所以x=2时,的最小值为,故C错误;

对于D,当x>0时,,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故D成立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基本不等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属于基础题.

5.(3分)函数,(x>1)的最小值为()

    A.    ﹣3    B.    3    C.    4    D.    ﹣4

考点:    对数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将式子进行配凑,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它的范围,最后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小值.

解答:    解:函数

=≥log2(2+6)=3,

∴函数,(x>1)的最小值为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代数式的范围、考查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关键是对式子的配凑后方便利用基本不等式.

6.(3分)甲乙两组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中位数分别为m甲,m乙,则()

    A.    <,m甲>m乙    B.    <,m甲<m乙

    C.    >,m甲>m乙    D.    >,m甲<m乙

考点:    茎叶图.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直接求出甲与乙的平均数,以及甲与乙的中位数,即可得到选项.

解答:    解:甲的平均数甲=(5+6+8+10+10+14+18+18+22+25+27+30+30+38+41+43)=,

乙的平均数乙=(10+12+18+20+22+23+23+27+31+32+34+34+38+42+43+48)=,

所以甲<乙.

甲的中位数为20,乙的中位数为29,所以m甲<m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茎叶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7.(3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4,则输出S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计算题;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    算法的功能是求S=1+1+2+…+(i﹣1)的值,根据输入n的值为4,判断满足条件i≤4的最大i值,由此计算输出S的值.

解答:    解:由程序框图知:算法的功能是求S=1+1+2+…+(i﹣1)的值

∵输入n的值为4,∴满足条件i≤4的最大i=4,

∴输出S=1+1+2+3=7.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判断算法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8.(3分)如图a是某市参加2012年2015届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1、A2、…、Am[如A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b是统计图a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cm(含160cm,不含180cm)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A.    i<9    B.    i<8    C.    i<7    D.    i<6

考点:    程序框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专题:    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    由题目要求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统计身高在160~180cm(含160cm,不含180cm))的学生人数,由图1可知应该从第四组数据累加到第七组数据,故i值应小于8.

解答:    解:现要统计的是身高在160﹣180cm之间的学生的人数,即是要计算A4、A5、A6、A7的和,

当i<8时就会返回进行叠加运算,

当i≥8将数据直接输出,

不再进行任何的返回叠加运算,故i<8.

故选:B

点评:    把统计与框图两部分内容进行交汇考查,体现了考题设计上的新颖,突出了新课标2015届高考中对创新能力的考查要求.

9.(3分)已知点A(a,b)与点B(1,0)在直线3x﹣4y+10=0的两侧,给出下列说法:

①3a﹣4b+10>0;  

②>2;

③当a>0时,a+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④当a>0且a≠1,b>0时,的取值范围为(﹣∞,﹣)∪(,+∞).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直线的斜率. 

专题:    简易逻辑.

分析:    画出图象,利用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①的正误;两点之间的距离判断②的正误;利用图象判断③的正误;利用直线的斜率判断④的正误;

解答:    解:点A(a,b)与点B(1,0)在直线3x﹣4y+10=0的两侧,

3×1﹣4×0+10>0,3a﹣4b+10<0,所以①不正确;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2;所以②正确.

对于③,可知,A的可行域,不含边界,所以③不正确.

对于④,当a>0且a≠1,b>0时,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1,0)连线的斜率,它的取值范围为(﹣∞,﹣)∪(,+∞).正确,

正确的命题两个.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线性规划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0.(3分)设实数x,y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    数形结合.

分析:    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 ,再利用z的几何意义求最值,表示的是区域内的点与点O连线的斜率.故 z的最值问题即为直线的斜率的最值问题.只需求出直线OQ过可行域内的点A时,从而得到z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    解: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目标函数 ═≥2

当且仅当 =1时,z最小,最小值为:2.

又其中 可以认为是原点(0,0)与可行域内一点(x,y)连线OQ的斜率.

其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因此 的最大值为 ,

则目标函数 则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点评:    巧妙识别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我们研究规划问题的基础,纵观目标函数包括线性的与非线性,非线性问题的介入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拓展与延伸,使得规划问题得以深化.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25分)

11.(3分)若实数a、b满足a+b=2,则3a+3b的最小值是 6.

考点:    基本不等式.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和指数运算可直接得到答案.

解答:    解:∵a+b=2

∴3a+3b≥2=2=6

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应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为要满足的条件.

12.(3分)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z=x+5y的最大值为4,则m的值为3.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    根据m>1,我们可以判断直线y=mx的倾斜角位于区间(,)上,由此我们不难判断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的形状,再根据目标函数z=x+5y在直线y=mx与直线x+y=1交点处取得最大值,由此构造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满足约束条件 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目标函数z=x+5y可看做斜率为﹣的动直线,其纵截距越大z越大,

由可得A点(,)

当x=,y=时,

目标函数z=x+5y取最大值为4,即;

解得m=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其中判断出目标函数z=x+my在点取得最大值,并由此构造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3分)读图中的程序,输出i=4.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    由已知中的程序算法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n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解答:    解: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后,i=1,S=1,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再次执行循环体后,i=2,S=2,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再次执行循环体后,i=3,S=6,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再次执行循环体后,i=4,S=24,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故输出的i值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基础题.

14.(3分)利用如图中的算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的点既在直线2x﹣y+7=0右下方,又在直线x﹣2y+8=0左上方的有0个.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图表型.

分析:    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逐框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打印满足条件的点,执行程序不难得到所有打印的点的坐标,再判断直线2x﹣y+7=0及与直线x﹣2y+8=0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该程序的作用是打印如下点:

(﹣3,6)、(﹣2,5)、(﹣1,4)、(0,3)、(1,2)

其中 (0,3)、(1,2)在直线左上方满足x﹣2y+8>0

(﹣3,6)、(﹣2,5)在直线右下方满足2x﹣y+7<0

即没有点既在直线x﹣2y+8>0左上方,又在直线2x﹣y+7=0右下方.

故答案为:0.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程序框图和算法,属于基础题.

15.(3分)已知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若f(x)=4x﹣15,则不等式≥0的解集是(﹣∞,﹣1)∪[,1).

考点: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先求出g(x),再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    解:∵函数f(x)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f(x)=4x﹣15,

∴g(x)=f(4﹣x)=4(4﹣x)﹣15=1﹣4x,

∵≥0,

∴≥0,

即(x﹣1)(x+1)(4x﹣1)≤0,(x≠±1),

解得x<﹣1,或≤x<1,

故答案为;(﹣∞,﹣1)∪[,1).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主要是抽象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75分)

16.(12分)已知函数.

(1)当a=4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解关于x的不等式f(x)>a+3;

(3)若对任意x∈[1,+∞),f(x)>0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    函数恒成立问题;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1)当a=4时,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解关于x的不等式f(x)>a+3;

(3)若对任意x∈[1,+∞),f(x)>0恒成立,利用参数分离,然后求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1)∵a=4,

∴,

当x=2时,取得等号,

∴当x=2时,f(x)min=6.

(2)由题意得,

∴x2+2x+a>(a+3)x,

∴x2﹣(a+1)x+a>0,

∴(x﹣1)(x﹣a)>0,

当a≤1,不等式的解为x>1,即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a>1,不等式的解为x>a,即不等式的解集为(a,+∞).

(3),

等价于a>﹣x2﹣2x,当x∈[1,+∞)时恒成立,

令g(x)=﹣x2﹣2x,

则当x∈[1,+∞)时,g(x)的最大值为g(1)=﹣1﹣2=﹣3,

∴a>﹣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利用参数分离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7.(12分)某高校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图所示.

(Ⅰ)请先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3、4、5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160,165)    5    0.050

第2组    [165,170)    ①    0.350

第3组    [170,175)    30    ②

第4组    [175,180)    20    0.200

第5组    [180,185]    10    0.100

合计    100    1.00

考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Ⅰ)根据频率分布表计算相应的人数和频率即可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Ⅰ)由题可知,第2组的频数为0.35×100=35人,第3组的频率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Ⅱ)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

第3组:×6=3人,

第4组×6=2人,

第5组:×6=1人,

所以第3、4、5组分别抽取3人、2人、1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根据条件建立比例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比较基础.

18.(12分)解关于x的不等式 (x+1)(mx﹣1)>0,(m∈R).

考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对m分类讨论,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得出.

解答:    解:①当m=0时,不等式化为x+1<0,解得x<﹣1.

②当m>0时,不等式化为(x+1)(x﹣)>0,解得<x或x<﹣1.

③当﹣1<m<0时,不等式化为(x+1)(x﹣)<0,解得<x<﹣1.

④当m=﹣1时,不等式化为(x+1)2<0,不等式的解集为∅.

⑤当m<﹣1时,不等式化为(x+1)(x﹣)<0,解得﹣1<x<.

综上可得: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②当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1}.

③当﹣1<m<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④当m=﹣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⑤当m<﹣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1<x<}.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19.(12分)某造纸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162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池的深度一定(平面图如图所示),如果池四周围墙建造单价为400元/米,中间两道隔墙建造单价为248元/米,池底建造单价为80元/米2,水池所有墙的厚度忽略不计.

(1)试设计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2)若由于地形,该池的长和宽都不能超过16米,试设计污水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考点:    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污水处理池的底面积一定,设宽为x米,可表示出长,从而得出总造价f(x),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小值;

(2)由长和宽的条件,得自变量x的范围,判断总造价函数f(x)在x的取值范围内的函数值变化情况,求得最小值.

解答:    解:(1)设污水处理池的宽为x米,则长为米.

则总造价f(x)=400×(2x+)+248×2x+80×162=1296x++12960

=1296(x+)+12960≥1296×2×+12960=38880(元),

当且仅当x=(x>0),即x=10时,取等号.

∴当长为16.2米,宽为10米时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为38880元.

(2)由条件知,∴10≤x≤16.

设g(x)=x+(10≤x≤16),

由函数性质易知g(x)在[10,16]上是增函数,

∴当x=10时(此时=16),g(x)有最小值,即f(x)有最小值

1296×(10+)+12960=38882(元).

∴当长为16米,宽为10米时,总造价最低,为38882元.

点评:    本题考查了建立函数解析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能力,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运算能力.

20.(1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将输出的x,y值依次分别记为x1,x2,…,xk,…; y1,y2,…,yk,….

(Ⅰ)分别求数列{xk}和{yk}的通项公式;

(Ⅱ)令zk=xkyk,求数列{zk}的前k项和Tk,其中k∈N+,k≤2007.

考点:    程序框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I)根据框图可知数列{xk}为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进而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数列{xk}的通项公式,对于{yk}易得yk+1=3yk+2变形得yk+1+1=3(yk+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yk+1=3k进一步求出yk=3k﹣1.

(II)根据(I)中求得的{xk}和{yk}的通项公式,求得zk=(2k﹣1)3k﹣(2k﹣1),进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得答案.

解答:    解:(I)依框图得数列{xk}为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2

所以xk=1+2×(k﹣1)=2k﹣1

而对于{yk}易得yk+1=3yk+2变形得yk+1+1=3(yk+1)

所以{yk+1}是以y1+1=3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yk+1=3k

所以yk=3k﹣1

(II)由题意知,zk=(2k﹣1)(3k﹣1)=(2k﹣1)3k﹣(2k﹣1)

设Sk=1×3+3×32+5×33+…+(2k﹣1)•3k

3Sk=1×32+3×33+…+(2k﹣3)•3k+(2k﹣1)3k+1

两式相减得

﹣2Sk=2(1﹣k)•3k+1﹣6

所以Dk=3﹣(1﹣k)•3k+1.

∴Tk=3﹣(1﹣k)•3k+1﹣k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问题.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构成的数列常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21.(14分)已知函数f(x)=(ax2+x)•ex,其中e是自然数的底数,a∈R,

(1)当a>0时,解不等式f(x)>(a﹣1)ex;

(2)若当x∈[﹣1,1]时,不等式f(x)+(2ax+1)•e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当a=0时,试判断:是否存在整数k,使得方程f(x)=(x+1)•ex+x﹣2在[k,k+1]上有解?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可能的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    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1)由已知得ax2+x﹣a+1>0,由此能求出当0<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当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2)当x∈[﹣1,1]时,不等式ax2+(2a+1)x+1≥0恒成立,由此分类讨论,能求出a的取值范围.

(3)方程即为ex+x﹣2=0,设h(x)=ex+x﹣2,由此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能求出ex+x﹣2=0有且仅有一个根,且在(0,1)内,所以存在唯一的整数k=0.

解答:    (本小题满分16分)

解:(1)∵f(x)=(ax2+x)•ex,f(x)>(a﹣1)ex,

∴(ax2+x)ex﹣(a﹣1)ex>0,∴ax2+x﹣a+1>0,

∵a>0,∴x1=﹣1,x2=,

∴当0<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当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a>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

(2)当x∈[﹣1,1]时,不等式ax2+(2a+1)x+1≥0恒成立,

①若a=0,则x+1≥0,该不等式满足在x∈[﹣1,1]时恒成立;

②∵△=(2a+1)2﹣4a=4a2+1>0,

∴g(x)=ax2+(2a+1)x+1有两个零点,

若a>0,则需满足,此时a无解;

③若a<0,则需满足,

即,所以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

(3)方程即为ex+x﹣2=0,设h(x)=ex+x﹣2,

由于y=ex和y=x﹣2均为增函数,则h(x)也是增函数,

又因为h(0)=e0+0﹣2=﹣1<0,h(1)=e1+1﹣2=e﹣1>0,

所以该函数的零点在区间(0,1)上,

又由于函数为增函数,所以该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所以方程ex+x﹣2=0有且仅有一个根,

且在(0,1)内,所以存在唯一的整数k=0.

点评:    本题考查方程的解法,考查a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满足条件的整数是否存在的判断与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导数的性质的合理运用.

文档

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

www.ks5u.com江西省四校(横峰中学、弋阳中学、铅山中学、德兴中学)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50分)1.(3分)对于实数a,b,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则ac2>bc2B.若a<b<0,则a2>ab>b2C.若a<b<0,则D.若a<b<0,则2.(3分)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为6号,32号,45号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位同学的座位号是()A.19B.16C.24D.36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