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0:59:21
文档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一、机架 1、 各部件的垫板(如轴承座、电动机座、减速器座、制动器座等)应进行加工,各加工面之间相对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 2、 翼板和腹板焊接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可采用退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和评价应符合JB/T10375和JB/T5926的规定。 二、钢丝绳 1、 钢丝绳应符合GB/T18的有关规定。 2、 钢丝绳出厂、运输、存放时应卷成盘形,表面涂油,两端扎紧并带有标签,注明订货号及规格,无标注
推荐度:
导读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一、机架 1、 各部件的垫板(如轴承座、电动机座、减速器座、制动器座等)应进行加工,各加工面之间相对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 2、 翼板和腹板焊接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可采用退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和评价应符合JB/T10375和JB/T5926的规定。 二、钢丝绳 1、 钢丝绳应符合GB/T18的有关规定。 2、 钢丝绳出厂、运输、存放时应卷成盘形,表面涂油,两端扎紧并带有标签,注明订货号及规格,无标注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一、机架 

1、 各部件的垫板(如轴承座、电动机座、减速器座、制动器座等)应进行加工,各

加工面之间相对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 

2、 翼板和腹板焊接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可采用退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和评价

应符合JB/T10375和JB/T5926的规定。 

二、钢丝绳 

1、 钢丝绳应符合GB/T18的有关规定。 

2、 钢丝绳出厂、运输、存放时应卷成盘形,表面涂油,两端扎紧并带有标签,注明订

货号及规格,无标注的钢丝绳不得使用。 3、 钢丝绳禁止接长使用。 

三、滑轮 

1、 铸铁滑轮材质应不低于GB/T9439中的HT200,铸钢滑轮材质应不低于GB/T11352

中的ZG230-450,绳槽两侧加工后的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名义尺寸,绳槽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12.5mm。当滑轮直径大于600mm时,宜采用钢板轧制成型的焊接结构。 

2、 铸造滑轮的轴孔内不应焊补。加工后的轴孔表面允许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

过1mm的缺陷,缺陷数量不超过3个,且任何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缺陷边缘应磨钝。 

3、 绳槽表面或端面的单个缺陷面积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不大于100mm2,深度不

超过该处名义上壁厚的10%,同一个加工面上不多于2处,可焊补。焊补后不应进行热处理,但应磨光。 

4、 滑轮若缺陷超过以上规定,应报废。 

5、 滑轮上有裂纹时,不应焊补,应报废。

 6、 装配好的滑轮应能用手灵活转动。 

四、卷筒 

1、 铸铁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9439中的HT200,铸钢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11352K 

R zg230-450,卷制焊接卷筒材质应不低于GB/T699中的Q235B,加工后的各处壁厚不应小于名义厚度。 

2、 卷筒绳槽底径公差应不大于GB1801中的h10,对于双吊点中高扬程启闭机,其卷筒

绳槽底径公差应不大于h9。 

3、 铸铁卷筒和焊接卷筒应经过时效处理,铸钢卷筒应退火处理。 

4、 铸造卷筒加工面上的局部砂眼、气孔其直径小于8mm,深度小于4mm,在每200mm

长度内不多于1处,在卷筒全部加工面上的总数不多于5处,允许不焊补。 

5、 铸造卷筒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缺陷面积小于300mm2,深度不超过该

处名言壁厚的20%,同一断面和长度200mm的范围内不多于2处,总数量不多于5处,允许焊补。焊补后不需进行热处理,但需磨光。 

6、 卷筒缺陷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缺陷面积大于300mm2或缺陷深度超过该处

名言壁厚的20%,缺陷总数量多于5处或同一断面长度200mm的范围内多于2处,应报废。 

7、 卷筒上有裂纹时,应报废。 

五、联轴器 

1、 齿轮联轴器齿面及齿沟不允许焊补,齿面的局部砂眼、气孔等缺陷其长、宽、深都

不超过模数的20%,且数值都不大于2mm,距离齿的端面距离不超过齿宽的10%,联轴器有这种缺陷的齿数不超过3个时,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边缘磨钝。 2、 联轴器轴孔表面不允许焊补,轴孔内的单个缺陷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该

处名义壁厚的20%,缺陷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的边缘磨钝。 

3、 联轴器其他部位的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面积不在于200mm2,深度不

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20%,且同一加工面上不多于2个,允许焊补。 4、 联轴器缺陷超过上述规定或出现裂纹时,应报废。 5、 联轴器铸钢件加工前应进行退火处理。 

6、 弹性联轴器的组装应符合GB/T5014的规定,齿轮联轴器的组装应符合JB/T8854.1

的规定。 

六、制动轮与制动器 

1、 制动轮外圆与轴孔的同轴度公差应不低于GB/T1184中8级;制动轮工作表面的粗

糙度应不大于Ra1.6um。 

2、 制动面的热处理硬度应满足HRC35~HRC45。 

3、 加工后的制动面上不允许有砂眼、气孔和裂纹等缺陷,也不允许焊补。 

4、 轴孔表面不允许焊补,轴孔内的单个缺陷的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4mm,

缺陷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时,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的边缘磨钝。如缺陷超过上述规定或出现裂纹时,应报废。 

5、 其他部位的缺陷在清除到露出良好金属后,单个面积不大于200mm2,深度不超过

该处名义壁厚的20%,且同一加工面上不多于2 个,允许焊补。 

6、 制动轮组装后在松闸状态下,径向跳动公差不大于GB/T1184中的T9级。 7、 制动器组装时,制动带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75%。 

8、 制动带与制动闸瓦应紧密地贴合,制动带的边缘应按闸瓦修齐,固定铆钉的头必须

埋入制动带厚度的1/3以上。 

9、 制动轮和闸瓦之间的间隙应处于0.5~1.0mm之间。 

七、开工齿轮副与减速器 

1、开式齿轮副的精度应符合GB/T10095的9-8-8级。检验项目可取:第I公差组公法线长度变动值,第II公差组周节偏差值,第III公差组接触痕迹在齿面上展开图上的百分比。 

2、减速器齿轮的精度应符合GB/T10095的8-8-7级,检验项目根据设计确定。 3、齿轮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6.3um。 

4、齿面及齿沟不允许焊补,一个齿面上的砂眼、气孔缺陷其尝试不超过模数的20%,且数值不大于2mm,且距离齿轮的商面距离不超过齿宽的10%,在一个齿轮上有这种缺陷的齿数不超过3个时,可认为合格,缺陷边缘应磨钝。 

5、齿轮轴孔表面不允许焊补,轴孔内的单个缺陷面积不超过25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15%,缺陷数量不超过3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时,可认为合格,但应将缺陷的边缘磨钝。 

6、齿轮端面(不包括齿形端面)的单个缺陷面积不超过200mm2,深度不超过该处名义壁厚的15%,同一加工面上的缺陷数量不超过2处,且相邻两缺陷的间距不小于50mm时,允许焊补。 

7、开式齿轮副的小齿轮齿面硬度应不低于HB240,大齿轮齿面硬度应不低于HB190.。两者硬度差不小于HB30。 

8、中硬齿面和硬齿面齿轮,其齿面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开式齿轮副接触斑点在齿长方向累计应不小于50%,齿高方向累计应不小于40%。

 10、齿轮不准采用锉齿或打磨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 

11、开工齿轮副侧隙可按齿轮副法向侧隙测量,开式齿轮副中心距小于500mm 时,最小法向侧隙应为0.3~0.6mm,中心距500~1000mm时,最小法向侧隙应为0.4~0.8mm,中心距1000~2000mm时,最小法向侧隙应为0.6~1.0mm。  

12、开式齿轮副中心距公差应不大于GB/T1800.3的IT9级。 

13、自行设计、制造的减速器,应提供减速器的设计计算书、设计图样、工艺文件、零部件和成品的质检合格证。减速器箱体可采用焊接结构件和铸件,减速器箱体加工前应经过时效处理。  

14、减速器结合面(包括瓦盖处)均需涂一层液体密封胶,但禁止放置任何衬垫,外流的密封胶必须除净。  

15、装配好的减速器,结合面间的间隙,在任何处都不应超过0.03mm。  

16、减速器箱体的轴承孔加工后,减速器箱体结合面不复现地行加工或研磨。 

17、减速器箱体结合面外边缘的错边量应不大于2mm。  

18、减速器以不低于工作转速无载荷运转时,在壳体剖分面等高线上,距减速器前后左右1m处测量的噪声,应不大于85dB(A)。  

19、减速器应在厂内进行空载跑合,时间不少于10min,完成相应的检验项目。工地安装后,应注入新的润滑油至油尺标定要求位置。

卷扬式启闭机的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
     1、在卷扬式启闭机的施工单位安装时,一定要保持基础布置平面水平180度;一定要保定启闭机底座与基础布置平面的接触面积要达到90%以上;螺杆轴线要垂直闸台上衡量的水平面;要与闸板吊耳孔文和垂直,避免螺杆倾斜,造成局部受力而损坏机件。

    2、在安装卷扬式启闭机根据闸门起吊中心线,找正中心使纵横向中心线偏差不超过正负3mm,高程偏差不超过正负5mm。然后浇注二期混凝土或与预埋钢板连接。

   3、 将卷扬式启闭机置于安装位置。把一个限位盘套在螺杆上,将螺杆从横梁的下部旋入启闭机,当螺杆从启闭机上方露出后,再套上限位盘。螺杆的下方与闸门连接。

   4、我们要求卷扬式启闭机电气设备的安装,符合图纸及说明书的规定,全部电气设备均可靠的接地。

   5、 每台起闭机安装完毕,对启闭机进行清理,补修已损坏的保护油漆,灌注润滑脂。

   6、 要求安装的卷扬式启闭机的基础建筑物安装必须稳固安全。机座和基础构件的混凝土,按图纸的规定浇筑,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准拆除和改变启闭机的临时支撑,更不得进行试调和试运转。 

文档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制造技术要求 一、机架 1、 各部件的垫板(如轴承座、电动机座、减速器座、制动器座等)应进行加工,各加工面之间相对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 2、 翼板和腹板焊接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 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可采用退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和评价应符合JB/T10375和JB/T5926的规定。 二、钢丝绳 1、 钢丝绳应符合GB/T18的有关规定。 2、 钢丝绳出厂、运输、存放时应卷成盘形,表面涂油,两端扎紧并带有标签,注明订货号及规格,无标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