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长度单位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0:59:25
文档

长度单位教案

课题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PPT、书、铅笔、尺子、橡皮。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1、情境引入1.说一说。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2.揭示课题: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2、组织
推荐度:
导读课题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PPT、书、铅笔、尺子、橡皮。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1、情境引入1.说一说。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2.揭示课题: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2、组织

课    题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教学目标1.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3.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

教学准备PPT、书、铅笔、尺子、橡皮。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情境引入

1. 说一说。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

2. 揭示课题:

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

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

2、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小组讨论: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活动一:量一量

(1)组内商量选择的方法

(2)尝试用字的方法进行测量

(3)汇报结果:教室有(    )本数学书长;教室有(     )把尺子长。

(4)交流测量结果: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你们对刚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6)小结:虽然我们测量的都是教室的长度,但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7)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8)小结:统一测量工具。

3.活动二:游戏——比一比,看谁摆得高。

3、巩固练习

1. 说一说

出示课本第50页2题。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业设计A. 50页3题;B. 50页4题。

板书设计
课    题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PPT、尺子。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师:学校要添置一批新课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们课桌的长度。你能利用身边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结果告诉他们吗?

生:课桌有(   )本数学书那么长。

师: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你们说的数都不同呢?工人叔叔要以谁的为准呢?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1. 认识尺子。

①投影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即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认识刻度0、刻度1、刻度2等,认识厘米,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加深刻。

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②认识1厘米

指出: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1厘米的长度。

组织讨论: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相互说,指名说。

③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指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再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

④认识几厘米。

引导认识2厘米,5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厘米和5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几厘米吗?

2. 学习测量方法。

①出示一支铅笔。

你怎么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②PPT出示4只小熊测量铅笔。

你发现了什么?

③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④怎样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3、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1.估一估,量一量。

2.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3.练一练 第五题。

怎样用断尺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作业设计A. 刻度尺上从几到几是5厘米。

B. 量一量再填

橡皮长(    )厘米。 数学书长(    )厘米,宽(    )厘米。

板书设计
课    题

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米尺。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老师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

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这不,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到游乐园去玩,就遇到了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互动新授

1. 认识米。

①PPT出示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好玩儿,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小乌龟要买票吗?为什么?

②出示米尺

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

让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

③比一比。

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师将米尺竖放,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④找一找。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①认识1米=100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

②量一量

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

教室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先将卷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看看黑板的另一端对准什么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3.选择合适的单位

①PPT出示53页例3.

门高约(     )你选什么做单位?

黄瓜长约(      )

小结:我们要依据实际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②学生自主完成剩下的4题。

3、巩固练习

认识了米和厘米,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哟!

下面是淘气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PPT出示)

作业设计A.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约2(     ) 一辆公共汽车长9(     )  图钉的长大约是1(     )

课桌高是70(     )   小明的身高是135(     )

B. 计算。

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

6米-5米=(     )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     )厘米

板书设计
课    题

练习四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1厘米、1米的直观认识。

2. 提高学生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技能。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不断提高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技能。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按要求进行指定的测量。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复习导入

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有关知识,谁能给大家说说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

2.在前面的学习中,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不知道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 完成教材56页第1题。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自主完成。

(2)指名汇报结果

(3)指名检查、验证汇报的结果是否正确。

(4)指名说一说每小题的测量方法

(5)小结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完成教材56页第2题。

(1)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填写

(2)汇报交流后的结果

(3)评价刚才的结果是否正确

(4)说一说填写的原因

(5)小结:选择恰当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2)量一量,画一画。

学生自主完成56页第3题

(3)做一做,量一量。

1. 完成教材57页第5(1)

读题,说一说在摆一摆、量一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内合作完成测量。

2. 完成教材57页第5(2)

①随意选择5位同学上讲台手拉手站成一排。

②在讲台上用卷尺测量这5名同学手拉的队伍一共有多长。

③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3. 完成教材57页第5题(3)

①指名一个学生从自己作为处走到讲台处。

②估一估长度。

③用老师的卷尺量一量。

(4)读一读。

1. 指名读一读教材第57页第6题的内容。

2. 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用“尺”或“寸”计量物体长度的事例。

3、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

作业设计A.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大树高约8(     ) ②操场跑道长约100(     )  ③文具盒长约25(     )

④床的长度大约是2(     )  ⑤小华今年7岁了,身高约1(     )20(     )

⑥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     )。伸开两臂的长约是1(     )。

⑦讲台的高大约是80(     )。门高约2(     )20厘米。

B. 判断题。

①大人一步长5米。

②铅笔长约15厘米。

③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

④火车每小时行驶900厘米。

⑤操场跑道长100米。

板书设计

文档

长度单位教案

课题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难点: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PPT、书、铅笔、尺子、橡皮。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1、情境引入1.说一说。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2.揭示课题: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2、组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