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基坑南北边长约300米,东西边长约70米,基坑已开挖至-4.5米。
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三层φ140锚杆支护。
锚杆间距1.5米,排距东侧1.4米,南侧1.2米。
锚杆分锚1和锚2两种,要求抗拔力分别为10T和20T。
锚杆总计733条,延米。
二、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揭示,场地自上而下共划分为6个层,9个亚层。地质条件如下:
时代成因 | 层 号 | 名 称 | 厚度(m) | 顶板埋深(m) |
Qml | ①-1 | 素填土 | 0.4~2.1 | 0 |
Qpd | ①-2 | 耕植土 | 0.4~2.2 | 0~2.0 |
Qal | ②-1 | 中密、密实粉土 | 0.9~4.5 | 0.9~4.3 |
②-2 | 可塑粉质粘土 | 0.4~3.6 | 2.1~4.3 | |
②-3 | 松散稍密粉细砂 | 1.1~4.4 | 2.2~5.5 | |
②-4 | 稍密中、粗砂 | 1.1~2.6 | 2.1~4.1 | |
Qdl-el | ③-1 | 可塑粉质粘土 | 0.7~5.1 | 4.1~8.0 |
③-2 | 中密、密实粉土 | 1.2~7.0 | 4.2~8.0 | |
③-3 | 硬塑坚硬粉质粘土 | 1.5~2.95 | 5.45~7.5 | |
K | ④ | 强风化粉砂岩砾岩 | 0.25~11.9 | 4.7~12.15 |
⑤ | 中风化粉砂岩砾岩 | 0.7~10.4 | 8.5~20.0 | |
⑥ | 微风化粉砂岩砾岩 | >9.3 | 9.0~>21.3 |
1.锚杆大样
采用4φ25做成井字架与锚杆头焊接,焊缝的宽度和厚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2.锚杆一览表
锚杆位置 | 条 数 | 类 型 | 长度(m) | 角度(°) | 20MnSi钢筋 |
南侧上层 | 198 | 锚1 | 12 | 30 | 1φ25 |
中层 | 197 | 锚1 | 12 | 30 | 1φ25 |
下层 | 196 | 锚1 | 10 | 30 | 1φ25 |
东侧上层 | 49 | 锚1 | 12 | 30 | 1φ25 |
中层 | 47 | 锚2 | 20 | 20 | 1φ40 |
下层 | 46 | 锚2 | 16 | 20 | 1φ40 |
总 计 | 733 |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钢筋、水泥和砂。
1.成孔
钻孔直径为φ140。
南侧上、中两排用人工成孔。
东侧三排及南侧下排用300型地质钻机成孔。
2.插入锚杆
锚杆采用20MnSi钢筋。
插入钻孔的锚杆要求顺直,并应除锈。
插入锚杆时应将灌浆管与锚杆钢筋同时放至钻孔底部,锚杆插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95%。
3.灌浆
灌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采用中砂,要过筛,配比为:
水:灰:砂=0.4:1:0.2 (重量比)
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
灌浆前应先洗孔。
砂浆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地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
五、施工设备
地质钻机6台,钢筋切断机1台,电焊机3台,砂浆搅拌机5台(2台备用),压浆泵6台(3台备用)。
施工场地布置如下图:
六、施工人员安排
工地负责1人:
工程师
技术负责3人: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施工员5人: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质安员1人:
助理工程师
试验员1人:
助理工程师
材料员2人:
电工2人。
电焊工3人。
机修工3人。
钻机每台4人,6台共计24人。
浆液搅拌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灌浆机每台3人,3台共计9人。
人工成孔40人。
七、安全施工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设置专门的质量安全员,建立安全制度,严格按国家有关安全规程施工,管理人员要带头以身作责,杜绝安全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穿戴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成立以工地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以便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工作。
八、质量检验
每批材料到达工地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进行验收试验。
验收应按1.2倍设计荷载作抗拔试验。共抽3组,每组3条,锚杆质量的合格条件为:
PAn≥PA
PAmin≥0.9PA
即:
每组试验锚杆抗拔力平均值 ≥ 该组锚杆设计锚固力
每组试验锚杆抗拔力最小值 ≥ 0.9倍该组锚杆设计锚固力
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应加密予以补强。
九、施工进度计划
全部工程在28个工作日内完成。
0 10 20
施 工 准 备 | - | - | - | |||||||||||||||||||||||||
南侧上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层(10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侧上层(1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层(20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层(16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