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0:29
文档

201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天津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2.【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资源。3.【答案】B【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4.【答案】C【解析】可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
推荐度:
导读天津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2.【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资源。3.【答案】B【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4.【答案】C【解析】可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
天津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2.【答案】D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资源。

3.【答案】B

【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4.【答案】C

【解析】可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富含蛋白质。

5.【答案】B

【解析】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合成材料及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6.【答案】A

【解析】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7.【答案】D

【解析】当溶液的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大于7时,呈碱性。利用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对所测定或记录的进行判断。

8.【答案】B

【解析】A、读取量筒内液体时,视线与液面平行;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不要伸入到试管内;D、根据倾倒液体的正确方法判断。

9.【答案】D

【解析】A.碳酸钙与空气中的气体不反应,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易挥发,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易吸水,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质量增加,该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a处得水的成分,c处水的成分,分析得出b处水的成分,根据离子和物质的共存进行分析。在a处得水中有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而到c处的水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7,而没有其他的离子,说明没有了氢氧根离子,要除去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b处就需要引入钡离子和氢离子,由于后来对应氯化钠,所以乙厂的阴离子应该有氯离子,而甲处对应的应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A.镁离子只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而不会除去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虽然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但是还会引入根离子,故B错误,C.钡离子会将硫酸根离子沉淀,氢离子会中和氢氧根离子,同时阴离子为氯离子。故C正确,D.镁离子会将氢氧根离子除去,不能将硫酸根离子除去,故D错误。 

二、选择题

11.【答案】AB

【解析】A.根据固体溶于水的现象来分析;B.用稀硫酸会将氧化铜除去;C.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D.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助燃。

12.【答案】BD

【解析】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钾不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碳酸氢铵是碳酸盐,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铵不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反应。A.水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B.熟石灰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故选项正确;C.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硫酸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由反应过程可知,亚硫酸钠可以循环使用;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4.【答案】D

【解析】A.纵坐标是质量而不是体积;B.开始的值应小于7,加入过量碱性溶液应该大于7;C.刚开始时温度低,不会有氧气生成;D.生成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成反比。 

15.【答案】CD

【解析】A.题目未交待两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B.第一次蒸发前溶液不一定饱和;C.根据溶液稀释的计算可得;D.将氢氧化镁与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稀硫酸中,氢氧化镁、氧化镁都会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求溶质质量。

三、填空题

16.【答案】(1)生石灰;

(2)活性炭;

(3)盐酸;

(4)氦气;

【解析】(1)生石灰廉价易得,且无毒、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2)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3)可以用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4)充入霓虹灯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稀有气体的用途。 

17.【答案】(1)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2)3;

45

【解析】(1)利用元素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蔗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11个O原子构成;

18【答案】(1);

8;

阳离子;

(2)

【考点】(1)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阴阳离子的形成;

(2)Al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答案】(1);

(2);

(3);

【解析】根据丙在空气中含量可以看出,丙是氮气,戊为紫红色金属,所以戊就是铜,农业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G是氨气,甲和氮气会合成氨气,所以甲就是氢气,A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就是水,乙是氧气,氧气和铜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H是氧化铜,D和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氧化钙,B高温会生成氧化钙,所以B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丁是碳,E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四、简答题

20.【答案】(1);

(2);

(3)

21.【答案】(1)氮;

(2);

(3);

【解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2)根据对化学家侯德榜的了解结合题给的信息,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22.【答案】(1);

(2);

(3);

【解析】加过量稀硫酸后生成无色气体,根据化学式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碳。蓝色溶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加入一定量铁粉后,得到的固体D中一定含有铜单质,向固体D中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E生成,因此固体D中一定存在过量铁粉,气体E为氢气。

23.【答案】(1)40;

(2)乙;

甲;

丙;

(3)40;

(4)丙;

(5)小于30°C

【解析】(1)从图中可找出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2)在图中找出对应温度时溶解度大小顺序;

(3)甲乙两曲线交点横坐标即为溶解度相同的温度;

(4)根据甲、乙、丙三条溶解度曲线的走势即可判断;

(5)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此时物质的溶解度,并在曲线上找出所对应的温度。 

五、实验题

24.【答案】(1)8;

(2)B;

(3)⑤;

(4)溶液;

8%

【解析】(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一定量溶剂所需要加入溶质的质量;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称量所需固体质量,应先放好砝码,再加固体;

(3)配制溶液不需要酒精灯;

(4)标签上应注明是何种溶液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

25.【答案】(1)试管;

(2);

BD;

(3)A;

②;

(4)BC

【考点】(1)仪器的识别;

(2)实验室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

(3)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集气瓶装满水时收集气体应从短管进入;

(4)运用极值法,假定4.8g均为其中一种金属,所得稀硫酸质量分数的中间值即为可能的质量分数。

26.【答案】(1)氯化镁;

(2)漏斗;

(3)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4)无气泡放出;

没有

(5)蒸发;

(6)

【解析】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氯化钙。

(1)加入氢氧化钠,可除去氯化镁;

(2)过滤所需的仪器还有漏斗;

(3)根据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4)B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盐酸后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盐酸滴加过量,会在蒸发阶段先蒸发出去,不会对精盐成分造成影响

(5)利用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六、计算题

27.【答案】的质量:

中的质量:

炼出的生铁质量:

答: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98%的生铁质量是2285.7t。

【解析】利用赤铁矿石的质量与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根据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铁的质量。

28.【答案】设样品中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106      208       197      117 

x        y        19.7g      z 

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8%,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

【解析】(1)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可以计算出纯碱样品中的质量;

(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后生成的质量。由此可以计算出反应后溶质的质量=纯碱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文档

201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天津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2.【答案】D【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资源。3.【答案】B【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4.【答案】C【解析】可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