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和旅游为载体,利用田园山水景观,结合农村当地文化,如民俗文化、餐饮文化、酒文化等内容,吸引游人前来休闲参观、体验、品尝、健身、购物、渡假的新型农业。观光农业在我国出现较晚,雏形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当时为解决岛中农业的萎缩、农产品过剩、国外产品向省内倾销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农业发展要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的“三生”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浙江丽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主要开发了一些休闲山庄、乡村度假村和其他生态园等农业观光园,种类比较单一,形式简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形式居多。因此,迫切需要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做到重点发展农业,同时又不忽视旅游业发展方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对提高丽水知名度、创造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品销售、减少宣传成本、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和农民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1丽水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资源优势
1.1生态自然资源
丽水保存着浙江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1%,具有生态环境优势,被誉为“华东最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地”。境内地势高峻,跌宕起伏,有国家级凤阳山—百山祖及省级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省级风景名胜4处,森林公园7处,还有古代、近代的人文景观,以及许多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等。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山脉、地势的影响,全市气候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域性和垂直差异性,为发展多样性、多层次、多品种的生态立体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丽水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独特的生态优势形成了丽水特色农业。该地区物产丰富,主要名特优农产品有香菇、木耳、笋干、茶叶、柑桔、杨梅、雪梨、黄花菜、缙云麻鸭、处州白莲、青田田鱼、松阳晒红烟等。1.2区位优势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东南与温州接壤,西南与福建宁德、南平毗邻,西北与衢州相接,北部与金华交界,东北与台州相连。丽水是浙西南的交通枢纽之一,属温州进入内陆省区的捷径通道。金温铁路贯穿市区,高速公路直通2.5h到杭州、4h到上海、1h到温州,至宁波、台州、衢州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金丽温铁路、金丽温高速、“两龙“高速、缙椒高速等已经开通,为丽水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创造了前提条件。
1.3旅游市场优势
2007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863.42万人次,与2006年相比同比增长33.62%,旅游总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长39.14%,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56万人次,增幅48.14%,旅游外汇收入1.亿美元,增幅51.8%;国内旅游人数855.86万人次,增幅33.15%,国内旅游收入36.90亿元,增幅38.67%。近年来,随着丽水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双休日进行农业观光的本地游客也越来越多。
1.4地方文化优势
丽水遗址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农村有些地方保留着民间历史街区、民俗文化、婚嫁习俗、民间节庆、特色小吃、农耕文化、民间手工艺等民间文化,丰富了观光农业旅游的内涵。摄影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汤显祖文化、畲族风情、木制玩具文化、香菇文化等文化形式具有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5农业产业多样化优势
近年来,全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域优势特色农业新格局逐渐形成,食用菌、水干果、名优茶、高山蔬菜、笋竹林、畜禽、水产养殖等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主导产业日益显现。通过“育新龙、扶大龙、引外龙”等办法,扶持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产品产地市场,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53家,其中竹木加工类33家、食用菌类29家、茶叶类25家、果蔬类16家、畜禽类15家、其
丽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研究
韩远彬
(浙江丽水学院园林系,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通过对丽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建设调研,分析了丽水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具有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对策;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2-0275-02
Study on Eco-agriculture Sight-seeing Fourism in Lishui City
HAN Yuan-bin
(Landscape Department,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323000)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eco-agriculture and sight-seeing trip of southwest Lishui in Zhejiang,the resources advantage was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plan and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were brong up.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resourse advantage;countermeasures;Lishui Zhejiang
作者简介韩远彬(1978-),男,江西铜鼓人,讲师,工程师,从事风景
园林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9-03-28
工作研究
275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2期
!!!!!!!!!!!!!!!!!!!!!!!!!!!!!!!!!!!!!!!!!!!!!!!
(上接第274页)
富,通过技术上帮带、物质上帮助、资金上扶持等办法,开辟了依靠科技扶贫的新路。如张庄乡唐庄村食用菌研究会积极开展对贫困户传、帮、带活动,对贫困户免费送菌种,并且根据食用菌不同的生长季节,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交流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大多数栽培户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上。
2.6作为的助手,有利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许多地方的、十分重视农技协工作,把农技协
工作与发展当地经济结合起来抓,并不断推广农技协的新技术、新品种,对科技致富能手从经费、物资和精神上给予大
力支持。农技协成为了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带动了农民
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质,使农村的经济发展、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7作为党和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农技协是党和领导下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技协的
成立,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大舞台。通过在农技协的锻炼,一批思想觉悟高、有文化、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青年农民脱颖而出,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科技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类35家。
2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对策措施2.1
扶持,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要把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规划纳入全市社会经
济发展规划,确定观光农业客源主要来自周围区域城市,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出游动机、心理需求、饮食习惯、民俗风情、行为特征等作详细的规划调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牵涉的部门众多,需要出面做好领导和协调工作,对建立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资金上做一定的扶持,设立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观光园发展的资本。同时,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个人或企业在资金上给予一定帮助,对项目建设困难的鼓励外商投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形式参与规划建设,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农业资源整合、土地流转、工商注册等方面做好上的支持。在发展过程要将生态、农业、生活、文化等方面有机融合,对农村的从业人员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培训,制订一系列地方法规规范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突出乡村文化与生活风貌的内涵,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建立完整基础数据库,大力宣传生态农业旅游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越来越普
及。建立餐饮住宿预约、土特产品购物、旅游观光的农村风貌网等,设定专门的部门管理,同时大力借助新闻媒体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对优秀的农家游、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农业村等进行对外旅游交流,形成具有价值的旅游品牌。
2.3以农为本,强调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
体、农村为特色的原则,把发展农业、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农村生活,品味农村。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科学发展,不能破坏农村土地资源、污染农村环境,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丘陵、河湖、山体、植物等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让纯朴的农村风貌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体现农村独特景观。
2.4开发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较强的旅游项目
从目前丽水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来看,主要以休闲山庄、
乡村度假村和其他生态园这些农业观光园形式居多,种类比较单一,形式简单,档次也比较低,不能适应现代都市旅游者的需求。在开发过程中要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形成完整的休息、娱乐、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在娱乐方面要让游客体验更高的旅游享受,开发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丽水当地的民俗文化,让游客参与有关的文化性表演,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利用和塑造地形或其他娱乐设施,让游客更多地参与健身项目,比较刺激地体验大自然的生活。
2.5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培育品牌,举办多样式节日农村农业资源优势独特,每县市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的资源、气候环境多等自然和生态优势,构筑立体式、生态型的特色优势块状农业体系。培育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缙云蚕桑、稻田养鱼等区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把全市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举办多样式的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促进丽水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通过种植业也可发展一定规模的时令花卉树木,办时令花卉节,如:桃花节、梨花节、樱花节等,促进农民增收。
2.6强化服务,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实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规范产业
内部经营、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业素质。规范行业竞争、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加强对休闲旅游业的质量控制,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重视对从业人员的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纳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组织有关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与服务、风土人情、诚信知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标准,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中介机构等约束和管理机构,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使其真正体验到“在自己家”的感觉。
3参考文献
[1]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97-98.
[2]徐斌,杨莉勤.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J].现代农业科
技,2007(3):125-126.
[3]张建国,俞益武.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
学院学报,2006,23(5):581-587.
[4]林秀琴.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探索,2002(1):39-41.[5]孙钢.新世纪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大思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6]赵恒伯.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工作研究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