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中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前景比较
任务起止日期 2012 年 12 月20 日 至 2013年 05 月 20 日 |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及参考文献: 在这个不断闪变的时代,一切都不再是一成不变,乡村不再只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的,也是那些厌烦了都市喧嚣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士的世外桃源。作为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产物,乡村旅游已成为中上层社会的一种休闲放松的奢侈消费,也逐步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周边地区主要经济开发项目。尤其在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更是成为一种体验旅游的锁定目标。 但是,由于本身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乡村旅游更晚,这使得目前尚处于尝试摸索阶段的中国乡村旅游存在很大的缺陷和障碍。对此现象,很多学者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邹统钎 (2008) 在其《乡村旅游 理论·案例》一书中指出:“在许多人看来研究乡村旅游层次不高,太土太俗。其实,富人与贵族才是乡村旅游的始作俑者,即使是当代许多艺术家,也都纷纷在乡村寻找自己的“second home””。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物欲充斥的时代,人们渐渐开始寻求精神家园,这就使得乡村旅游更具有发展前景。此外,众学者还纷纷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研讨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未来。如:2006年,戴斌,周晓歌,梁壮平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众学者的不懈努力将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奠定扎实理论基础,使中国乡村旅游的实践发展有理可依。那依旧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乡村旅游如何能够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扎根发芽,我们又该如何向发达国家学习发展乡村旅游之道。这不能只依靠理论,更要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借鉴的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之道。 依据目前有限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本文将从发展模式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中国黄山古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美国乡村旅游战略规划来研究中美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方向的异同,进而归纳总结出中国乡村旅游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在促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反面尽一点绵薄之力。 Hall, D., Roberts, L. & Morag, M. (2003). 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sm. Great Britain: Ashgate Publishing. Boniface, B., Cooper, C. (2005). Worldwide destinations: the 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 (4th ed.). Italy: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邹统钎. 乡村旅游: 理论·案例分析[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戴斌, 周晓歌, 梁壮平.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16-23. |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