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
二、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案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为本,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四、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认识老班长,完成自学表格。
外貌 | 感受: | |
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 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 |
事情 | 神情、动作 | 感知人物 |
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 |
.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 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 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 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
1、老班长的外貌描写有哪些?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党员。
2、课文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动?抓住细节,说出理由。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2、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永远离开了我们,可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留下来了,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是:
。
3、深情朗读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
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金子般可贵的品质
15《金色的鱼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单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认识老班长,完成自学表格。
外貌 | 感受: | |
事情 | 神情、动作 | 感知人物 |
1、老班长的外貌描写有哪些?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文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动?抓住细节,说出理由。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1、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2、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永远离开了我们,可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留下来了,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是:
。
3、深情朗读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