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以20KW和500KW逆变器为例构建1MW光伏系统的成本和系统特点的分析。
20KW | 500KW |
组串式逆变(无隔离变) | 集中式逆变 |
不需要汇流箱,直流输入细分到每一串; | 需要汇流箱,集中汇流必要时需要分级汇流以节约直流电缆; |
直流侧布线简单,分布式就地并网;直流电缆短,成本低; | 直流侧布线相对复杂且距离长,必要时需要配置多级汇流,成本相对较高。 |
交流侧电缆连接距离长,每个逆变器需要一个交流断路器,可就地并网或交流汇流并网。 | 交流侧到变压器距离很短,线损小,交流布线简单成本较低。 |
输出三相交流400V,可以直接低压并网,不需要隔离变压器。 | 输出三相交流315V,两台逆变器配合一台隔离变压器。 |
防护等级IP65不需要另建电气室,就地安装在电池板后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节省了基建成本和空调费用。 | IP54 需要置于电气室内。 |
免维护,自然冷却。 | 需定期维护,液冷+风冷双冷却系统。 |
宽泛的直流电压输入范围和MPPT运行电压范围;最高效率98.2%。 | 最高效率98.2%。 |
维护方便,需要时直接更换整个逆变器,安装便携。 | 需专业维修。 |
50个MPPT追踪精度非常高。 | 2个MPPT追踪精度一般。 |
宽*高*深 535mm/601mm/277mm; 重量:41.5KG | 宽*高*深00mm/2000mm/600mm; 重量:1700KG |
1,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和每日发电时间直接关系到发电量即电站收入,重要性自不必赘述。
2,至于到底选购集中式逆变器还是组串式逆变器,须根据现场实际工程及组件情况选购最合适的逆变器,例如环境温度高时,要注意散热设计建议考虑500KW逆变系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情况下要更高的发电量建议考虑20KW逆变系统。在比较分散的条件希望就地并网,建议考虑333KW逆变系统。
3,选择可靠性高的逆变器, 若选择安装在户外,防护等级须是IP65及以上,且要确保其相关测试机构及测试报告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4,逆变器的运行对其散热设计及性能要求很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逆变器运行的稳定性,光伏电站运行中由于逆变器散热而引起的故障和事故已屡见不鲜。
5,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站的要求及相关的电气技术应运而生,需要逆变器有多种和先进的通讯模式及数据记录和整理能力,为了便于电网调度管理,逆变器的功率须是可调的。
6,现如今国内市场集中性逆变器占了绝大部分,不过从全球市场来看,由于组串式逆变器的诸多优点,组串式逆变器在整个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内光伏市场越来越成熟,运营商对逆变转换效率及整个逆变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组串式逆变器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