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I.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的“宋祖”是指( )
A.刘邦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杨坚
2.宋元时期统治今天“北京”一带的政权是( )
A.北宋B、西夏 C.金 D.南宋
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元,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擅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4.“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吴
D.赵构
5.右图是坐落在银川市西郊的贺兰山下中国现存规模最大、
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与北京的明十三陵、
河南巩县的宋陵相当。王陵中独特的陵塔有“东方金字塔”
的美誉。对它的考察.可以为我们寻找哪一个王朝的历史踪
迹提供佐证( )
A辽 B.西夏 C 元朝 D.清朝
6、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B.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加剧
8.“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9.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一与铜钱在市场上井用
10.“(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栗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
11、瓦子和勾栏的产生,都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的状况。下列有关瓦子和勾栏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12.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13.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
A.隋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
14.下列节日配对正确的是( )
A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一——元宵节‘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
D.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
15.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16.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7.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
A 。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8、《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马可·波罗在下列哪一朝代来到中国 ( )
A 、唐朝 B.宋朝 C 元朝 D.明朝
19.研究历史,探求“第一”,除具有学术价值外,也是颇有趣味的一件事。试问下列有关中国历史上‘第一”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A 、唐朝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 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王朝是汉朝
C 、玄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沟通中西的人D.在元朝时第一次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20.某研究生止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下列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③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 区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一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①
22,仔细观察右图,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图中间的“?”处应该
是我国哪一个民族( )
A.藏族
B.回族
C.壮族 D 苗族
23.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
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