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烤烟气候对烟叶品质影响综论*
黄中艳1,朱 勇1,邓云龙2,王树会2,邵 岩2
(1. 云南省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2.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 玉溪 653100)摘 要:基于近年来最新研究和相关文献,应用生态学、气象学和烟草栽培学理论论证和提炼云南烤烟气候独特性,解译云南烟叶品质风格特点的气候成因,概论云南烤烟气候优势和不足。相比国内外优质烟区,云南烤烟生长季内光、温、水三因素在总量上无任何优势,但在大田生长前、中、后期的光、温、水时段分配和匹配上颇具独特性,是云南烟叶含糖量较高、烟碱和氮含量适中、石油醚提取物偏低、钾氯含量不高的气候成因;中高海拔区光照对温度的补偿效应和较高的温度有效性,以及地膜覆盖栽培的增温效应,是云南烤烟种植海拔上限高和适宜植烟面积大的重要原因。关键词:烤烟;气候;烟叶品质;云南文章编号: S162.54 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f Yunnan Climate Influence on Tobacco Leaf Quality
HUANG Zhong -yan 1,ZHU Yong 1,DENG Yun -long 2,WANG Shu -hui 2,SHAO Yan 2
(1. Yuxi Zhongyan Tobacco Seed Co .,Ltd .Yuxi 653100,China ;
2. Yunnan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Yuxi 653100,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w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the theories in crop ecology ,meteorology and tobacco planting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and abstract the peculiarities of tobacco climates in Yunnan ,to interpret and outline the climatic causes of tobacco quality style form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imates for tobacco growing in Yunnan .Yunnan has no advantage in the gross of major climatic elements such as sunshin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but its climates are unique in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matching for sunshine duration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during tobacco growing season .These peculiarities resulted in the higher level of sugar ,moderate level of nicotine and nitrogen compound ,les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and potassium as well as less chlorine in tobacco leaves produced in Yunnan .The compensatory effect of sunshine duration on temperature enhances the validity of temperature in tobacco growth ,and covering with plastic sheet in planting ridges kept or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areas with medium or higher elevation in Yunnan .These conditions permitted tobacco could be planted in higher altitude zones and there are more suitable tobacco growing areas in Yunnan .
Key words :Flue – cured tobacco ;Climates ;Quality of tobacco leaf ;Yunnan
收稿日期:2007 – 12 – 31;修回日期:2008 – 03 – 07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IT07)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项目(04A10)作者简介:黄中艳,男,壮族,广西横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分析和农业气候应用开发研究。
E – mail :qbk@vip.163.com
云南是全国烟草大省,烟叶品质问题是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烤烟种植气候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生态因素[1 ~ 3]。但一直以来关于云南气候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都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影响机理仍模糊不清。本文基于近年来的最新探索(含2004年云南植烟样点数据分析[2,3])和相关文
92第4卷
献资料,应用生态学、气象学和烟草栽培学理论,综合论证和提炼出云南烤烟气候的独特性,解译云南烟叶品质风格特点的气候成因,概论云南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烟叶质量、做好云南烤烟气候开发和烟草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云南烤烟气候特性
1.1 烤烟大田生长期光、温、水的时段分配和匹配
根据最新文献[3],云南烤烟大田期平均气温比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烟区分别偏低4.7,0.4,0.5 ℃,其中大田中后期平均气温偏低幅度更大[3];大田期总日照时数云南仅比巴西烟区略多,但大田中后期、大田后期日照时数比国外三大烟区偏少>25% ~ 45%[3];大田期各阶段降水量云南均比国外烟区偏多>20% ~ 35%[3]。但云南烟区大田前期气温比巴西烟区略高,与美国和津巴布韦烟区差别小[3];大田前期日照时数比巴西、美国烟区分别偏多63%,36%[3]。
与国内13个省区对比[3],云南烟区烤烟大田期平均气温在国内烟区中属典型偏低[3];大田期日照时数为国内烟区的中等水平[3];大田期降水量在全国烟区中属中等偏少[3]。烤烟大田后期平均气温云南烟区几乎为全国最低,大田后期日照时数云南烟区则为全国最少[3];大田后期降水量云南在全国烟区中为中等偏多[3]。但大田前期云南光热条件占显著优势[3]。
与国内外烟区对比,云南烤烟大田生长期、大田中后期或大田后期的日照和热量条件在总量上不占优势[3]。就烟区气候平均状况而言,云南烤烟气候的独特性不在于烤烟生长季或大田期光照、热量和降水量总量的多少,而主要表现为烤烟大田前期“多光少雨气温偏高适宜”和大田中后期(尤其后期)“少光多雨气温偏低”两种截然不同气候类型的时段匹配[2,3],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大田前期和后期反差大,温度前、中、后期变化平缓的特点[3]。
1.2 光温补偿效应和温度的有效性
气温日较差和地面—空气温度差都是分析温度的农业有效性的重要指标[4,5]。烤烟大田生长期云南烟区各地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且夏季地面—空气温差值和太阳总辐射量正相关特别显著[6]。对纬度相近的两地而言,相同时段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值主要来自日照时数的差别[6]。
山地气候中气温日较差一般随海拔高度是有规律变化的[7],但云南夏季气温日较差受日照、雨量
影响更大(45站7 ~ 8月平均日照时数与同期气温日较差相关系数0.700 4),且地面—空气平均温度差、最高气温和最高地温都与日照时数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6]。故云南盛夏期间,日照多的地方,地面—空气温度差和气温日较差都大;反之亦然[6,8]。
光照对温度的一般补偿效应为:日照时数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地温和气温升高[9](因此白天温度高、气温日较差和地面—空气温度差大);从而在气温低于生长最适宜温度时提高光合效率和光合积累[4,5]。但云南15 cm 地温与地面温度相关系数为0.982,较高的地温对烤烟的生长和根系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5,10](Osmond D.L.等研究认为,影响烟草生长的温度因素主要是根温)。
而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温度不是气温和地温,而是作物的体温[5],即叶温。作物叶温既趋向于环境温度(气温)又常常显著偏离于气温[5]。根据有关试验研究,在气温不高的湿润或半湿润条件下,晴天中午和下午(风速偏小时)作物叶温一般高于气温1.0 ~ 2.0 ℃以上,并且随太阳光照强度增大或太阳直射时间延长,叶 – 气温差值有明显增大的趋势[11]。云南中高海拔区夏季晴天11 : 00 ~ 16 : 00(地方时)气温≥22.0 ~ 25.0 ℃,太阳光直射的叶片其叶温可升高至≥23.0 ~ 26.0 ℃,比较接近生长最适宜温度,有利于烤烟快速生长[4](见图1);同时由于气温偏低和夏季气候湿润,较高海拔烟区烤烟极少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中海拔区偶有出现但时间短)[12],因此气温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人们常常忽视这种光温补偿效应。低海拔区夏季作物的光温效应则明显不同:夏日晴天中午和下午较长时段内气温≥27 ~ 29.0 ℃,而烤烟生长最适温度为28 ℃;此时即使叶温比气温高,对烤烟光合作用也无任何促进作用,还由于较高温度下呼吸消耗加大而减缓生长速率[4,5,13](见图1)。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夏季晴日高温下,烤烟蒸腾作用大大增强,叶—气温度差也加大,而烟田土壤水分状况一般难以维持作物较长时段持续强烈的蒸腾耗水,烤烟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不可避免[12,14]。由于低海拔区日间高温持续时间长,光合作用“午休”时间也大大延长;烟叶还因此易受高温灼伤和高温逼熟等危害[13,15],即出现“高温负效应”。
1.3 地膜覆盖的温度效应
近几年云南地膜烤烟面积已占植烟总面积1/3
93
第1期
以上,海拔1 800 m 以上烟区都普遍应用地膜覆盖 栽培[1]。它是云南较高海拔区(海拔1 950~2 200 m ) 可否经济种植烤烟和确保烟叶品质的关键技术[1,3]。其增温效应事实上已成为云南烤烟气候独特性的重要一面。
根据有关试验研究,在各种类型天气下,无论是田烟还是地烟,烤烟地膜栽培一般都能提高烟田地温约1.0~5.5 ℃[1,16],以晴天日照充足的天气增温效果最佳;同时,由于地膜内外温差存在,地膜覆盖的墒面本身成了烟田中的热源,可使整块烟地
田间气温升高0.3~3.1 ℃(依天气条件有别) [1,16]
。
地膜覆盖栽培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云南烤烟经济种植的海拔上限(某些区域达2 300 m );部分热量条件偏差地区的植烟气候适宜性得到根本性改变[1,17];较高海拔烟区烤烟生育期显著缩短,“两头低温、中间高温不足”的不利影响得到缓解[1,17]。
2 云南烤烟气候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2.1 云南烤烟大田中后期太阳直接辐射比散射辐
射重要
相同时段内云南各地作物光合有效辐射量均与日照时数成显著正相关(见图2),而散射辐射量与日照的多寡相关不显著[6]:无论多日照还是寡照天气,太阳散射辐射量差别不大[6],较容易满足作物的需求。但只有在多日照天气下光合有效辐射量更能满足烤烟等喜光作物的需求[4,5]。
夏季晴天中午太阳辐射最强烈时自然露地的光照强度可达10万lx 左右[18],而阴雨天的光照度
仅为晴天的20% ~ 25% [18]
。一般作物的正常生长
需要1.8 ~ 2.0万lx 的光照条件[18]。据刘雪松等人研究测定,大田期烤烟的光饱和点为3.0 ~ 5.0万lx [18],但这仅仅是对烟草离体叶片测定的结果;但实际上,在l0万lx 的强光下,若烟田土壤保持湿润供水,成熟期的烤烟群体烟叶的净光合速率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18],因为成熟期烟田叶面积指数大,烤烟群体中、下层部位光照率仅为40% ~ 60%,10% ~ 40%[19](很难达到光饱和点)。乔新荣等试验研究认为,在夏季晴天自然光照强度为5.3 ~ 6.3万lx 的全光照下生长的烤烟,其烟叶品质比其他遮光处理的都明显好[20]。另有研究认为,云南强光照引起的烤烟光合作用“午休”现象只出现在中低海拔区夏日中午前后[12],但中海拔区持续时间较短[12]、并仍以全天晴空自然光照下全日净光合速率最高[12,20]。
文献普查说明,强光照导致烤烟叶片灼伤等危害总是发生在较高温度相配合的前提下。云南中高海拔烟区7~8月晴天中午光照强度很少≥8万Lx ,偶有出现其持续时间也短;夏季中高海拔烟区气温还显著偏低(极端最高气温低于32 ~ 33 ℃),并且雨量丰沛、湿度大[8,22]。可见夏季云南中高海拔烟区强光照引起的不利影响极小。
另一方面,津巴布韦、巴西烤烟种植区纬度、海拔均比云南的略偏低,两国烟区平均气温都比云南烟区高、大田中后期日照时数明显偏多[3] ,即烤烟大田中后期其太阳光照度和总辐射量显著大于云南烟区[3]。但两国(尤其是津巴布韦)烟叶品质
图1 植物光合作用、生长与温度关系
Fig. 1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growth rate for plant (引自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
)
图2 云南7 ~ 8月日照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
Fig.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shine duration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for plant photosynthesis
during July – August in Yunnan
(日照时数为实测,
光合有效辐射量源自理论计算)
黄中艳,等:云南烤烟气候对烟叶品质影响综论
烟 草 农 业 科 学
94
第4卷
享誉全球。可见,烤烟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若无较高温度相配合,即使成熟期光照较强烈、日照时数多,对烤烟烟叶品质的不利影响极小。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导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4,5]
。虽然光谱成分差异对烤烟品质有影响,但没必要强调烤烟大田中后期或成熟期散射辐射的重要性。相反,云南大田中后期(尤其成熟期)日照时数典型偏少,其对烟叶品质的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的。2.2 云南烟叶含糖量、糖碱比值与气候关系 众所周知,云南烤烟烟叶总糖、还原量含量和糖碱比值较高[3,23]。究其原因,4 ~ 5月云南烤烟移栽、伸根还苗和旺长,因地膜覆盖栽培抗旱移栽和烟田灌溉有保证,春旱对云南烤烟的总体危害较小,是烤烟根系发展和叶面积增长的重要时期,云南旬平均气温从18.0 ℃提升至21.1 ℃(全省站点平均),各旬日照时数为72 ~ 62 h ;良好的灌溉条件、适宜的温度(日本黑田昭等认为烤烟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0 ~ 38 ℃[24])和充足的光照条件很有利于烤烟大田前期根系伸长、地上部分良好生长[4,5,24]和烟叶糖分积累(图3)。6月上中旬是多数烤烟旺长期(20 ~ 30 d ),虽然旬日照时数降至49 ~ 45 h ,但旬均气温稳定提高至21.4 ~ 21.6 ℃;此时多数烟田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的70%以上,加之太阳高度角趋近最大,烤烟接受到的光合辐射量没有因日照时数的减少而锐减[5],其光合强度维持强势,糖分
积累继续得到保证[25]
。6月下旬(旺长末期或后期),烟田叶面积指数接近最大;此时一方面太阳高度角最大,即使云雨多造成日照减少,因光合有效辐射比重增大[1,8],大田烤烟群体净光合速率和糖分积
图3 云南烟叶还原糖含量与4 ~ 5月日照的关系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of reducing
sugar in tobacco and sunshine duration
from April to May in Yunnan (根据2004
年植烟样点分析)
图4 云南烟叶总氮含量与雨量、日照的关系
Fig. 4 Relationships between nitrogen content in tobacco and rainfall, sunshine duration in Yunnan (日照时数为实测,
光合有效辐射量源自理论计算)
累速度有所下降但保持较高水平。7 ~ 8月云南平
均气温20.9 ~ 20.5 ℃,空气相对湿度81%,即主汛期云南平均气温稳定偏低、空气湿度大,造成烤烟生理代谢强度较弱[4,5],烟株体内糖分分解转化率较低,烟叶糖分向根、茎部转移的速度和转移量减小。最终云南烟叶含糖量较高。
另一方面, 4 ~ 5月少雨多光照、气温适中偏高的“干燥型”天气气候,对烤烟大田前期烟碱、总
氮和蛋白质的积累起抑制作用[2]
。烤烟大田前期“多光少雨”与6 ~ 8月大田中后期多雨相匹配,很可能是云南烟叶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基本适中的直接原因[2](图4)。因此,云南烟叶含糖量高、烟叶糖碱比值和施木克值自然较高。
2.3 云南烤烟“清香型”风格与气候
云南、津巴布韦烟区和巴西部分植烟区均属低纬高原。津巴布韦和西巴烤烟大田中后期光热条件
好,其烤烟烟叶均为“浓香型”[1,3]
。福建烤烟大
田中后期平均气温比云南高,两烟区大田前期、后期的光、温、水匹配明显不同(温度平稳度差异也大),唯一共同点是大田后期“少光、多雨、湿度大”,但
烟叶品质风格同属典型“清香型”
[1,3]
。再者,河南、山东、湖南等地也因烤烟大田中后期日照较充足而盛产“浓香型”烟叶[1,3];烤烟品种K326在美国、
巴西、津巴布韦和中国河南等地种植出产的烟叶为
“浓香型”[1,3,26]
,但在云南、福建种植出产却为“清香型”
[1,3,26]。据有关研究,烤烟有两类致香型物质,第1类倾向标示烤烟为“清香型”:多酚类物质可赋予烟
95
第1期
气清甜香和烤香,并对香气质产生积极影响[27];类胡萝卜素是形成烤烟细腻、高雅、清新香气的主要成分[27];叶绿素的降解产物也对形成烤烟的清
香风格有积极的影响[27]
。第2类倾向指示烤烟为“浓
香型”:石油醚提取物是形成烟叶芳香气味的因素,其含量越高,烟叶的香气量越足[24];西柏烷类萜类物质是浓郁香气物质的典型代表,可作衡量烟叶表面分泌形成致香物质量多少的重要指标[27];美拉德(Maillard )反应(香气成分形成的重要过程)可产生烤烟调制后特有的浓郁香气[27]。
云南烤烟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不但比国外三大烟区烟叶含量偏低[23],也比河南、山东等含量低[2]。云南烤烟的美拉德反应物含量、西柏烷类
图5 云南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7月日照关系
Fig. 5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in tobacco and sunshine
duration in July in Yunnan
(根据2004年植烟样点分析
)
图6 云南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气温关系
Fig. 6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in tobacco and average temperature in July in Yunnan
(日照时数为实测,
光合有效辐射量源自理论计算)
在太阳光照强度上有一些优势,但不足以弥补大田中后期日照时数典型偏少的缺陷。2.4 云南烤烟钾氯含量与气候
烟叶钾含量因直接影响烟叶的燃烧性而备受关 注[24,29]
。根据正常气候年(2004年) 630个植烟样点的取样分析,云南烤烟中部烟叶平均含钾量为
1.68%(含量不高)[24]
;烟叶钾含量与土壤钾含
量相关不显著(不考虑施肥时);但土壤pH 值与烟叶钾含量负相关显著。云南耕地pH 4.5 ~ 6.5的微酸性土占67%,不同地域或土壤类型间变异较大[30],选择偏酸性土壤植烟确实可提高烟叶钾含量[31]。另一方面,作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的方式是被动的,植株体中的物质积累量与作物蒸腾作用强度密切相关[5]。烤烟大田中后期日照少、气
温偏低、湿度大,可降低烤烟蒸腾作用和其他生理代谢活动强度[4],显著减缓烟株从土壤中吸收钾素的速率,从而降低烟叶钾素积累量(见图7),是云南烟叶钾含量不高的气候原因。
云南烤烟烟叶氯含量偏低[23]
,2004年630个样点烤烟中部烟叶平均含氯量0.22%。大容量样点测试分析说明,云南大部雨季多雨,水溶性氯易因多雨淋溶耗失导致土壤含氯量偏低,同时大田中后期气候使云南烤烟蒸腾作用强度较弱[4],造成烟株从土壤中吸收氯素总量下降(见图8),很可能是云南烟叶氯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云南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是基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
萜类物质含量低于津巴布韦、巴西烤烟,但其多酚类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质体色素含量高于津巴布韦、巴西烤烟[23]。温永琴等研究认为,日照、雨量对云南烤烟多酚类物质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都分别为正、负效应[28]。2004年云南植烟样点测试分析说明,云南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7 ~ 8月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成显著正相关(见图5 ~ 6)。
众多论据说明,云南烤烟大田中后期(尤其后期)“少光多雨、气温偏低”,导致烤烟生理代谢强
度减弱,造成浓香型致香成分积累量显著减少[3,19]
;
以及低纬高原在光谱和光照强度上具有独特性,是导致其烤烟致香型物质含量不同、有利于形成独特“清香型”烟叶的主要生态学外因。云南低纬高原
黄中艳,等:云南烤烟气候对烟叶品质影响综论
烟 草 农 业 科 学
96
第4卷
图7 云南烟叶钾含量与6 – 8月日照关系
Fig. 7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assium content
for tobacco and sunshine duration in
the summer of Yunnan (根据2004
年植烟样点分析)
图8 云南5 ~ 8月日照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
Fig. 8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orine content for tobacco
and rainfall from May to Auguest (根据2004
年植烟样点分析)
及其协调性的[24,29,32]。综合分析认为,云南烟叶含糖量较高、烟碱适中、“清香型”和钾氯含量不高的品质风格特点,主要源于光、温、水总量适宜或基本适宜前提下,其气候要素时段匹配的独特性[3]
。大田前期“多光少雨、气温偏高适宜”,大田中期光照适中略少、光温水配置总体较好,提高烟叶含糖量和糖碱比值,同时大田前期气候抑制烟叶烟碱、蛋白质和总氮含量的增加;而烤烟大田后期“少光多雨、气温偏低”的气候主导云烟“清香型”风格的形成,有效降低烟叶糖分的转移和耗失,有利于蛋白质和含氮物的形成,并很可能是多数烟叶钾含量不高、氯含量偏低的重要原因[3]。
从平均气候而言,云南烤烟气候优势首先表现在大田前期和中期[3],即4 ~ 5月“多光少雨、气温较高”和6月光温水配置总体较好的气候。其次,烤烟大田生长后期“少光多雨、气温偏低”也是云南烤烟气候的优势,其卓越功效为主导云烟“清香
型”风格的形成[3]
。光温补偿效应提高温度有效性,是云南烟区气候的一大优势。中高海拔烟区大田中后期日照较多,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云南高原夏季热量强度欠足的缺陷,并在普遍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是云南烟区海拔跨度大(海拔上限高)、适宜植烟区面积大的重要原因。
气候的多样性[3,33]也是云南烤烟气候的优势。云南大部在烤烟气候上有共性,但气候区域性差异
和垂直层次差异都很显著[8,22]
。镇雄4 ~ 5月“少光”和7 ~ 8月“多光”、宾川春夏季持续“多光少雨”、广南5 ~ 8月持续“多雨多光气温稳定较高”等等,都与滇中主烟区气候不同,其烟叶品质都俱鲜明特色。云南烤烟气候的多样性对开发和创建特种烟叶基地意义重大。
考虑到烤烟大田后期气候明显不利于烟叶浓香型致香物质和钾含量的提高[3],烤烟大田后期“少光多雨、气温偏低”是滇西南烟区和滇中部分烟区
烤烟气候的不利条件[2,3]
。这是云南与国内外优质烟区气候的主要差别[3],也是云南烟叶在香气量和钾含量上不及国外优质烟[3,23]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贺升华,任炜.烤烟气象[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
[2] 黄中艳,邵岩,王树会,等.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含
量与其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312 – 317.
[3] 黄中艳,朱勇,王树会,等.云南烤烟内在品质与气候
的关系[J ].资源科学,2007,29(2):83 – 90.
[4] 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M ].北京:气象出
版社, 1991.
[5] 韩湘玲,曲曼丽.作物生态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1.
[6] 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料集[M ].昆明:云
南人民出版社,1984.
[7] 王宇.云南山地气候[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6.
[8] 王宇.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M ].北京:气象出
版社,1990.
[9] 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 ].北京: 高
97第1期
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许自成,张婷,程昌新,等.不同覆盖措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2):69 – 72.
[11]李强征,李国臣,于海业,等.温室内黄瓜叶温变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8):144 – 146.[12]李天福,王彪.不同光照处理对烤烟光合作用日变化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69 – 72.[13]王玉军,谢胜利,姜咏芳.光温条件对烤烟离体叶片叶绿素降解影响的研究[J].烟草科技,1998,(4).[14]蔡焕杰,康绍忠.棉花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用于缺水诊断研究[J].灌溉排水,1997,16(1):1 – 5.[15]李琦.凤阳烤烟质量与气象条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20(2): 194 – 197.
[16]贺升华,张凤全,吴嘉征,等.烤烟与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7]黄中艳,王树会,邵岩,等.云南烤烟气候及其基于GIS 的适宜性分区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
83 – 86.
[18]李天福,王彪.光照强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EB/OL].http://www.yntsti.com,2006 – 3 – 17.[19]蒋斌,田野,尚峰,等.黔西南日照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
建设论文集[C].2007.
[20]乔新荣,刘国顺,郭桥燕,等.光照强度对烤烟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5):
40 – 43.
[21]杨兴有.光照强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3.[22]秦剑,琚建华,解明恩.低纬高原天气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3]刘涛.进口烤烟与部分国产烤烟差异比较[N].东方烟草报.2005 – 12 – 28,2006 – 01 – 9,2006 – 01 – 15,
2006 – 01– 23.
[24]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5]石俊雄,陈雪,雷璐.生态环境对贵州烟叶主要化学成份影响初探[A].中国烟草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
议暨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26]试论郴州烟叶发展战略的战略抉择[EB/OL].http:// www.cyfk.cn/xxlr1.asp?ID = 6792,2007 – 5 – 8.
[27]周冀衡,王勇,邵岩,等.产烟国部分烟区烤烟质体色素及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1(2): 128 – 132.[28]温永琴,徐丽芬,陈宗瑜,等.云南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多酚类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02,28(2):103 – 105.
[29]朱尊权.烟叶的可用性与卷烟的安全性[J].烟草科技,2000,(8):3 – 6.
[30]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云南土壤[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31]黎成厚,刘元生,何腾兵,等.土壤pH与烤烟钾素营养关系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9,36(2):276 – 282.[32]杜文,谭新良,易建华.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烟叶质量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 2007,13(3):25 – 31.[33]胡雪琼,黄中艳,朱勇,等.云南烤烟气候类型及其适宜性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4):
563 – 568.
黄中艳,等:云南烤烟气候对烟叶品质影响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