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过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12:18
文档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过渡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的几点建议刚升入高一,学生普遍感觉数学难学,究其原因,高一数学在逻辑推理性,抽象程度和知识难度上比初中数学都加大了。特别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压缩,而高中数学在内容上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上却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斜坡,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首先,初中数学内容上的压缩与新教材内容上的处理,带来了一些这样的问题:目前正是教材的过渡时期,一些配套的练习册或辅导书还没跟上,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
推荐度:
导读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的几点建议刚升入高一,学生普遍感觉数学难学,究其原因,高一数学在逻辑推理性,抽象程度和知识难度上比初中数学都加大了。特别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压缩,而高中数学在内容上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上却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斜坡,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首先,初中数学内容上的压缩与新教材内容上的处理,带来了一些这样的问题:目前正是教材的过渡时期,一些配套的练习册或辅导书还没跟上,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的几点建议

刚升入高一,学生普遍感觉数学难学,究其原因,高一数学在逻辑推理性,抽象程度和知识难度上比初中数学都加大了。特别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压缩,而高中数学在内容上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上却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斜坡,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向高中的过渡。

首先,初中数学内容上的压缩与新教材内容上的处理,带来了一些这样的问题:目前正是教材的过渡时期,一些配套的练习册或辅导书还没跟上,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带来了困难;高一第一章集合的学习,因为没有解不等式的基础,对集合的训练深度提不上去,尤感明显的是一元二次函数初中讲的太浅,没有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余弦定理放到了后面,使得立体几何中许多练习题受此制约,学生综合训练水平下降,包括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也受此影响;物理教学中,一上来大量力的合成与分解也受到了制约。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不妨把一元二次不等式、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作为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内容先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弥补新旧教材交替产生的裂痕。

其次,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直观性强,结论又容易记忆,学生掌握比较好。但高中教材叙述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给高一学生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将高中教材初中化使用。如:多用教具,特别是空间几何体可用教具,有条件最好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从而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也增强了教材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多动手,刚开始,可以动手制作柱、锥、台体小模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关系,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多举实例,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特别是学到函数,学生普遍感觉抽象,我们可以举实例,比如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关系,讲到函数的应用时,多举有趣或结果令学生震惊的例子,比如要讲到“指数爆炸”时,我先让学生计算一张纸折多少次的厚度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效果很好,使抽象的教材生动不少;多进行概念、定义的类比,把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类比到学生与班级,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上。这样多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逐步接受逻辑性很强的教材。

再次,在教法上 ,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很不适用于密度、难度都很大的高中数学,因为它过分注重老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新教材提倡“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即:给出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归纳、应用、提高。采用这个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特别是在学生自己探索、概括出原理、法则之后,能进一步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这个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创设好问题情境,还要做好引导。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一开始我们就要集中学生注意力,把他们迅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可以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引入,可以通过数学史和数学故事引入,还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创设,比如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引入问题是:“如果有一只象教室一样大的空箱子,第一次向箱子内放入1粒米,第二次向箱子放入2粒米,以后每次放入的米数是上一次的2倍,这样进行了100次,那么箱子会不会满?为什么?” 这样会使学生学起来更亲切自然。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面对高中知识量的猛增,以前那种简单形象的思维已经远远不够了,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梯度,分层次的小题,深入浅出,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让学生渐渐认识特殊和一般、归纳和演绎的关系。经常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严格要求学生,能写出严谨完整的解题步骤,并让他们学会支配时间;每节课有结束语,每章有小结,让学生学会整理、积累知识点。  

最后,我们应以诚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环境,给他们安全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为他们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比如教室卫生不够好,老师亲自捡一次纸的效果要比批评学生一节课的效果强百倍。同时还要放大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先从心理上做好初中向高中的转化,积极投入到高中生活中去,为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付平)

文档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过渡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的几点建议刚升入高一,学生普遍感觉数学难学,究其原因,高一数学在逻辑推理性,抽象程度和知识难度上比初中数学都加大了。特别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又进行了压缩,而高中数学在内容上以及高考考试大纲上却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高一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连接初高中的斜坡,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首先,初中数学内容上的压缩与新教材内容上的处理,带来了一些这样的问题:目前正是教材的过渡时期,一些配套的练习册或辅导书还没跟上,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