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促进增产增效增值增收“四
增”的定位,大力实施农业“接二
连三”工程,坚持主导推动、
市场主体带动、载体建设拉动、利
益联结促动等多措并举,切实推进
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努力构建
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
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三次产业融合
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
为主体, 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
合利用为主线,围绕农业相关联产
业发展,将种植业、养殖业连接在
一起,形成种养复合、农牧循环、
林下经济、立体套种等多种模式,
促进农业内部的产业整合和价值
增值。响水县统筹种养结合、农牧
循环,统一规划建设52个生猪养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盐城加速度王甫同 周万中 周郑翔 花 露/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春到三仓 张 捷/摄
乾宝牧业湖羊养殖基地 刘俊逸/摄
区域供市民认领,被认领土地上作物的农事管理由基地工作人员负责,作物成熟后归认领市民所有,让市民体验农事、自身增加收入。
加快盐城乡村产业融合
发展的主攻方向
总体来看,盐城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深透、主体少而不强、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保障不够有力等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有效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盐城市乡村产业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发展战略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创新融合发展
机制,加快推进要素资源跨界配置
和产业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农业多
种功能,不断拓展农业新产业新业
态,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
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主攻方向
上,着力抓好“五个点”:
立足基本点,打牢融合发展
的产业基础。融合发展的基础在乡
村产业,推进融合发展首先要打牢
产业基础。一是不断优化产业区域
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注重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和
功能区定位,实现区域化布局、规
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协调化发
展。进一步推进沿海、里下河、渠北
三大农区合理布局,推动农业产业
区域由小而散、小而全向集而聚、
大而强方向转变,促进三大农区协
调发展。加强县域内城乡产业统筹
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
成县域、重点镇、中心村层级分工
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共同发展格
局。适应农民群众住房形态的变
化,统筹产业发展,把农户融入产
业链,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
推动农村发展形态的同步升级,使
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相得益彰。二
是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
效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大力
示范推广稻菜(瓜)轮作以及稻田
养虾、养鸭、养蟹等稻田综合种养
高效模式,积极发展有机稻米、高
档花卉、精品蔬果、生态畜禽等高
端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粮食、蔬
菜、生猪、家禽、水产、经济林
果、种子种苗等9个百亿元级优势
产业,全力打造西甜瓜、中药材、
蚕桑、湖羊、河蟹等10个全产业链
创新农村集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