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11:34
文档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9909915200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0.5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选修课先修课程:文学基础2一、课程教学目的: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
推荐度:
导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9909915200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0.5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选修课先修课程:文学基础2一、课程教学目的: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        专业)

课程编码: 9909915200

总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2+0.5分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型: 人文社科选修课

先修课程:文学基础2

一、课程教学目的:

    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该课程涵盖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内容,现代文学部分包括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三个十年的文学创作,当代部分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创作。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小说(理论课12课时、实践课6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阅读原作的基础上,掌握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有些作品还须细心揣摩作家的创作思路、作品的语言和风格。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

    教学内容:

现代部分: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 冰心《超人》,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 茅盾《子夜》,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 沈从文《边城》, 施蛰存《梅雨之夕》,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天翼《华威先生》,路翎《财主的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嘱咐》。

    当代部分: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杨沫《青春之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张贤亮《绿化树》,莫言《红高粱》,汪曾祺《受戒》,残雪《山上的小屋》,刘恒《狗日的粮食》,陈忠实《白鹿原》,苏童《米》,贾平凹《废都》,白先勇《游园惊梦》。

    了解:这一时期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对一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创作特色有一个整体认识。

    理解:代表性作家作品在现今的影响,并对当前文学研究现状有所认识。

掌握: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有些作品还须细心揣摩作家的创作思路、作品的语言和风格。

    实践课:1、现代文学知识竞赛(2课时)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知识,了解文学大师,赏析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

2、论文写作(4课时)

    通过图书馆、网络,依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以所讲现代作家为主题的论文题目,论题选定之后,围绕自己的题目查找相关资料,找出目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主要观点和代表学术论著、文章,并分析出这些代表观点的优点和缺陷,并根据研究现状得出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最后,在研究现状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论题作进一步的论证分析。

   教学重点:现代小说的不同类型和艺术风格以及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小说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诗歌  (理论课8课时、实践课4课时)

    教学目标: 在熟读原作的基础上,将作品置放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宏阔视野下去理解和把握,要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渗透其中,反复揣摩诗歌的语言、结构与风格;提倡对作品的多样化的阐释。

   教学内容:

   现代部分:

   郭沫若《女神》,徐志摩《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闻一多《死水》、《七子之歌》,戴望舒《雨巷》、《寻梦者》、《我的记忆》,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着土地》,朱湘《采莲曲》,冯至《蛇》、《十四行集》之十六,穆旦《诗八首》、《春》,田间《给战斗者》,李金发《弃妇》,冰心《繁星》、《春水》。

   当代部分:何其芳《回答》,臧克家《有的人》,郭小川《望星空》,曾卓《悬崖边的树》,食指《相信未来》,北岛诗一首,舒婷《神女峰》,叶文福《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海子《黑夜的献诗》,韩东《有关大雁塔》,洛夫诗一首。

    了解:诗人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       。

    理解:理解诗的内涵。

    掌握: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实践课:“朦胧诗”诵读比赛活动(4课时)

    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组织、安排和参与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和方法,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朦胧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体会丰富的诗歌内涵。激发学生朗诵诗歌的兴趣,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修养 。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内涵,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现当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追求。

          第三部分  戏剧(理论课6课时、实践课4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阅读所选剧作的完整剧本,掌握剧作在艺术形式上的追求。 

教学内容:

现代部分: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郭沫若话剧《屈原》,芭蕾舞剧《白毛女》,夏衍《上海屋檐下》。

当代部分:老舍《茶馆》,锦云话剧《狗儿爷涅槃》,马森话剧《花与剑》,高行健的《车站》。

了解:戏剧的定义 。

    理解:戏剧的特征:综合性,舞台性,矛盾冲突的尖锐性,语言的特殊性。

    掌握:不同时期戏剧创作的现实意义及艺术成就,把握戏剧冲突。

实践课设计:《一只马蜂》、《雷雨》 活动课教学 (4课时)

学生在表演实践活动中演绎经典、解读经典,真切地理解戏剧艺术的特点,准确把握剧本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性格及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借助学生演员的表演,观众的评议,拓展学习的空间,沟通课堂与课外,让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达到审美与创造的融合。

 教学重点 :戏剧的特点,不同时期戏剧创作的现实意义及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不同剧作的创作特征。

             第四部分  散文(理论课6课时、实践课2课时)

    教学目标:散文的学习首先是“读”:要集中主要精力读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要根据教材的指导,读全书,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读得越多越好。在反复的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后,再去读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启发自己的思考,开拓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

    现代部分:鲁迅《野草•影的告别》,《女吊》,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乌篷船》,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张爱玲《更衣记》,陆蠡《囚绿记》,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朱自清《荷塘月色》,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冰心《往事》、《寄小读者》。

    当代部分:巴金《随想录》,余秋雨《风雨天一阁》,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傅雷《傅雷家书》,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唐敏《女孩子的花》, 史铁生《我与地坛》,张炜《融入野地》。

    了解:现当代文学中散文不同分类及特点  

    理解: 能够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掌握: 散文鉴赏手法,弄清主题,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把握关键语句。

    实践课:散文诵读比赛活动(2课时)

    培养学生组织和参与的能力。把握作品的情感思想和抒情基调,掌握散文的诵读技巧,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表现意识和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散文的语言 ,把握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难点: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价值。 

三、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

      小说

理论课12,实践课6

     第二部分

      诗歌

理论课8,实践课4

     第三部分

      戏剧

理论课6,实践课4

     第四部分

      散文

理论课6,实践课2

                   总课时

          48
四、习题要求:

    该课程的习题以理解与鉴赏为主,而且要符合大纲要求,同时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主要针对重点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本课程每讲完一个章节后布置思考与练习题, 一学期要完成至少三次作业。 要求学生通过练习,能牢固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具备分析鉴赏的能力。

五、考核要求: 

    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原则,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以课堂表现、作业成绩为主,占30%。考核以理论型考题与实践性考题相结合,满分100分,期末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六、主要参考书:

拟选用的教材:《中国现当代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理群主编  2004年2月

教学参考书: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主编 1999年8月第1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主编 1999年8月第一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主编 2005年3月第二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主编  2003年12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温如敏 赵祖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孙玉石、温如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二版

执笔人史韶梅专业负责人
参加

人员

教学单位领导签字:日期:

文档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9909915200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0.5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人文社科选修课先修课程:文学基础2一、课程教学目的: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当代一些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熟悉并掌握它们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地阅读、赏析和评价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判、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