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材料涉及考纲中十八个文言虚词中的部分虚词。
命题人:巩洪涛
【之】
1.与“行李之往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辍耕之垄上
C.夫晋,何厌之有 子犯请击之
2.与“顷之,未发”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申之以孝悌之义 填然鼓之
3.下列选项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知之 未之有也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寡人之于国也
4.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向之所欣 B.鹏之徙于南冥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及其所之既倦
5.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之二虫又何知 B.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乎】
1.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儿寒乎?欲食乎
C.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下列各句中,“乎”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生乎吾前 壮士,能复饮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者】
1.与“马之千里者”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记游者甚众 B.陈涉者,阳城人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村中少年之好事者驯养一虫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拔剑舞 D.屈原者,名平
【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臣乃敢上壁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与“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家祭无忘告乃翁
C.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D.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而】
1.下列各项中的“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扣舷而歌之 D.箕踞而骂
2.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耳得之而为声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D.虽一毫而莫取
3.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蟹六跪而二螯
4.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鸟倦飞而知还
A.风飘飘而吹衣 B.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门虽设而常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荆轲和而歌 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自引而起 D.吾恂恂而起
【为】
1.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A.君为我呼入 B.何辞为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为击破沛公军
2.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A.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臣请为王言乐 D.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因】
1.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如因善遇之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C.于今无会因 D.因招樊哙出
2.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伺者因此觉知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因以讽谏 D.相如因持璧却立
【以】
1.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以乱易整,不武
A.越国以鄙远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敢以烦执事
2.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阙秦以利晋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
3.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D.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4.选出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作《师说》以贻之
C.郑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1.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当其欣于所遇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俨骖騑于上路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选出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C.臣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D.鹏之徙于南冥也
3.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 B.则移其民于河东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选出与“游于三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归璧于赵 B.业精于勤
C.使不辱于诸侯 D.拜送书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