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冬期施工设计及热工计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9:59
文档

冬期施工设计及热工计算

2.2组织机构2第三章混泥土配合比计算3第四章冬季施工主要施工方法74.1钢筋工程74.2砼及模板工程74.3砌筑工程104.4抹灰及地坪工程10第五章混泥土热工计算11第六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206.1冬施材质要求206.2钢筋工程206.3砼工程20第7章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措施20第八章环保与文明措施21第一章冬季施工概述1.1冬季施工的时间界定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天的第一天为冬施的初日;天气转暖最后一个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天的最后一天为冬施的终日。徐
推荐度:
导读2.2组织机构2第三章混泥土配合比计算3第四章冬季施工主要施工方法74.1钢筋工程74.2砼及模板工程74.3砌筑工程104.4抹灰及地坪工程10第五章混泥土热工计算11第六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206.1冬施材质要求206.2钢筋工程206.3砼工程20第7章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措施20第八章环保与文明措施21第一章冬季施工概述1.1冬季施工的时间界定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天的第一天为冬施的初日;天气转暖最后一个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天的最后一天为冬施的终日。徐
2.2组织机构    2

第三章 混泥土配合比计算    3

第四章 冬季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7

4.1钢筋工程    7

4.2砼及模板工程    7

  4.3砌筑工程    10

      4.4抹灰及地坪工程    10

第五章 混泥土热工计算    11

第六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0

6.1冬施材质要求    20

6.2钢筋工程    20

6.3砼工程    20

第7章 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措施    20

第八章 环保与文明措施    21

                                                                                          第一章  冬季施工概述

1.1冬季施工的时间界定

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天的第一天为冬施的初日;天气

转暖最后一个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天的最后一天为冬施的终日。徐州地区一般每年的12月15日至来年的2月15日为冬季施工阶段。具体冬施期限根据现场大气测温值以后确定。

1、2工程概况

1、本工程结构等级为二级,主题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

2、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两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硬场土地,场地类别为二类,特征周期T=0.35s

3、本工程为多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设计依据: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 JGJ/104-2011

       混泥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

       混泥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第二章 施工总体安排

2.1 施工准备

2.1.1需要增加的临时设施

在现场办公区及工人生活区设天气预报黑板(保证文明施工要求,且字体要稍大点),头一天写明第二天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情况;每天8:00、14:00、20:00把当时大气温度实测值和平均值填入黑板,同时及时填报冬施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表。设立若干个测温标识牌,挂在相应测温部位上,测温的同时把记录填上。

2.1.2总平面布置图与临时管线、管沟

进入冬施前认真查看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临水布置图(临时排水沟、临水管线等)及相关资料,了解各类临时地下地上管线、管沟平面位置及标高,找出要加深的地下管线、要保温的地上管线、及要保温的管沟等,并按施工方案保温。

2.1.3审图

冬施前认真查阅施工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找出冬施中要进行的分项工程及所用的人、机、料、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做到冬施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

2.1.4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

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冬施规范标准、进行冬施方案交底,提高冬施安全、质量、技术等意识,避免在冬施中造成损失。

加强对工人的冬施技术交底,培训测温人员,提高对冬施工作的责任心和操作水平(保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完整、准确性,经常拨打96221与气象部门电话联系等)。

第三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设计强度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泥土强度等级C25。

        混凝土的取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20

C20~C35大于C35

4.05.06.0
得到=33.225MPa

2、确定水灰比W/C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

>0.55故取0.55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环境条件结构物类别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

素混

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素混

凝土

钢筋

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干燥环境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内部件不作规定0.650.60200260300
潮湿环境无冻害高湿度的室内部件

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的部件

0.700.600.60225280300
有冻害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且经受冻害的部件

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件

0.550.550.55250280300
有冻害和除冰剂的潮湿环境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内和室外部件0.500.500.50300300300
   

3、确定用水量

根据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所用骨料的种类及最大粒径查表得=185kg。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        表四

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
坍落度

(mm)

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
4、确定水泥用量

由已求得的水灰比W/C和用水量可计算出水泥用量。

由上工计算出的水泥用量应大于表三中、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若计算而得的水泥用量小于最小水泥用量时,应选取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5、确定砂率

砂率可由试验或历史经验资料选取。如无历史资料,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的砂率可根据粗集料品种,最大粒径及水灰比按表选取。坍落度大于60mm有混凝土的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基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的砂率(%)    

水灰比

(W/C)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2040162040
0.4026~3225~3124~3030~3529~3437~32
0.5030~3529~3428~3333~3832~3730~35
0.6033~3832~3731~3636~4135~4033~38
0.7036~4135~4034~3939~4438~4336~41

6、计算砂、石用量、

用体积法计算:

得到=654kg  =1216kg

设计配合比是以干燥材料为基准的,而工地存放的砂石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且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经常变化。所以,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应按施工现场砂石、的含水情况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工地存放的砂的含水率2%,石子的含水率1%,则将上述自由诗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称量为;

砂用量;654*(1+2%)=667kg

石子用量;1216*(1+1%)=1228kg

用水量;185-654*2%-1216*1%=160kg

第四章 冬季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4.1钢筋工程

4.1.1梁、柱钢筋禁止采用闪光对焊下料;部分墙体钢筋如采用闪光对焊,必须在封闭厂房内加工。

4.1.2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冷拉和施焊。

4.1.3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防止钢筋低温淬火。

4.1.4风力大于3级(5.4m/s)时,采用绑在钢管上的自制挡风板避风。

4.1.5焊接温度比常温时的稍大,焊接速度适当减慢。

4.2砼及模板工程

4.2.1与商品砼供应单位共同协调搅拌过程中的原材料加热、出机温度控制以及砼运输车的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我公司将通知混凝土搅拌站:冬期施工混凝土应选用标号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55。

4.2.2混凝土的运输

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罐车的滚筒和泵管可根据天气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减少混凝土热量的损失。混凝土拌和后的温度不宜大于35℃,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4.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要清除模板上的冰雪和泥垢。对于支好模板且绑完钢筋,但未浇筑混凝土时,遇到下雪情况,应先用阻燃草帘被覆盖好,待雪停后再浇筑混凝土。

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剔除接缝处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浇筑。

4.2.4混凝土的养护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按大体积砼方案施工,浇筑完毕后立即覆盖薄膜养护,气温较低或负温时再覆盖毛毡或麻袋片,严禁立即浇水养护 。

地上结构砼养护,严禁浇水且外漏表面采用彩条布覆盖,负温时再盖两层阻燃草帘,或麻袋片。

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oC的规定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时,不宜浇灌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改变,以避开寒潮;

冬期低温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模板上及钢筋上的污物、冰块等铲掉(模板上的冰块可用热水进行冲洗),并在模板背面覆盖草袋进行保温,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大于15℃时,应对混凝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柱、梁、墙板等采用彩条布覆盖保温,顶板采用彩条布或草袋等进行保温。

对于墙、柱混凝土,使用隔热保温较好的木模板支模,待砼强度达到临界值后拆模。

4.2.5混凝土测温。 

测温孔的布置及做法

1、测温孔布置及深度

大体积砼:按《大体积砼施工方案》测温点布置图布置测温点。

墙体:每道墙体顶部分别在转角及中部共设三个测温孔,相邻墙体转角只设一个;孔深为墙体厚度1/2。

顶板和梁:每道梁顶部分别在两端及中部共设三个测温孔,相邻梁交点及转角只设一个;孔深为墙体厚度15cm。每块板中心设一测温孔(剪力墙顶部无梁的顶板,在四角及中心共设5个孔),孔深为板厚度1/2。

2、测温孔做法

根据测温点布置图(具体测温点布置图随工程进度及冬施期限而定)和1中要求,测温孔采用预埋内径12mm金属套管制作。注意留孔时要有专人看管,以防施工踩(压)实测温孔。

3、现场测温安排

(见下表)

测温项目

测温条件测温次数测温时间
砼养护温度4MPa前

昼夜12次

每2小时一次(根据浇筑砼时间)

4MPa后

昼夜4次

每6小时一次(根据浇筑砼时间)

大气温度同养护测温同养护测温
注:上表中4Mpa用同条件3天试验来判定;如3天强度大于4Mpa,则每2小时一次测温共测3天;如3天强度小于4Mpa,则每2小时一次测温天数由备用试块实验来判定。

4、现场测温结束时间

砼达到临界强度,且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15℃、砼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h、测温孔的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

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后至少3分钟才能测温。在测温过程中。如室外气温突然下降至低于预计值,应立即补加保温层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砼过早受冻。

4.2.6模板拆除

   混凝土冷却到5℃,且超过临界强度并满足常温混凝土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混凝土温度通过温度计来测定; 本工程通过3天同条件试验与4MPa比较来确定砼是否超过临界强度(4Mpa)。当墙体砼强度达1.0M Pa时,墙体模板轻轻脱离砼,继续养护到拆模。冬施时由于拆模时间的,为更好的组织流水和加快进度,应适当增加模板投入量。

梁、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方可拆除,并且保温必须在混凝土冷却到5℃以后才能去掉。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在混凝土表面,必须继续覆盖两层草帘被;在边角等薄弱部位,必须加盖草帘被并密封严实。 

当如因进度需要拆模,而砼尚未达临界强度(但砼必须降温至5℃、强度≥1.2 MPa),此时拆模要迅速,并立即挂两层阻燃草帘被保温至达到临界强度,必须保证砼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得超过15℃。养护时砼的降温速度不得超过5℃/h(可通过测温查出),否则得继续保温。

4.2.8混凝土试块留置

除按正常条件施工时留置试块外,还应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常温养护28d后的混凝土强度。

 4.3砌筑工程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气温骤然下降时,应及时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应解除冬期施工。

冬季制作砌筑砂浆、构造柱混凝土所用的砂与粗骨料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砌筑后,应及时用保温材料对新砌体进行覆盖,砌筑面不得留有砂浆。继续砌筑前,应清扫砌筑面。

冬季施工时,对低于M10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应比常温施工提高一级,且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记录冬期砌筑的施工日记除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载室外空气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它有关资料。

4.4抹灰工程及地坪工程

3.4.1抹灰工程冬期施工宜采用冷作法施工,及直接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中掺入外加剂亚钠等(禁止使用氯盐),以降低砂浆的冰点,具体掺用量可参照供应商的使用说明。

3.4.2采用冷作法施工,拌制砂浆的水泥必须是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禁止使用高铝水泥。砂浆使用温度不得低于5℃。应随拌随用,不可停放。

3.4.3室内抹灰时间宜在8:30-16:00进行。

3.4.4外墙如须抹灰应环境温度宜在冰点以上,抹灰时间为9:00-16:00。

第五章 混泥土热工计算

材料配合比及入模温度

冬施期间,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为: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级,冬施热工计算以下面C25的施工配合比为例进行计算。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10℃,当时环境温度为-6℃。

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

则:

计算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

则:

商品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

∆T2  ____混凝土拌合物输送到浇筑地点时的温度;

∆Ty---采用装卸式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产生的温度降低值;

∆Tb----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产生的温度降低值;

∆T1---泵管内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气温差 ;

n——混凝土拌合物中转次数,n=1;

Ta——室外环境温度,Ta=3℃

α——温度损失系数(h-1),此方案为混凝土运输车,故α=0.25;

t1——混凝土运输时间(h),此处定为1h;

t2——混凝土在泵管内输送的时间(h),此处估算为0.15h;

       

混凝土因钢筋及模板吸热后的温度

式中:T3—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C—混凝土的比热容1KJ/Kg·K;

Cf—模板的比热容2.4KJ/Kg·K;

Cs—钢材比热,取0.48 KJ/Kg·K

mc—每立方混凝土的重量(2400kg/m3);

mf—每立方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的重量(104kg/m3)

mf—每立方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的重量(133.0kg/m3)

T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8℃)。

T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8℃)。

                          

混凝土在蓄热法养护过程温度计算

柱(选取2F-KZ3-500*500mm为例计算)

以室外环境温度为最低值-8℃进行计算,其中柱、梁、板采用同一种保温措施:“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0.24mm,传热系数为0.052w/km,外包50mm厚的草帘子,传热系数为0.06w/km”。

则:表面系数 M=A/V=(0.5+0.5)×2/0.62=5.6(m-1)

    传热系数   

                   

                 w/km

柱中钢筋总重量为215.47kg(软件计算)

柱中混凝土总量为1.62m3

模板总面积为     10.8㎡(本工程所用模板厚度12mm厚度                   1300kg/m3)

模板总重量为     168.48kg

则:ms=215.47/1.62=133kg/m3   

      mf=168.48/1.62=104kg/m3  

(注:梁和板中参数使用同种方法计算得,以后将不再列过程)

计算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T3=

Cc——混凝土比热容(kj/kg·K)普通混凝土取值1

Cf——模板比热容(kj/kg·K)木模2.51

Cs——钢筋比热容(kj/kg·K)0.48

mc——每m3混凝土重量(kg)2400

mf——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

ms——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

T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T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则: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

                  

计算T=0℃时的t3  (逐渐逼近法)

T4——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温度(℃)

T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气温,Tm,a=-1.5(℃)

t3——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

V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0.015(h-1)

ρ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 一般取值2400;

Qce——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Qce=350(kj/kg);

ω——透风系数 w=1.45;

M——结构表面系数(m-1);  

——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K)

A.计算三个综合参数

θ=ω×K×M/ Vce×Cc×ρ

=1.45×1.76×6.6/(0.015×1×2400)

=0.47

φ= Vce×Qce×mce/(Vce×Cc×ρ-ω×K×M)

  =0.015×350×336/(0.015×2400-1.45×1.76×6.6)

  =92

η= T3- Tm.a+φ=12+1.5+92=106

  则代入以上述求得:

                  T4=106e-0.007t  -92e-0.015t -1.5

令T=0℃,则t3=480h(20d)

计算出T=0℃时的平均养护温度,计算出的t3,带入求出Tm。

  =1/(0.015*480)×(0.008-2.85+225.53-92)-1.5

=16.38(℃)

保温480h至临界温度(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强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梁(选取KL-F(8)为例)

以室外环境温度为最低值-8℃进行计算,其中柱、梁、板采用同一种保温措施:“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0.24mm,传热系数为0.052w/km,外包120mm厚的草帘子,传热系数为0.06w/km”。

则:表面系数 M=A/V=87.98/9.05=9.7(m-1)

传热系数 k=1.76

 每立方米现浇混凝土中钢筋的重量

ms=148.31kg/m3   

      mf=126.38kg/m3  

同理可得: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θ=ω×K×M/ Vce×Cc×ρ

=1.45×1.76×9.7/(0.015×1×2400)

=0.69

φ= Vce×Qce×mce/(Vce×Cc×ρ-ω×K×M)

  =0.015×350×336/(0.015×2400-1.45×1.76×9.7)

  =157

η= T3- Tm.a+φ=11+1.5+157=170

  则代入以上述求得:

                  T4=170e-0.01t  -157e-0.015t -1.5

令T=0℃,则t3=460h(19d)

计算出T=0℃时的平均养护温度,计算出的t3,带入求出Tm。

  =0.145×(0.158-2.1+246.38-157)-1.5

=11.18(℃)

保温460h至临界温度(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强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板(选取-12/1/D-E为例 板厚为120mm)

以室外环境温度为最低值-8℃进行计算,其中柱、梁、板采用同一种保温措施:“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0.24mm,传热系数为0.052w/km,外包240mm厚的草帘子,传热系数为0.06w/km”。

则:表面系数 M=A/V=23.4×3.9×2/23.4×3.9×0.12=16.67(m-1)

传热系数 k=1.76

 每立方米现浇混凝土中钢筋的重量

ms=133.27kg/m3   

      mf=130kg/m3  

同理可得: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θ=ω×K×M/ Vce×Cc×ρ

=1.45×1.76×16.67/(0.015×1×2400)

=1.18

φ= Vce×Qce×mce/(Vce×Cc×ρ-ω×K×M)

  =0.015×350×336/(0.015×2400-1.45×1.76×16.67)

  =-271

η= T3- Tm.a+φ=12+1.5-271=-257

  则代入以上述求得:

                  T4=271e-0.015t  -257e-0.018t -1.5

令T=0℃,则t3=312h(13d)

计算出T=0℃时的平均养护温度,计算出的t3,带入求出Tm。

  =0.145×(0.158-2.1+246.38-157)-1.5

=9(℃)

保温312h至临界温度(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强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C25混凝土标准养护强度与成熟度

龄期1d2d3d
强度3.0910.114.09
成熟度84016802520
成熟度倒数Xi

1/8401/10801/2520
强度对数Yi

1.12822.31252.55
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式的成熟度-强度曲线方程:

        其中成熟度计算如下:

其中:

成熟度与强度的曲线方程为:

由计算书中可知柱、梁、板当Tm=0℃时其成熟度分别为:

M1=(20+15)×480=18240  ℃·h

M2=(19+15)×360=12240  ℃·h

M3=(13+15)×2=7392  ℃·h

则其对应的强度f分别为:

1=30.85×1.11=34.3MPa

2=30.85×1.17=36.1MPa

3=30.85×1.23=40.1MPa

本方案采用蓄热法其调整系数为0.8,实际混凝土强度即为0.8f。经验算可知:

0.8f1=27.4>0.3fcu,k=0.3×25=7.5

0.8f2=28.9>0.3fcu,k=0.3×25=7.5

0.8f3=32.1>0.3fcu,k=0.3×25=7.5

经验算可知柱、梁、板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第六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6.1冬施材质要求

冬施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说明书等资料。特殊材料必须具备北京市建委颁发的材料准用证,如保温覆盖的材料要具有阻燃性等特殊要求。

6.2钢筋工程

4.2.1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施焊时,对气源设备采取适当的覆盖保温。

4.2.2其它质量标准见本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本方案3.1。

6.3砼工程

4.3.1砂、石必须符合JGJ53-92、JGJ52-92标准。砼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不得混有活性骨料或其它有害杂质(砼质量、气味等)。

4.3.3其它质量标准见本工程《砼工程施工方案》和本方案要求。

第七章 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措施

1、为防止冬季水管冻裂,应作好水管保温工作。除埋入土里的外,其余水管均应用草帘或专用保温材料包裹。

2、冬季施工时,对各类脚手架要进行全面检查加固,并设置防滑措施。脚手架上操作面或通道如有积雪或结冰等应立即进行清扫。

3、冬施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特别是大型机械的主要部件应进行保温处理,同时冬施期间应加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分析冬施生产计划,所需材料要在冬施前准备好。易燃材料要注意清理,妥善保管,要保证消防道路和消防水源畅通。

5、冬施期间所有的上、下人道路均应设置防滑木条,并注意清扫道路上积雪或冰块。工人不允许穿塑料底鞋。

6、进入冬施后,若气温过低,可考虑在外脚手架迎风侧采取挡风措施,将密目安全网内衬彩条布,封挡要严密,围挡高度要高出工作面至少4m。

7、冬施过程中,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施工内容对楼层门窗洞口进行封堵,如采用旧模板、彩条布、布袋等进行封堵以保证室内施工温度。

8、对施工作业层及外架上的积雪应及时清理,并定期对外架及塔吊施工电梯检查。

9、冬施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冬施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冬施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保温等项工作。工长及时做好冬施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交底。

10、不得疲劳作业,防止因时间过长造成的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11、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或暴风雪,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和高空作业。

12、施工用火要有用火许可证方可用火(包括钢筋焊接、气割等),用火点要有专人看护,防止火星落在易燃物上,并配备干式灭火器。

13、不使用的易燃物一律清除出现场。

14、现场工作面及宿舍内严禁使用明火取暖,严禁使用碘钨灯、电炉等用电设备取暖,要建立严格的用电制度和冬施安全用电措施。同时加强防寒、保温、防火、防中毒等项工作。

15、做好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工作,加强对工人的冬期施工安全的教育。

第八章 环保与文明措施

8.1冬施期间保温材料多,轻而易碎,为避免保温材料沫到处飞扬,施工时,要工完料清并将保温材料(聚苯板、草帘被)集中堆放在规定区域,周搭设防护栏杆。

8.2保温材料的碎渣及时清理,运出现场。

8.3采用电热器和空调供暖,避免了烧煤或油污染环境。

文档

冬期施工设计及热工计算

2.2组织机构2第三章混泥土配合比计算3第四章冬季施工主要施工方法74.1钢筋工程74.2砼及模板工程74.3砌筑工程104.4抹灰及地坪工程10第五章混泥土热工计算11第六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206.1冬施材质要求206.2钢筋工程206.3砼工程20第7章冬季施工安全消防措施20第八章环保与文明措施21第一章冬季施工概述1.1冬季施工的时间界定如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天的第一天为冬施的初日;天气转暖最后一个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天的最后一天为冬施的终日。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