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虞美人 一剪梅比较阅读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8:50
文档

虞美人 一剪梅比较阅读教案

《一剪梅》与《虞美人》比较鉴赏一、教学设想:《一剪梅》表达的是相思之愁,李煜的《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愁,两者都是“愁”,但“愁”的原因不一样,“愁”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愁”的内容更不一样。因此我准备把《一剪梅》与《虞美人》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探究《一剪梅》与《虞美人》的思想内容、意象、情感和手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感知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探究其意象、情感和手法的异同。2、学会比较鉴赏词作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分析两首词在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推荐度:
导读《一剪梅》与《虞美人》比较鉴赏一、教学设想:《一剪梅》表达的是相思之愁,李煜的《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愁,两者都是“愁”,但“愁”的原因不一样,“愁”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愁”的内容更不一样。因此我准备把《一剪梅》与《虞美人》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探究《一剪梅》与《虞美人》的思想内容、意象、情感和手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感知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探究其意象、情感和手法的异同。2、学会比较鉴赏词作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分析两首词在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一剪梅》与《虞美人》比较鉴赏

 

一、教学设想:

《一剪梅》表达的是相思之愁,李煜的《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愁,两者都是“愁”,但“愁”的原因不一样,“愁”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愁”的内容更不一样。因此我准备把《一剪梅》与《虞美人》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探究《一剪梅》与《虞美人》的思想内容、意象、情感和手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探究其意象、情感和手法的异同。

2、学会比较鉴赏词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1、分析两首词在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2、提高诗歌鉴能力。  

四、课前准备:

预习两首词,学唱《几多愁》和《一剪梅》。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公元975年十二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不久金陵城破,南唐宣告灭亡,南唐后主李煜被俘,成为亡国之君。公元978年,李煜42岁,生日那天,他远眺曾经的千里江山,仰望空中的一轮明月,吟唱了一曲悲苦绝望之词——《虞美人》。

光阴荏苒,时间推移了124年,宋朝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这年18岁,这一年她嫁给了赵明诚,两人婚后生活幸福和谐,可不久,赵明诚便离家远游。李清照独守空房,日日思念,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闺怨之词《一剪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首词,走进这两位词人的内心世界,将这两首词的比较鉴赏,逐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

(二)初步感知情感

自由朗读,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师:我们说,诗词要品读赏析,“读”是赏析的前提,那现在就由我范读这两首词,然后请大家自由朗读,当然还有三个要求:第一,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第二,结合注释了解这两首词的基本含义;第三,体会这两首传达的情感。(教师范读)好,我已经读完了,那请你们开始吧!

(三)对比赏析,品读二词

1、讨论(一)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各位同学初步感知两首词的情感,请问:

(1)两首词作的共同情感是什么呢?

生:愁!(板书)

(2)那么两首词的作者是因为什么而愁呢?(分别用词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一剪梅》是“独”,《虞美人》是“改”。

师:很好,一个愁字,别样愁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虞美人》是国愁,《一剪梅》是家愁,并展示课件)

(3)现在请找找两首词作中直接写“愁”的句子。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讨论(二):

(1)此二者在写“愁”上有何异同?(指导方法:比较意象、比较情感、比较手法)请大家按前后左右,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讨论

词:《虞美人》                  《一剪梅》

意象:一江春水(汹涌澎湃)    下眉头,上心头(萦绕心间)

情感:           绵长        

      浓重         轻淡

      澎湃         柔婉

手法:   直抒胸臆,化抽象为形象(可观可感)

      比喻         描摹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形态的、不同程度的愁。法国作家缪塞有一句话“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我想《虞美人》就是李煜纯粹的眼泪。我们一再来感受一下李煜的愁。(读“问君”两句)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出一位女子刚刚才舒展开紧锁的眉头,又愁肠满结的神情和内心,由表及里地展现出限于眉头而源于心头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愁”,大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李清照的愁。(读“一种相思”五句)

师:很好!经过刚才我们的比较分析,大家对这两首词情感的把握越来越准了,读的也越来越有味了。我们之前说过这两首词无处不言愁,行行成愁,句句藏愁,那么这节课就要给大家布置一项任务,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来分析两首词中其它句子是如何来体现“愁”的。

七、作业:

课后探究

两首词其他句子各自如何表现“愁”?

提示:

《虞美人》               《一剪梅》

意象:春花秋月         红藕 香残  玉簟  秋(视觉、嗅觉、触觉)

东风明月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动作)

雕栏玉砌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想象)

物是人非(对比)  花自漂零 水自流(比喻)

手法:对比中言情        描写中融情

同    借景抒情    以乐衬哀    虚实结合

八、板书设计:

《虞美人》                   《一剪梅》

                    愁

一个愁字,别样愁情

    九、教学反思:

文档

虞美人 一剪梅比较阅读教案

《一剪梅》与《虞美人》比较鉴赏一、教学设想:《一剪梅》表达的是相思之愁,李煜的《虞美人》表达的是亡国之愁,两者都是“愁”,但“愁”的原因不一样,“愁”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愁”的内容更不一样。因此我准备把《一剪梅》与《虞美人》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探究《一剪梅》与《虞美人》的思想内容、意象、情感和手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词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感知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探究其意象、情感和手法的异同。2、学会比较鉴赏词作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分析两首词在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