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概括人物形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8:10
文档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概括人物形象

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第()次课共()次课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根据原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概括赏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谚语、俗语部分汇总学习谚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推荐度:
导读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第()次课共()次课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根据原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概括赏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谚语、俗语部分汇总学习谚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2 课时

教学课题 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根据原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概括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谚语、俗语部分汇总

学习谚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时间谚语

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⒌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⒍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春天谚语

1、立春晴,雨水均      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爱国谚语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金窝银窝,不如家乡狗窝     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

感恩篇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

 自然和农业生产谚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    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

   春雨贵如油。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     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

社会生活方面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课堂练习

1、按要求积累词语。

(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ABC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BA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看上句,补下句。

星星之火,                         麻雀虽小,             

逆水行舟,                         国家兴亡,             

严以律已,                         只许州官放火,                         

3、写出相对的字、词

有(  )同享,有(  )同当             (   )有所思,(   )有所梦

(   )无双至,(   )不单行             当局者(   ),旁观者(   )

(   )则改之,(   )则加勉            (   )在天边,(   )在眼前

(   )之即(   ),(   )之即(   )    (   )易挡,(   )箭难防

4、习惯语填空:

__________,后人乘凉      __________,必有一失     

__________,必有近忧      __________,必有一伤

__________,近墨者黑      __________,败兴而归    

__________,近在眼前      __________,焉知非福  

__________,死而后已      __________,败絮其中

5、补充谚语

读书破万卷-----(         )            读万卷书------(          )   

千里之行-----(          )             台上三分钟-----(         )

少壮不努力-----(         )           海内存知己-----(         )

只要功夫深------(         )           谦虚使人进步-----(          )      

前人栽树-----(         )              朝霞不出门 ------(          )

成语

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的。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郑人买履、鹬蚌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

2、从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凝缩而成。这类成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

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

4、来自群众的口头语。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仍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山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等。

成语的理解运用

①成语的理解:

a有的成语可以用语素分析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即先逐字理解,再综合起来理解。

例如:百思不解  百:多次  思:思考  不:表示否定  解:理解     多次思考都不能理解

b有的成语则要在了解其来源的基础上,理解它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

例如:胸有成竹  本指文与可画竹之前将竹子的形状深刻于脑中,现在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了。

②成语的运用

a正确的书写成语,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书写时不能写错(主要通过字义的理解去判断书写的对错)

b对成语能按感情色彩、按类别进行分类

c、成语分类积累

1、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2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3形容秋天的景色的成语: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硕果累累 

4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9形容长江: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11以“喜”字开头: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12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42“不”在第三个字的成语:卓尔不群、永垂不朽、一丝不苟、无微不至、一尘不染、六亲不认 

43一、三字是近义词的成语:挑肥拣瘦、赴汤蹈火、抓耳挠腮、扶危济困、丢三落四、唉声叹气 

44含有两个人体器官的成语:狼心狗肺、张口结舌、鸡毛蒜皮、目瞪口呆、七手八脚、瞠目结舌 

51来源于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52来源于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53来源于历史故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58含有“一”但不在开头:千钧一发、千虑一得、不堪一击、万众一心、九死一生、万无一失 

59含有两个“看”:远瞩、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瞻前顾后、熟视无睹、 

61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们:针锋相对、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大汗淋漓 

68含有两个数字的成语:三心二意、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一心一意、横七竖八、七嘴八舌

成语练习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16分)

 奋不(   )身   弄(   )作(  )  (  )(  )向荣    阴谋(    )计 

 好高(   )远    神机(    )算    (  )(  )其谈  高(   )远(   )   

 自不(   )力  (  )智多(  )  德(  )望(  )   斩(   )杀(   ) 

 穷凶(   )(  ) (  )武( )威   装(  )作(  )  (  )颜(  )色 

褒义词:                                                                                       

                                                                                               

贬义词:                                                                        

                                                                                                 

二、按要求写成语。(20分)

1、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                                                                  

2、神话故事类的成语:                                                                            

3、寓言故事类成语:                                                                       

4、含有数字的成语:                                                                            

   

                      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知识点归纳

一、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包括:(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 

二、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练习

(一)母亲给出的答案(30分)

①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②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③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⑤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扬,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⑥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请概括叙述本文的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4分)

                                                                          

                                                                        

 

2、母亲在回答儿子的提问,经过一个过程才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每一次提问,母亲是怎样做的?从文中选择词语填入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有几次:                       旅行中:                                     . 

 3、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

                                                                           

                                                                                                              

4、你是否有过类似“儿子”一样的疑惑?你得到了怎样的回答?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参(三) 

1、面对孩子的提问,母亲终于给出满意的答案,孩子受到启示,终于走向成功。 

2、没有回答   没说出口   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5、有自尊心、刻苦好学的人。如:“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6、有爱心,且懂教育的孩子。 7、略 

            

(二)  (共28分)

  春天,在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      (qiè)意。白天,他们听鸟儿     ,看花儿     ;晚上,他们与星星     ,同露珠     。                       

  后来,不幸降临了。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木都大片大片的死去。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中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小草呻吟。                           

“不,我们要活下去。”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了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shì(   )咬。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抚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它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地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地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 

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棵小草,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予,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     (cuō)泥土,溶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5、文章的体裁是(  )(3分)   

A小说      B寓言      C民间故事        D童话              

6、文中有三处拼音,结合上下文写出汉字:           、           、           。(6分)

7、选出填入文中第二节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   )(3分)  

 A欢歌  争春   谈话   交往       B欢笑   争春   交往  谈心    

C欢笑  争艳   交流   谈心       D欢歌   争艳   谈心  交流 

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的大树和小草的形象。(6分) 

A大树:                                               。                  

B小草:                                               。                     

9、文中写“小草想了很多很多,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小草会想起什么呢?请写出它可能想的内容。(5分) 

                                                                                    

                                                                                                                                                                      

10、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分) 

                                                                                    

                                                                                   

(三)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0.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11.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12.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

课后作业

文档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概括人物形象

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第()次课共()次课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阅读训练——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根据原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巩固俗语、谚语和四字词语积累,学习成语运用,学会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概括赏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谚语、俗语部分汇总学习谚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