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案[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9:23
文档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
推荐度:
导读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

1.球形,杆形,螺旋形

2.无隔菌丝,根霉,毛霉,有隔菌丝,青霉,曲霉

3.芽孢,鞭毛,菌毛,糖被

4.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5.双命名法,属名,种名

6.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A    2.D       3.A       4.B      5.A

6.C    7.B       8.B       9.C      10.D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

1.革兰氏染色原理是什么?  (本题10分)

答: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2.简答嗜盐菌产能方式及过程? (本题6分)

答:紫膜在光照射下起质子泵的作用能够将膜内产生的H泵至膜外,产生膜内外的质子梯度,膜外H要回到膜内,需要经过ATP合成酶孔隙,因此产生ATP。

3.简答二次生长现象?(本题6分) 

答:例如用葡萄糖和乳糖培养大肠杆菌时,由于乳糖酶是诱导酶,大肠杆菌先利用易被代谢的葡萄糖生长,达到一个生长高峰,在葡萄糖消耗尽时,才开始利用乳糖生长,再次达到一个生长高峰的现象称二次生长现象。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本题6分)

答:1)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例如蓝细菌;2)光能异养型微生物,例如红螺菌;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例如硫化细菌;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例如黑曲霉。

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

试述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几种类型菌株,请对它们进行说明,它们之间如果发生杂交结果是什么?

答: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四种类型菌株:

1)F+菌株, F因子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2)F-菌株, 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 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3)Hfr菌株,Hfr菌株仍然保持着F+细胞的特征,具有F性菌毛,并象F+一样与F-细胞进行接合。

4)F′菌株,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

杂交结果:(1) F+×F-杂交:F+菌株的F因子通过性菌毛向F-细胞转移,杂交的结果是给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均成为F+细胞。

(2)Hfr ×F-杂交:Hfr菌株的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F因子除先导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是处于转移染色体的末端。因此只要发生接合转移过程,就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F-细胞并发生重组,染色体上越靠近F因子的先导区的基因,进入的机会就越多,在F-中出现重组子的的时间就越早,频率也高。由于杂交易被中断,所以F因子不易转入受体细胞中,故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称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

(3)F′×F-杂交:给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受体细胞,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的接合子。

文档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