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9:15
文档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凉州区大柳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的“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
推荐度:
导读凉州区大柳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的“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
凉州区大柳学区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第二单元

单元

教材

分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的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这一单元的主题。

单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丰富自己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激发热爱和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单元

课时

安排

《场景歌 》          2课时

《树之歌 》          2课时

《拍手歌  》        2课时

《田家四季歌》        3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单元(章)

名称、课题《场景歌》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2课时

总备课13-14课时

备课内容
 教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

教学

重点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

难点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备课数13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1)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2)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1)预设学路1:①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②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2)预设学路2: 

    ①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3)预设学路3:

    ①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②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总备课数14课时

教学

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 

(1)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3)学生照样子书写。 

(4)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 <<树之歌>>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2课时

总备课15--16课时

备课内容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掌握左窄右宽字的书写特点.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备课数15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在公园或其他地方看到过哪几种树?什么样子? 

2、今天,我们还要从课本中再认识几种树的名称,还要学习写这几种树的一首儿歌。

 3、现在请同学们静听老师朗读(最好背诵)这首儿歌,大家仔细听,然后说说这首儿歌介绍几种树?

 二、看图学词、学儿歌 

按儿歌中树木顺序,看图学词、学儿歌。 

1、学习“杨树、榕树”。 

(1)看“杨树、榕树”图片,说说杨树、榕树是什么样子? 

(2)结合图,简介杨树、榕树。

(3)引导学生比较“杨树、榕树”的图,说说杨树、榕树有什么特点。 

(4)揭示第一句儿歌“杨树高、榕树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结合看 榕树图,理解什么叫“榕树壮”。(指榕树又粗又大) 

(5)自由读、指名读这行儿歌。 归纳学习“杨树、榕树”这两个词的过程:

①看图说说样子;

②简介有关知识;

③看图说特点;

④读儿歌,理解意思。

要求学生按这个过程,自学其余内容。 

2、学习“梧桐”及第二行儿歌。 

    (1)看“梧桐”图,说说它的树干、枝叶的颜色、形状。

(2)揭示第二行儿歌“梧桐叶子像手掌”,并与图对照,加深对树叶形状 的认识,读准字音。让学生说出这句儿歌主要意思是什么。  

(3)一、二行儿歌连读,说明这两行介绍了三种树。 

3、学习“枫树”、“松树”、“柏树”及三、四行儿歌。 

(1)逐一看“枫树、松树、柏树”图,说说它们的样子及主要特点。 简介枫树。枫树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2)揭示第三行儿歌。“枫树秋天叶儿红。”读准“枫”的后鼻音,说明把“叶子”说成“叶儿”,对叶子带有喜爱的感情。 

(3)连读一、二、三行儿歌。 

(4)看“松树”、“柏树”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简介松树、柏树。

4、学习“木棉、桦树”,读五、六行儿歌。 分别看木棉、桦树图,从枝干,枝叶等方面说说它们的特点。 简介木棉、桦树。

 三、复习巩固 

     1、讨论:通过看图、学儿歌,你知道了哪几种树木的名称? 

 2、正确地读儿歌,根据每行儿歌的意思,再看一看图,说说每种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 

    1、把本节课学的几种树名按儿歌中的顺序写下来。 

    2、读一读儿歌,说一说每种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总备课数16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检查复习。 

1.读词卡,说树的名称。 

2.指名读儿歌,读后评议。 

二、按儿歌顺序,在读句中学字。 

(一)先学含“木”字旁的字。 

1.轻声读儿歌,划出含有“木”字旁的生字词指名说,并板书: 杨 榕 梧 桐 枫 松 柏 棉 桦 杉 桂 

2.以“榕”字为例,学习“榕”字字音及构字特点。 

(1)指名读榕(róng)拼音,提示两点:一是翘舌音,二是后鼻韵母。 

(2)问:“榕”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什么字? 小结:“榕”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与树木有关,有表义作用;右边是“容”字,是声旁,有表音作用。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3)用这样的方法识记其他字。 

(二)学习其他生字:壮、装、耐、守、疆、银、化、 按下列步骤进行: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如:壮:“榕树壮”的“壮”字,在句子中形容榕树长得墩墩实实的。是健壮、结实的意思。左边笔顺是“丶、冫、丬”,右边是“士”字, 不是“土”字。 

三、巩固生字。 

1.读出本课哪些生字是“木”字旁?这些字主要特点是什么? 

2.用“树”字扩词,各说一句话。 如:树(大树)(枫树) 路边有许多大树。 春天,我们要多栽树。 秋天,枫树的叶儿红。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字。 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指名认读,用生字口头组词。 

3、观察生字特点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如:“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木”字旁写得瘦长,右边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匀称些。 教师对照田字格,边分析,边指导,边范写。其余以此类推。 也可以先从“木”字旁的字入手。(本课会写字中木字旁有“杨、 桐、枫、松、柏、棉、杉、桂”8 个。)再写其他字。(另有“壮、化”2 个字)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五、作业练习 

1.填空:“壮”字共____画,笔顺是_________ 

2.按儿歌内容填空: 

(1)树叶形状像手掌的是_____树。 

(2)四季披绿装的是_____和_____树。 

(3)_____树喜暖_____树耐寒。 

3.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云杉 翠柏 白桦 松子 枫叶 白果 桂花 

4.读一读,想相它们的意思。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   << 拍手歌>>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2课时

总备课17--18课时

备课内容
  教

1.正确认读“世、界、锦”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孔雀、锦鸡、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深处、熊猫、朋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

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备课数17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领读。

  b.小组读。

  c.开火车读。

  6.认清字形。

  (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7.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

  8.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

  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9.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三、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4.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5.小结。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总备课数18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2.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

  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1)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

  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小组比赛读。

  (1)指名2或3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2)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拍→扌+白=拍。

  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蚕→天+虫。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

  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

  三、指导编儿歌。

  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4.学生汇报。

  5.师生评议。

  6.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识字4拍手歌

  天+虫=蚕

  扌+白=拍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 <<田家四季歌>>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3课时

总备课19-21课时

备课内容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8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

重点

学习“春、夏、秋、冬” ,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

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备课数19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8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新课  标 第 一 网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总备课数20课时

教学

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四季春风吹农事忙辛苦一年归来蝴蝶麦苗采桑打谷场虽然喜洋洋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文指名读。

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转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喜盈盈。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总备课数21课时

教学

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精读儿歌,学习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一小节: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2)想——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

  探究第二小节:(课件出示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睡)

  (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___”画出相应的词句。

  ①“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

  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割麦子)(板书:割麦子)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么样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

  “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

  (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

  3.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二、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播种施肥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三、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

  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

  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

  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

  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语文园地二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3课时

总备课22--24课时

备课内容
 教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教学

难点

具有运用字典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备课数2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 “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    )  糸(    )  犭(    )  酉(    )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    )  紫(    )  狗(    )  酸(    )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总备课数23课时

教学

目标

1.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2.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 26 页 3 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 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 (互读, 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 ,小组合作读, 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3课时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总备课数24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内容
  一、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 “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    )  糸(    )  犭(    )  酉(    )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    )  紫(    )  狗(    )  酸(    )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二、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查处以下几个生字,住处拼音,所在页码

棱    搦   嫱   牲    闺    撩

课后

反思

文档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凉州区大柳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的“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