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知识点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9:27
文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知识点汇总

二比例一、比例的认识1.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例如:2∶1=2,6∶3=2;所以2∶1=6∶3。2.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的项。在比例里,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1)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
推荐度:
导读二比例一、比例的认识1.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例如:2∶1=2,6∶3=2;所以2∶1=6∶3。2.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的项。在比例里,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1)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
二 比  例

一、比例的认识

1.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例如:2∶1=2,6∶3=2;所以2∶1=6∶3。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的项。

在比例里,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 (1)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2)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设未知数、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比例尺

1.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有计量单位。

2.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以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在绘图时,根据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纸上画出来。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缩小比例尺写成带比号的形式时,前一项一般化简为“1”,若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应化简为“1”。

放大比例尺:对于机器零件比较小,有时需要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样的比例尺就称为放大比例尺。如:2∶1。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放大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形式。

3.比例尺的应用。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是2 cm,实际距离是4 km,则比例尺为2 cm∶4 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200000。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是2 cm和比例尺为1∶200000,则实际距离为2÷=400000(cm),400000 cm=4 km。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是4 km和比例尺为1∶200000,则图上距离为400000×=2(cm)。

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1)使图形按一定的比变大,叫作图形的放大。如:用显微镜看细菌。

(2)使图形按一定的比变小,叫作图形的缩小。如:建筑物效果图。

(3)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格。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三步: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长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例如:判断6∶3和3∶1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用6×1=6,3×3=9,6和9不相等,所以6∶3和3∶1不能组成比例。

方法:用内项的积(外项的积)除以已知的外项(内项)。

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数值比例尺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相同,线段比例尺通常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某一个实际距离。

缩小比例尺的比的前项是1,放大比例尺的比的后项是1。

在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运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各边长度扩大到原来长度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长度的,那么它的周长就扩大到原来长度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文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知识点汇总

二比例一、比例的认识1.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例如:2∶1=2,6∶3=2;所以2∶1=6∶3。2.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的项。在比例里,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1)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