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活动1
(1)这个例证说明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2)这个例证说明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3)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因为圆形或圆柱体也能产生上述现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还有:①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都走不到地平线;②站得高,看得远;不同地区的人看到的星座不同;③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活动2
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感受到前人为了科学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要讲究事实依据。
P6活动1
(1)经线形状:半圆;纬线形状:圆形。
(2)所有经线长度相同;就半球而言,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而言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0º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º;纬度以赤道为0º向南向北分别增加到90º。
活动2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ºE和120º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P8活动1
恰当。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用经纬网来确定,其中的纬线就相当于影剧院里的“排”,其中的经线相当于影剧院里的“列”,二者确定的某一点都是唯一的。
活动2
因为杰克没有明确经度116º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40º是北纬还是南纬,这样的地点在地球上有四个,所以这个地点不确定。
活动3
经度 | 纬度 | 地名 | 地名 | 经度 | 纬度 |
117ºE | 39ºN | 天津 | 上海 | 121ºE | 31ºN |
123ºW | 49ºN | 温哥华 | 伦敦 | 0º | 52ºN |
151ºE | 32ºS | 悉尼 | 纽约 | 73ºW | 41ºN |
左手法则:大拇指指向北极,四指并拢摁在赤道上,让地球向自己身体一侧转动。
活动2.略
活动3
人们以一天为单位起居和作息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因为地球是圆的,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所以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P12活动1.略
活动2
(1)一年之中,盐城每天中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升的高些,冬季低些。
(2)一年之中,盐城每天白昼时间不同,夏季较长,冬季较短。
(3)
正午太阳较高
白昼时间较长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多 夏季
正午太阳较低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少 冬季
白昼时间较短
活动3 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P15活动1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其中一点上找出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原则,确定该点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则可确定另一点与该点的位置。
(3)Y点在X点的东北方向,X点在Z点的西南方向。
活动2.
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东南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圆区的正南方,学校在火车站的正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圆区的西南方向。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675米。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圆区大约900米。
活动3、4 略
P17活动1
高原 | 山地 | 丘陵 | 盆地 | 平原 | |
高度 | 高 | 高 | 一般 | 不定 | 低 |
地面起伏程度 | 起伏较小 | 起伏大 | 一般起伏和缓 | 不定 | 起伏最小 |
活动3
C点的海拔大约是250米,D点的海拔大约是-50米。
P21活动1、
旅游图 世界政区图 交通地图
活动2
(1)略
(2)从金浦机场到芦原要换乘5号线和7号线。
(3)略
活动3
(1)图1.37中国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图1.38北京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图1.38北京地图的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的大小 | 表示内容的祥略 | |
大比例尺 | 小 | 详细 |
小比例尺 | 大 | 粗略 |
(3)略
P27活动
在古代人们活动范围小,认为陆地的面积大,故称其为“地球”,今天人们这样叫是习惯叫法。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经过计算发现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叫“水球”更具科学性。
P30活动1
某一大洲或大洋为中心,说出它四周的大洲或大洋的分布状况,即为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活动2
相连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 、 亚洲和非洲 、 北美洲和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还有: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德雷克海峡为界,非洲和欧洲以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活动3
(1)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对分布,如北美洲和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州,南极洲在顶端。(2)亚洲最大,非洲次之,大洋州最小。(3)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成三角形,岛屿多在东面。
活动4 略
P32活动3
图2.10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图2.11说明我国东部海底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图2.12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P35活动1
从图2.16可以看出,非洲与南美洲相临的边缘大致吻合;从图2.17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都有海牛和鸵鸟的分布;说明在很早以前,非洲和美洲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由于的分离、漂移(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两块被辽阔的大西洋所阻隔,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活动2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1)各相邻的边缘大致吻合。(2)调查发现,各相邻,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P38活动1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断裂现象,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
活动2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现象是海洋不断缩小甚至消失,继续碰装挤压地表会隆起抬升,例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P43活动1、略
活动2
材料B说明了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材料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材料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活动3 略
P46活动1
云区不会经过或云区已经离开的地区可能是晴天,被云层覆盖或将被覆盖的地区有雨或是阴天。
活动2 晴转多云 小雨转中雨
活动3、4 略
P48活动
秸杆可以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渣可以肥田;或者把秸杆粉碎直接作为肥料等。
P50活动
1、气温与穿衣的关系。2、气温与饮食的关系。3气温与住房的关系。4、气温与农作物的关系。5、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P51活动1
(1)最高月平均气温22ºC,出现在 7月份。
(2)最低月平均气温1.5ºC, 出现在1月月份。
(3)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ºC, 出现在5月份。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大
活动2 略
P53活动1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ºC的范围主要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0ºC的主要范围是南北极圈以内。
活动2
山顶气温是24ºC。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ºC,所以,先计算出从山脚到山顶升高的海拔1520—720=800 。 再计算升高了几个100米用800除以100得出8,所以气温下降了8个0.6ºC即4.8ºC。,然后再用山脚的气温28.8ºC减48ºC得出山顶气温为24ºC。
P54活动
阴雨连绵一个月:沟满河平,道路积水,交通受阻;农田积水成涝;空气潮湿,物品发霉。
有近两个月没下雨:河湖枯竭,作物枯死,尘土飞扬,用水困难。
某城市下了大雪:交通不便,出行困难;浇灌作物;打雪仗,堆雪人
P55活动1
(1)该地10、11、12三个月降水较多
(2)该地6、7、8三个月降水较少
(3)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活动2、略
P56活动
1、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在1000毫米以上;西岸降水少,在200毫米以下。
4、在温带地区,内部比沿海降水少。
5、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印度的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P58活动1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本地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活动2
关于天气的说法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
关于气候的有: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活动3、(1)
分布地区 | 气候类型 |
热带 |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
温带 |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寒带 | 寒带气候 |
分布地区 | 气候类型 |
东岸 |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内部 |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
西岸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活动2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温带地区的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湿润的地中海式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干燥的温带性气候。
活动3.A坡降水多,B坡降水少。
活动4.
(1)地形。(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
P61活动1
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越来越小。
活动2
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的将一地树木(农作物)移栽或移种到其他地区。
活动3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同理,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地区大得多。
活动3(1)控制煤、石油的燃烧。(2)爱护树木,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P65活动1
人口/亿 | 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
10-20 | 100 |
20-30 | 30 |
30-40 | 15 |
40-50 | 12 |
50-60 | 12 |
国家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英国 | 1.20 | 1.08 | 0.12 |
巴西 | 2.03 | 0.77 | 1.3 |
德国 | 0.97 | 1.04 | -0.07 |
尼日利亚 | 4.01 | 1.23 | 2.78 |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植,这意味着德国的总人口在减少。
活动3、绘图 略
P67活动1
地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数/人 |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口数) |
A地 | 12500 | 1000000 | 80 |
B地 | 10000 | 160000 | 160 |
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是世界人口周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原地区。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气候过于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
P70活动1
若每年增加8000万人,则每年增加219028人(一年按365.25天计算);每小时增加9126人;每秒钟增长2.5人。
活动2
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用水紧张、资源匮乏。
活动3
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有力支持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城市人口问题。
P72活动1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种人。
(2)除亚洲以外,黄种人较多的还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3)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如下:
人种 | 主要分布区 |
白种人 |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
黄种人 |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西北部 |
黑种人 | 非洲、大洋州和美国境内 |
主要是罪恶的奴隶贸易造成的结果。
P75活动1
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以外,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使用较多。
活动2
语言 | 主要分布区 |
汉语 | 中国、东南亚等地 |
英语 |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 |
俄语 | 俄罗斯 |
法语 | 法国、加拿大的魁北克省 |
西班牙语 |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
阿拉伯语 |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
A.教教堂。B.教清真寺。C.佛教的庙宇
活动2、略
P79活动1.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可以列表如下:
房屋密集度 | 高度 | 道路修筑情况 | 商店的多少 | 学校的多少 | 医院的多少 | 有无农田 | 有无果园 | 有无鱼塘 |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 |
乡村 | 小 | 低 | 较差 | 少 | 少 | 少 | 有 | 有 | 有 | 小 |
城市 | 大 | 高 | 较好 | 多 | 多 | 多 | 无 | 无 | 无 | 大 |
A所示的的村落在非洲;B所示的村落在欧洲;C所示的村落在亚洲。
P81活动
图中所示景观 | 当地气候特点 | 民居的建筑特点 |
图4.23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 寒冷、 | 防寒、挡风 |
图4.24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 冬暖夏凉 |
图.4.25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 湿热 | 通风、防潮 |
如:中国长城、中国故宫、秦始皇兵马俑、印度泰姬陵等。
活动2、略
P87活动1
国家 | 所跨的大洲 |
埃及 | 亚洲和非洲 |
土耳其 | 亚洲和欧洲 |
俄罗斯 | 亚洲和欧洲 |
图A的国界以湖泊为依据;图B的国界以山脉为依据;图C的国界以经纬线为依据。
P91活动1
因为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分布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别说成“南北之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活动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