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7:43
文档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考答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填空题1.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抗感染超敏反应免疫缺陷3.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病)4.解剖生理吞噬细胞炎症5.反应迅速非特异性6.细胞体液二、单选题1.D2.B3.C4.A5.D6.A7.C三、更正题1.传统免疫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或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可以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也可对机体造成损
推荐度:
导读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考答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填空题1.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抗感染超敏反应免疫缺陷3.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病)4.解剖生理吞噬细胞炎症5.反应迅速非特异性6.细胞体液二、单选题1.D2.B3.C4.A5.D6.A7.C三、更正题1.传统免疫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或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可以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也可对机体造成损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考答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2.抗感染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

3.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病)

4.解剖         生理           吞噬细胞          炎症

5.反应迅速     非特异性

6.细胞         体液

二、单选题

1.D2.B3.C4.A5.D6.A7.C

三、更正题

1.传统免疫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或

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可以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如超敏反应。或

传统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总是有利于机体。

3.固有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或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从环境中接受抗原刺激后建立的。

4.机体接受多种抗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或

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四、名词解释

1.免疫的现代概念

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监视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和异常细胞的功能。

五、问答题

1.简述免疫三大功能的正常和异常表现。

免疫功能             正常表现(有利)           异常表现(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防御             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超敏反应、易受感染或免 

                                                      疫缺陷病          

      免疫稳定             对自身组织成分耐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             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     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抗原

一、填空题

1.免疫原性         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2.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

3.载体蛋白

4.TD-Ag           TI-Ag

5.溶血性链球菌     共同抗原

二、单选题1.C2.A3.B4.D5.D6.D7.C

三、更正题

1.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自身成份(如精子、眼晶体蛋白等)、经理化生物因素修饰过的自身成分均具有抗原性。

2.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 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或 大肠杆菌O14与人类结肠黏膜之间有共同抗原。

注意:不要答成“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类结肠黏膜之间无共同抗原” 

四、名词解释

1.抗原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表位

表位或称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残基组成。表位的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3.异嗜性抗原

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五、问答题

1.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TD-Ag                TI-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位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T细胞协助        需                         不需

     抗体类型          IgM、IgG等                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再次应答          有                         无

     抗原举例          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       脂多糖、荚膜多糖、

                       各类微生物、细胞、血清     聚合鞭毛素

                       蛋白等                                 

2.举例説明异嗜性抗原的临床意义。

1)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有关:  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 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人体感染此菌后,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上述组织结合而引起组织损伤,以致引起心肌炎、风湿病或肾小球肾炎。

2)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外斐反应可用于斑疹伤寒的诊断,因为引起斑疹伤寒的立克次体与某些变形杆菌有共同抗原,就可用变形杆菌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以助诊断。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一、填空题

1.IgG               IgE

2.IgA单体           J链                分泌片(或SP)

3.IgM

二、单选题

1.B2.D3.C4.B5.A6.D7.B

三、更正题

1.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含义不同。免疫球蛋白包括抗体与非抗体,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所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而非抗体是缺乏抗体功能的,但两者均为免疫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是同义词”。

2.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IgM。

注意:不要答成“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不是最先产生IgG”

3.SIgA是黏膜抗体。

注意:不要答成“IgA不是粘膜抗体”。

四、名词解释

1.调理作用

是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ADCC   

是指表达IgG Fc受体的NK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识别结合IgG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IgG包被的靶细胞。

3.McAb 

由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所产生的高度特异的同源抗体,称为McAb。

五、问答题

1.IgG有那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1)Ig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半寿期长;

2)能通过胎盘,起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3)抗原-IgG复合物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5)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IgG。

2.IgM的合成与结构特点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1)IgM在胚胎晚期就能合成,不能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时IgM升高,因此脐血中IgM明显升高时,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2)抗原刺激机体后,最先产生IgM,其半寿期又短,因此,血清特异性IgM升高,表示有近期感染;

3)IgM为五聚体,分子量大,主要分布于血管内;G-菌的LPS刺激B细胞只产生IgM;

4)IgM激活补体能力强,能溶解结合了抗体的G-菌;

3)与4)使IgM在抗G-菌 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第四章补体系统

一、填空题

1.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2.旁路               MBL                  经典

3.C3b                C5a、C3a、C4a

4.抗原抗体复合物

5.C3

二、单选题

1.C2.D3.B4.C5.A6.D

三、更正题

1.补体是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补体不是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

2.补体是新鲜血清中一组不耐热的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补体不是新鲜血清中一组耐热的蛋白质”。

3.只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必须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或

补体旁路和MBL途径的激活,都不需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四、名词解释

1.补体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及免疫调节作用,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

2.过敏毒素

C5a、C3a、C4a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等过敏症状,故称过敏毒素。

五、问答题

1.补体系统有那些生物学活性?

(1)溶菌、溶细胞作用

    感染早期,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可发挥溶菌作用,特异性抗体产生后,主要依靠经典途径溶菌 。 

(2)调理作用

    C3b分子的一端与靶细胞结合,另一端则与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此即C3b的调理作用。

(3)免疫黏附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免疫黏附是指IC激活补体后,通过C3b黏附于具有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清除;IC与红细胞结合后,可随血流进入肝、脾,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4)中和病毒

    指补体某些成分与病毒结合后,使病毒不能吸附或进入易感细胞。

(5)炎症介质作用

1)激肽样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性充血。如先天性缺乏C1INH,血中C2a增高,可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2)过敏毒素作用——C5a、C3a、C4a又称过敏毒素,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等过敏症状。以C5a的作用最强。

3)趋化作用——C3a、C5a和C567具有趋化作用,以C5a作用最强,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    

第一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填空题

1.HLA复合体           6

2.HLA-A               HLA-B             HLA-C

3.HLA-DP              HLA-DQ           HLA-DR

4.高度多态性           其编码分子具有抗原递呈功能

5.HLA-B27

二、单选题

1.C2.D3.B4.B5.C6.A

三、更正题

1.HLA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注意:不要答成“HLAⅠ类分子不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2.HLA多态性是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3.肿瘤细胞往往低表达或不表达HLAⅠ类分子,造成肿瘤细胞逃逸T细胞对其的杀伤。

四、名词解释

1.MHC

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其编码分子与细胞间识别和将抗原肽递呈给 T细胞有关。

2.多态性

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导致不同个体在同一基因座位上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及由此产生不同的基因产物。

五、问答题

1.比较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在组织分布和功能方面的不同。

HLA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Ⅱ类分子分布于APC,活化的T细胞。

HLAⅠ类分子的功能是识别和递呈内源性抗原肽,与T细胞的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作用;Ⅱ类分子的功能是识别和递呈外源性抗原肽,与T细胞的CD4结合,对Th细胞的识别起作用

2.为什么HLA基因型和/或表型的检测可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由于:

(1)HLA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无亲缘关系个体间,HLA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2)个体所拥有的HLA基因型别一般终身不变;

(3)家庭内HLA以单元型方式遗传。

因而HLA基因型和/或表型的检测在法医学上已广泛用于个体识别(如罪犯血渍鉴定,死亡者确认)和亲子鉴定.

第七章  细胞因子

一、填空题

1.单核因子          淋巴因子              细胞因子              CK

2.TNF                CSF                   GF                    趋化性细胞因子

3.IFN-α            IFN-β                白细胞/成纤维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

4.TNF-α            TNF-β                TNF-β

5.IFN-α/β         IL-12                 IL-15

6.自分泌            旁分泌

7.红细胞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

二、单选题

1.C2.B3.A4.D5.A6.B

三、更正题

1.只有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能分泌CK。或

静止状态的免疫细胞不能分泌CK。

注意:不要答成“不是静止状态和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均能分泌CK”。

2.CK的分泌是短时间的自限性分泌。

注意:不要答成:“CK的分泌方式不可长时期维持”。

3.CK的分泌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为主。

注意:不要答成“CK的分泌方式不是以内分泌方式为主”。

4.适量CK具有生理性调节作用,过量CK可致病理性损害。

注意:不要答成“不是CK分泌量越多,生理效应越好”。

5.CK并不预存于胞浆内。细胞受刺激后CK基因才开始转录、翻译、分泌。

四、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CK)

CK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2.自分泌

CK作用于CK产生细胞,即CK的产生细胞与靶细胞为同一细胞,称为自分泌。

五、问答题 

1.CK的作用特点与效应特点有哪些?

作用特点:(1)非特异性,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

           (2)不受MHC。

       (3)通过靶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受体(CKR)作用于靶细胞,以自分泌、旁分泌

或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效应特点:高亲和性 、多效性、协同性、拮抗性、双向性、网络性等。

   2.CK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一)介导天然免疫

   此类CK,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的作用。

(二)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如IFN-γ、IL-2有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作用。

(三)诱导凋亡  如TNF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四)刺激造血  CSF有刺激造血作用,如G-CSF可刺激粒细胞增多、EPO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第九章    淋巴细胞

一、填空题

1.CD4+              CD8+

2.抗原肽-MHC       抗原信号

3.MHCⅡ类          MHCⅠ类

4.CD28              B7

5.B1                 B2                  B2

二、单选题

1.C2.B3.D4.D5.A6.B

三、更正题

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以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注意:不要答成“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不可以抗胞内外一切病原体感染”。

2.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获得了MHC性。或

经过阴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获得了自身耐受的能力。

注意:不要答成:“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不是获得了自身耐受的能力”

3.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是由于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缺如或低下,影响KIR对相应配体识别后杀伤抑制信号的转导,使KAR介导的杀伤活化作用占主导地位,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注意:不要答成“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不是由于NK细胞的KAR表达增多所致”。

4. Th1细胞分泌的CK主要有IL-2、IFN-γ和TNF-β。或

Th2细胞分泌的CK主要有IL-4、IL-5和IL-10。

四、名词解释

1.免疫活性细胞(ICC)

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活化、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称为ICC,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属于ICC。

五、问答题

1.根据细胞因子分泌情况,CD4+T细胞分那几个亚群?各自功能如何?

根据细胞因子分泌情况,CD4+Th细胞可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Th1细胞介导细胞免疫、Ⅳ型超敏反应、抗胞内感染;Th2细胞辅助体液免疫、促进IgE产生、抗胞外感染。 

2.为何NK细胞只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而对自身正常细胞却不杀伤?

NK细胞表面存在KAR和KIR两种受体,它们的胞浆区内分别存在ITAM和ITIM,分别转导活化、抑制两种相反的信号,介导NK细胞杀伤活性或抑制活性。正常情况下,机体自身组织细胞表达MHCⅠ类分子,或因IFN-等刺激,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加,从而使KIR介导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阻断杀伤信号的转导,表现为NK细胞失活,自身组织不被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由于表面MHCⅠ类分子减少或缺失,而影响KIR对配体的识别,使KAR介导的活化信号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细胞对上述两类靶细胞的杀伤。

第十章   抗原递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一、填空题

1.MФ                  DC                 B细胞

2.DC

3.免疫活性细胞(ICC)  专职APC

4.被吞噬的细菌         MHCⅡ

5.病毒抗原             肿瘤抗原           MHCⅠ

二、单选题

1.A2.D3.C4.D5.B

三、更正题

1.LC能积极摄取抗原,但不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或

IDC不能摄取抗原,但具有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功能。

注意:不要答成“LC不能积极摄取抗原并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2.红细胞表面有大量C3b受体,因而可结合和清除免疫复合物。

3.中性粒细胞是吞噬细胞,但不是APC。

注意:不要答成“不是具有吞噬功能的所有细胞都是APC。”

4.外源性抗原经加工处理后,最终递呈给CD4+T细胞。或

内源性抗原经加工处理后,最终递呈给CD8+T细胞。

注意:不要答成“外源性抗原经加工处理后,最终不是递呈给CD8+T细胞”

四、名词解释

1.APC

抗原递呈细胞的英文名缩写。是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MHC分子: 抗原肽复合物递呈给特异性T细胞的一类细胞。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

一、填空题

1.抗原肽

2.Ⅱ                     Ⅰ

3.炎症反应                细胞毒作用

4.CD40L                   CD40                    第二

5.记忆性B细胞            TD-Ag                   IgG

6.中和作用                调理作用                激活补体            ADCC作用

二、单选题

1.C2.C3.C4.A5.D6.A

三、更正题

1.在活化CD4+T细胞所释放的CK中,IFN-γ是单核/巨噬细胞强有力的活化因子。

注意:不要答成“在活化CD4+T细胞所释放的CK中,IL-2不是单核/巨噬细胞强有力的活化因子。”

2.CTL杀伤1个靶细胞后,自身并不受损,能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

3.再次抗体应答时,产生抗体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注意:不要答成“再次抗体应答时,产生抗体的潜伏期与初次应答时不相仿”

4.初次抗体应答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低亲和力的IgM。或

再次抗体应答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高亲和力的IgG。

注意:不要答成“初次抗体应答所产生的抗体主要不是高亲和力的IgG”。或

“初次抗体应答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低亲和力的IgG”

四、名词解释

1.免疫应答

指ICC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自身活化(或失去活化潜能)、克隆扩增、分化及产生效应的全

过程。

五、问答题

1、细胞免疫有哪些生物学效应?

(一)抗胞内感染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伤

寒杆菌等)、病毒、真菌及某些寄生虫感染。

(二)抗肿瘤作用   主要指CTL对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还包括巨噬细胞和NK细胞

的ADCC效应及直接杀伤作用、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瘤作用等。

(三)免疫损伤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参与Ⅳ型超敏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发展。

(四)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2.试比较初次抗体应答与再次抗体应答的特点。

  初次抗体应答与再次抗体应答比较

性质初次抗体应答再次抗体应答
应答细胞初始B细胞

记忆性B细胞

抗原刺激后的潜伏期较长(4~7天)

较短(1~3天)

到达应答高峰的时间7~10天

3~5天

应答高峰期的抗体量随不同抗原而相异一般比初次应答高100倍~1000倍

抗体类型应答早期主要为IgM

主要为IgG

应答抗原TD-Ag与TI-Ag

TD-Ag
抗体亲和力较低较高
第十四章  超敏反应

一、填空题

1.过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

(或速发型超敏反应)  (或血管炎型)

2.组胺               激肽原酶                白三烯              前列腺素D2

3.Rh阴性             Rh阳性

4.IgG                IgM                     单核/巨噬细胞       NK 细胞

5.补体               中性粒细胞

6.迟发性超敏反应     病毒                     结核杆菌           麻风杆菌   

7.表皮细胞角质蛋白   接触性皮炎                         

二、单选题

1.D2.B3.A4.D5.C6.A7.C8.B

三、更正题

1.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必须停用青霉素,改用其他药物。或

抗毒素皮试阳性者可用少量多次皮下注射脱敏。

注意:不要答成“青霉素皮试阳性者不可用少量多次皮下注射脱敏”。

2.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是Ⅳ型超敏反应,寻麻疹的发病机制属Ⅰ型超敏反应。

注意:不要答成“接触性皮炎与寻麻疹无相似的发病机制”。

3.血清病是由IgG、IgM等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IC所致,属于Ⅲ型超敏反应;血清过敏性休克是由IgE介导的,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注意:不要答成“血清病与血清过敏性休克不是均由IgE介导”。

4.只有中等大小的IC,才能引发Ⅲ型超敏反应。

注意:不要答成“体内一旦形成免疫复合物(IC),不是就可能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四、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时所发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属于病理性免疫应答。

2.Arthus反应

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称为Arthus反应。这是局部形成抗原与抗体复合物所致的炎症反应。

五、问答题

1.试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与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在脱敏对象、方法原则、脱敏机

制三方面进行比较。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脱敏对象   抗毒素皮试阳性                       对已查明变应原

但又必需使用者                       而又难以避免接触者

方法原则   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        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

多次注射                             反复多次注射

脱敏机制   靶细胞分批脱敏,最后致敏             可能是1)诱导产生IgG封闭性

状态全部解除,脱敏是暂时的           抗体2)诱导产生特异性Ts细胞

2.Ⅱ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机制(排除靶细胞的途径)如何? 

(1)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溶解靶细胞; 

(2)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Ig的Fc,结合巨噬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吞噬靶细胞; 

(3)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IgGFc,结合NK等细胞,引起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文档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

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考答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填空题1.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抗感染超敏反应免疫缺陷3.自身耐受自身免疫(病)4.解剖生理吞噬细胞炎症5.反应迅速非特异性6.细胞体液二、单选题1.D2.B3.C4.A5.D6.A7.C三、更正题1.传统免疫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或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可以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也可对机体造成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