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8:22
文档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摘要]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教学团队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优秀教学团队必须专兼结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构架,提出了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措施及方法。[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构建1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性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担负着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学团队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国家非
推荐度:
导读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摘要]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教学团队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优秀教学团队必须专兼结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构架,提出了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措施及方法。[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构建1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性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担负着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学团队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国家非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

[摘要]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教学团队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优秀教学团队必须专兼结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构架,提出了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构建

1 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性

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担负着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学团队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国家非常重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启动了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工作,大大促进专业教学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团队的构成必须专兼结合,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担任理论或实践教学,同时,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与优秀评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兼职教师的的比例,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认真研究优秀教学团队的构成,加强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2 优秀教学团队的结构组成

2.1充足的教师数量保证。优秀的教学团队首先在数量上要得到保证,要使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数量是基础。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队伍,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教学质量更是难于得到保证。近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尤其是高职教育的规模迅速地发展,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生师比18:1为合格,16:1为优秀。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生师比无法达到合格的标准。教师的数量过少,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师无精力投入科研、继续教育、专业建设等工作,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为了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数量要得到保证。

2.2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力的学生,就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只能讲不能练、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构建一支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都要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也就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而且教师队伍中有一定比例是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3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每一门核心课程最少要有一名兼职教师,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其总数不低于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30%,其中高级职称占30%以上。

2.4合理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至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为了能够胜任专业课的教学,优秀的教学团队的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的比例要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较大,尤其是新设置的高职院校,或是新开设的专业。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是具备一支合理的年龄梯队和正态分布的职称团队,这样才能以老带新,老中青相结合,增强活力,保证高职的教育教学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2.5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具备高水平的带头人作为专业的领军人物,带头人应该由能胜任核心课程教学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或企业行业的知名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中要占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具备两名以上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由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兼职教师、企业行业的理论水平高、技能强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骨干教师必须在教学、课程建设中承担主要任务,协助专业带头人顺利地完成科研项目及专业建设。

3 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必须具备一名以上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不仅能够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而且能够有效的带领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带头人必须通过系统培养,同时要建立考核机制,实行淘汰制。具体培养措施如下:

①建立专业带头人培养规划,有目的的送专业带头到国外参加教育培训,让专业带头人了解国外教育发展动态。

②通过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提高专业带头人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

③优先让专业带头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掌握专业发展动态。

④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让专业带头人带领专业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⑤建立专业带头人年度考核机制,明确专业带头人的年度培养目标,签订培养目标合同,实行淘汰制。

3.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采用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法,在专业现有教师中培养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骨干教师或从企业行业理论水平高、技能强的专业技术骨干中引进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必须在项目、课程中承担主要任务,协助专业带头人顺利地完成项目及课程建设。具体培养措施如下:

①设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企业技术部门技术人员或不定期顶岗实践,提高骨干教师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②根据教师情况,分专业方向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对于没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安排到合作企业进行半年以上顶岗锻炼,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取得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对于由企业引进的骨干教师,依专业发展需要安排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学质量。

③每年安排骨干教师参加相关教育教学研讨会,提高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④优先让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科研项目,提高骨干教师的科研水平。

⑤经常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3.3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高职教育具,突出的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要使专业教师达到“双师素质”,可以通过内培外引、进修、到企业顶岗实践、对外技术服务、校企人员互换、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新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兼职和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项目设计,从生产实践中为学生寻找综合毕业实践课题。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双师素质”。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

3.4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一支由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加强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明确兼职教师的任职要求,对兼职教师采用试聘制,试聘期为一个学期,通过学院、系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其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②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每年从校企合作企业聘请研发、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作兼职教师,承担生产工艺、核心技术、产品开发等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学任务、并带领新教师及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为专业内的项目提供正确的参考意见。

③安排兼职教师定期参与教研教改活动,通过教研教改活动进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研讨,提高兼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力,确保教学效果。

3.5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各类技术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国内相关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活动。以团队形式组织教师参加横向课题的开发,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4 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认识不足。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从事实践教学教师地位卑贱,待遇不高,只有上理论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认为到企业锻炼是一件苦差,有些教师找借口不去企业顶岗工作。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双师素质”教师数量的提高。

4.2师资来源的渠道单一。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剧增,规模迅速扩大,近几年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师资的主要来源于本科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作经念,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都不强,影响教学团队的总体素质。

4.3时间得不到保证。有些教师担任的教学工作太多,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工作上。没有时间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或到比较有名的高校进行继续深造,影响学历的提高。没有时间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新技术的革新等活动,影响科研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职称的晋升。因此造成整个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不合理。

4.4不配套。教师的收入一般由基本工资、岗贴和课酬组成,收入与课酬成正比。到企业锻炼、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开发、继续教育等,课时补贴比较少,比在学校上课的教师收入低,影响教师到企业参加锻炼、参与技术开发的积极性。

4.5校企合作企业数量有限。“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专兼职教师的构建以及一般教师技术水平的提高都要与企业挂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能与高校进行合作的企业数量有限,高校教师能够真正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产品设计、研发新产品等技术工作的较少,势必影响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

文档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摘要]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教学团队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优秀教学团队必须专兼结合,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优秀教学团队的基本构架,提出了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措施及方法。[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构建1构建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性教学团队是教学第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担负着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学团队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国家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