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8:14
文档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2020年高考真题◆(2020•新课标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答案:B解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人才。◆(2020•新课标卷Ⅱ)下列对文中
推荐度:
导读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2020年高考真题◆(2020•新课标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答案:B解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人才。◆(2020•新课标卷Ⅱ)下列对文中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2020年高考真题

◆(2020•新课标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

答案:B

解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人才。

◆(2020•新课标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答案:C

解析:“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故选C。

◆(2020•新课标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答案:A

解析:“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再说,本文主人公是晋代人,当时也无科举(隋朝开科举)。故选A。

◆(2020•山东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答案:C

解析:“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说法有误。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不能称丞相为“殿下”。故选C。

◆(2020•江苏卷)《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这一系列的史书在体例上属__________,其开山之作是_______;文中欧阳文忠公、宋景文公的本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纪传体《史记》欧阳修宋祁

解析:第一空,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的体例,因此填“纪传体”;

第二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三空,欧阳修,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第四空,宋祁,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卒后谥号景文,因此称之为景文公。

2019年三套全国卷

◆(2019•卷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

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

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

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

统治管理。

答案:A

解析:“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而且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影响最深远的三家应该是“儒、法、道”而非“农”,故选A。

◆(2019•卷Ⅱ)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

是()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答案:B

解析:“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易·革》中说“汤武,顺乎天而应乎人。”汤武是指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商汤王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后人把夏商周之间的两场称为汤武。故选B。

◆(2019•卷Ⅲ)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答案:C解析: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2018年三套全国卷

◆(2018•卷Ⅰ)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答案:C

解析: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无“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之意。

◆(2018•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答案:D

解析:“京师”两个字分开,“师”没有“国都”的意思。

◆(2018•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以及禁卫。

B. “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案:C

解析:“尹”会意字,左边一撇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为治理,是官的通称。“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京兆尹”为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都不是“知府”的简称。

2017年三套全国卷

◆(2017•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答案:B

解析: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2017•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答案:B

解析:“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误。考通“拷”,是“拷问”之意。

◆(2017•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答案:C

解析:“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2016年三套全国卷

◆(2016•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答案:C

解析:“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可译为“有关”,例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言“召有司案图”。

◆(2016•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上书称病,实际是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答案:D

解析:移疾是指旧时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

◆(2016•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答案:A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

2015年高考两套卷

◆(2015•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答案:D

解析:“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2015•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

解析:C项错在“长子继承”,应为“嫡长子继承”。

文档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近六年文化常识试题汇编2020年高考真题◆(2020•新课标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答案:B解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人才。◆(2020•新课标卷Ⅱ)下列对文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