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生自救自护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8:18
文档

学生自救自护教案

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马牧池小学刘凤军授课时间:2010年9月2日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当前小学生自救自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面对安全危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就此,我认为应该从自救自护技能的培养作为切入点,通过自救自护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2、情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自我保护心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自我保护态度。3、学习策略:
推荐度:
导读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马牧池小学刘凤军授课时间:2010年9月2日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当前小学生自救自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面对安全危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就此,我认为应该从自救自护技能的培养作为切入点,通过自救自护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2、情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自我保护心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自我保护态度。3、学习策略:
 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马牧池小学    刘凤军

授课时间:2010年9月2日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自救自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面对安全危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就此,我认为应该从自救自护技能的培养作为切入点,通过自救自护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

2、情感态度:

树立起正确的自我保护心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自我保护态度。

3、学习策略:

能通过视频和文字资料,了解自我安全防卫的重要性;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自己的自救自护能力的不足和学习正确自救自护方法,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遭遇安全事故时的操作程序,以及自救自护措施。

教学方法:导、问、议、评、活动相结合。

教学安排

导入自救自护

技能实践

自我保护

意识培养

总结表彰
5分钟

22分钟

10分钟

3分钟

预期目标:

    帮助学生明确,拥有自救自护能力可以在危急之中救自己或别人一命。

预期目标:

    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

预期目标:

    扩展学生对自救自护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预期目标:

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表彰优胜,更好地激发学生今后参与此类活动。

课堂教学安排:

    观看看关于交通事件、溺水事件、火灾、地震发生时自救自护的视频短片。

课堂教学安排:

    组织学生分小组表演、重组现场、案情分析。

课堂教学安排:

    教师系统归纳自救自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课堂教学安排:

小结本课所学,宣布获胜小组名次,给予相应的德育量化加分。最后,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和鼓励参与表演的同学,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

步骤目的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一、导入(5分钟)

教师: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

播放视频。

通过设问,激活学生对视频内容的兴趣。

提问式

观察、总结、回答

通过视频展示交通安全事故、火灾、溺水事件、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措施。
二、自救自护技能实践(22分钟)

1、将学生分成A、B、C、D 四个小组,每小组派4名代表上台表演,当遭遇以下情景该怎么做:A组表演“运动中受伤”、B组表演“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C组表演“溺水现场” 、D组表演“火灾现场”

2、老师当评委给各小组的表演打分。

3、当A小组表演时,B小组的同学可在表演结束后指出A小组表演中的错误举动,找出1个错误加10分。如果B小组没有找出的错误,C小组可以提出,回答正确则C小组加分。以此类推。

①通过模拟案发现场,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②通过分组竞赛,激发学生的表演情绪。

③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寻找错误,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引导式、提问式

引导式、提问式

表演、竞赛、观察、互动

表演、竞赛、观察、互动

通过表演和评论的方式,使学生置身于事发现场,从而自发认识遭遇4种安全状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自我保护意识培养(10分钟)

1、系统介绍遭遇安全事故(事件)时的一般操作程序。

2、详细介绍遭遇火灾现场时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

①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自我安全防卫措施。

②针对学生的防火意识淡薄和防火知识缺乏,所以扩展知识专门介绍火灾的自救措施,使本课的教学更具实用性。

讲解式

观察、总结、记录

通过PPT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安全知识

四、总结表彰(3分钟)

1、小结本课内容。

2、表彰获胜小组名次,并给予德育量化加分。

3、用掌声为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和鼓励,并结束本课。

巩固本课要点。

表彰优胜使竞争更有意义,更加激发学生今后参与此类活动的热情

讲述、宣读、鼓励

总结、记忆、全体参与

通过表彰方式再次调动学生热情,在掌声中结束本课,完成本课任务。

课后反思:

1、优点:本课主题明确,可操作性强。由于以活动为主,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所学都是日常所需知识,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安全知识的扩展学习安排在活动之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

2、不足:在教学过程第二部分(自救自护技能实践),学生分组表演的主题是老师指定的,如果改为采用抽签选择主题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附:PPT课件(基本内容):

一、关于交通事件、溺水事件、火灾、地震发生时自救的视频短片。(5分钟)

    播放视频前,教师设问:观看视频中,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

二、自救自护技能实践(27分钟)

(一)表演(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共20分钟)

A.“运动中受伤”

B.“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C. “溺水现场”

D. “火灾现场”

(二)找错误(7分钟)

三、扩展学习(10分钟)

(一)学生遭遇安全事故时的一般操作程序。

1、运动中受伤。①第一时间报告老师;②轻伤者可自行或由同学陪同到校医室处理,重伤者由老师和校医陪同到医院就医;③联系家长。

2、发生交通安全事故。①离开马路到安全的地方(人行道、路边);②记住肇事车辆和司机模样,保护好现场;③拨打110报警(受伤严重的要要求派救护车)并等候到来处理;④联系家长。

3、遭遇溺水现场。①利用竹竿、木条或绳子等尽快把溺水的人捞上来,严禁自行下水救人;②向周围成年人求救;③拨打110报警并等候到来处理;④联系家长。

(二)遭遇火灾现场时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

1、“三要”

①“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要非常熟悉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

②“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③“要”警惕烟毒的侵害。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专家建议,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大过猛烈,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2、“三救”

①选择逃生通道自“救”。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算基本脱险了。

②结绳下滑自“救”。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该怎么办呢?应该及时利用绳子(或者把窗帘、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处等。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逃离火场。

③向外界求“救”。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呆在房间里,并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可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总之,不要因冲动而做出不利于逃生的事。

3、“三不” 

①“不”乘普通电梯。 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开来,都会拉闸停电。有时候,大火会将电线烧断。如果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遇上停电可就麻烦了,既上不去,又下不来,无异于将自己困在“囚笼”里。

②“不”轻易跳楼。 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伤,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应该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地面的落差。

③ “不”贪恋财物。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因此,消防专家警告,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四、总结表彰(3分钟)

文档

学生自救自护教案

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马牧池小学刘凤军授课时间:2010年9月2日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当前小学生自救自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面对安全危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就此,我认为应该从自救自护技能的培养作为切入点,通过自救自护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2、情感态度:树立起正确的自我保护心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自我保护态度。3、学习策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