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救护队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及大型活动的救护工作,学校红十字会建立一支红十字志愿者救护队伍,为全校师生、学校所处社区、街道困难人群提供人道主义的帮助。
一、架构
(一)名称:红十字志愿者救护队;
(二)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小组长若干名。
二、管理
在红十字会理事会的领导下,由救护培训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三、人员组成
救护队员从红十字志愿教师工作者中挑选并经培训取得初级卫生救护训练证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红十字会员组成。
四、任务
(一)依法协助学校开展突发事件等现场救护工作;
(二)参与红十字会组织的赈灾救护工作;
(三)参与和组织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讲座;
(四)开展学校红十字会宣传工作;
(五)在校内开展其它志愿服务工作。
五、救护队员的标志
开展救护志愿服务时,统一戴红十字志愿者小红帽、佩红十字徽章。
六、队员的培训与训练
(一)培训老师:由取得救护员资格的教师担任,每年至少一次请医疗救护专家对队员进行讲学和培训;
( 二)队员定期分批进行复训;
(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户外现场救护演练。
七、培训与训练内容
(一)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员指南》课目进行;
(二)按组别共同培训,培训包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八、开展救护工作的原则
(一)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二)在确保个人安全情况下,积极参与现场救护工作;
(三)在救护现场必需保持小组形态,即三名队员以上。不得单独或少于三名队员开展现场救护工作;
九、队长职责
(一)对红十字救护队的日常管理;
(二)制定工作计划;
(三)保持与学校红十字会秘书处联系;
(四)接到任务后,组织队员开展工作;
(五)在救护现场保持与医疗、消防等部门联系与沟通,并向组长分配任务。
红十字会
2008年10月